清朝名茶,有些是明朝流传下来的,如武夷岩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徽州松萝等。有些是新创造的,如苏州洞庭碧螺、岳阳君山银针、南安石亭豆绿、宣城敬亭绿雪、绩汐金山时雨、径县涌汐火青、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舒城兰花、老竹大方、安溪铁观音、苍梧六堡、泉岗辉白和外销"祁红"、"屯绿"等等。 洞庭碧螺 清朝名茶,江苏太湖洞庭东山所产的上等绿茶,全部是嫩芽,外形细嫩卷曲,似螺形,色泽绿褐,蒙披白毛,香味淡,汤色清翠橙澈,叶底细嫩微白。汤色深碧,味极幽香,称为碧螺春。据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和俞曲园《茶香室三抄》,洞庭碧螺是清世祖玄烨(康熙14年,公元1675年)游太湖时题名的。 石亭豆绿 产于福建南安石亭,或称不老亭,清朝名茶,系一种炒绿,简称石事绿。有绿豆味,或称石亭豆绿。风行南洋各地,已有百年之久。 敬亭绿雪 清朝名茶。据《宣城县志·光绪本卷六》:"松萝处处皆有,味苦而薄,然所用正广,唯敬亭绿雪茶,最为高品。"说明敬亭绿雪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大量采制。创造年代,必定在光绪年间以前。 榔源松萝,古人评价很高,为屈指可数的全国名茶。敬亭绿雪品质超过榔源松萝。 在旧中国,茶园荒芜,祖国名茶非但不能发展,反而停产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多年湮没无闻的敬亭绿雪也恢复生产了。 敬亭绿雪属绿茶烘青尖茶,它的制成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宣城县志》有"酌向素瓷浑不辨,窄疑花气扑山泉,今罕见"的诗句。《茶名大全》:"敬亭毛尖,产安徽宣城县敬亭山。茶品细嫩,有白毛处其上,不易多得。每年运江苏、苏州、镇江等处,销售甚广。" 恢复试制的敬亭绿雪,外形如雀舌,芽叶肥壮,花香扑鼻,滋味醇和,回味香甜持久,叶底匀嫩鲜亮。在绿色清汤中,茶芽垂直下沉,根根向下,连续冲泡3-4次后,味不淡薄,香不减低,尤以二泡为好。 涌汐火青 火青起源于明末清初,为清朝名茶。据传,当时涌汐刘金在弯头山发现一丛半边黄半边白的茶树(当地农民叫白茶或金银茶),遂采茶树上的细嫩芽叶,制造涌汐火青,每年进贡皇帝。 据说在咸丰(公元1851至1861年)年间,火青极盛一时,年产量最高达百余担,高级火青占20N%左右,销售国内各大城市,颇受消费者欢迎。旧中国时期,火青失传。解放后,才恢复生产。1958年出产高级火青110余斤,1959年生产200余斤。 火青制法近似圆茶。外形如小螺丝,一颗颗卷转,像浙江的平水珠茶和泉岗辉白,但较细嫩而精巧。由于制工不精,结果很像贡熙。近来改制成腰子形,独创一格,颇有特色。白毫很多,色泽润翠。初次冲泡,质重下沉,无飘浮的叶片,滋味醇厚而回甜,香气清高,叶底匀嫩。 六安瓜片 又名齐云瓜片,清朝名茶。齐云是山名,又叫齐头山,在金寨麻埠附近。金寨未建县前,为六安一部分,着名的瓜片产于齐云山,因此叫齐云瓜片,历史上也叫六安爪片。茶叶而叫瓜片,是因为叶形象瓜子,并不是大小也像瓜子。现在由于炒工不精,片茶很难成瓜子形,都是成折条状。 齐云瓜片叶色宝绿而泛微黄,白毫多,油润光泽,一香高味醇,汤色清澈,叶质浓厚耐泡,以第二泡香味为最好。瓜片所以能有这些特色,除受齐云山的自然环境影响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采制技术精巧。 太平猴魁 猴魁产于太平黄山山脉的猴坑,清朝名茶。四周高山环抱,地势高耸,尽是陡坡峡谷。茶园多分布于坐南朝北的阴山上,每天日光直接晒到的时间仅5-6小时,而且云雾笼罩,终年湿润。土壤理化性也适宜于茶树生长,因此出产好茶。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万国展览会,猴魁参加展出,获得好评,荣膺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 1916年猴魁参加江苏省的陈赛会,也获得一等金牌。猴魁色泽苍绿一致,白毫多而不显露,叶底匀净发亮,叶主脉粉红色。嫩度高,都是大小相称的一芽二叶初展。汤色淡绿,香气高爽,味浓而回甜,冲泡三、四次,味道不淡,比一般内销茶耐泡。 信阳毛尖 河南信阳毛尖主要产于信南、信西两地。信西位于高山地区,云雾弥漫,土质肥沃,大部分土壤属于乌沙土,鲜叶质地好,所产毛尖品质较好。信阳毛尖以车云山所产的品质最好,是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地。 信阳毛尖属绿茶针形茶。外形:细紧,圆结,光滑,挺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不带老片老梗。内质:汤色鲜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浓,回味甘甜耐久,叶底嫩绿匀整,不带红梗红叶,忌黄叶。 舒城兰花 兰花茶名的来源,有不同说法。一说芽叶相连在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花,一说是正当山中兰花盛开时采制,茶叶吸附兰花香。据传,清朝以前,当地的绅士极为讲究花茶生产,河棚地区曾把兰花草栽在茶丛中间或茶园周围,使制成的茶有兰花香味。 兰花茶有大小两种。舒城的晓天、七里河、梅河、毛竹园等地,主要出产大兰花。舒城的南港和沟二口、庐江的汤池、桐城的大关等地,主要出产小兰花。舒城晓天白桑园产品最为着名,为兰花茶的上品。庐江汤池、二公尖的产品,品质也不差。 大兰花以1芽4-5叶为最好。1芽s叶较差,s叶以上的,就嫌粗老了。小兰花1芽2一3叶制成比毛尖大。解放后改制炒青,产量很少。舒绿有持久的兰花香,滋味浓醇,叶肉厚,呈嫩黄绿。 由于品质优美,因而在市场上得到很高评价。 老竹大方 亦叫针片,经过手力拷扁,又叫拷方,是属扁形的内销绿茶。形状像龙井,但较粗大,又因卷成条索而后拷扁,不像龙井那样扁薄而平直;色比龙井油黑。上等龙井与大方比较,容易辨别。低级龙井与上等大方就容易混淆,很难区别。 大方原产于欺县南乡,邻近的浙江、淳安唐村区、临岐区、昌化顺汐一带也大量仿制。产量以歇县的老竹铺、三阳坑为最多。品质以老竹岭半山中的老竹大方为最好,是清朝的贡茶。 大方的特征是扁平匀整,色泽深绿如竹叶,汤色淡杏绿,有熟梁子香,味浓而爽口,叶底黄绿,是内销绿茶。近年来已改制炒青,产盘很少。 泉岗辉白 泉岗又名前岗,位于浙江嗓县东北四明山脉的复启山麓,离县城60余里,是高山地区,常年受云雾笼罩,气候寒冷,但土质肥沃,排水良好,茶树生长旺盛,向以出产上等绿茶着名。 辉白是一种圆形的上等绿茶,名闻全国。主要特征是色泽带辉白,香高,味浓,叶底嫩翠,无红梗红叶,品质优异,市场评价很高。 庐山云雾 庐山在江西星子县西北,九江县南。古名南漳山,一名匡山,总名匡庐。周景武《庐山记》说"高二千三百六十丈(786.6米)"。《南康旧志》说"高七千三百六十丈((29533.3米)f7O近人有说其山之绝顶,高于平地4, 500尺((19500米)者。实测之,则距海平线2,500英尺(约802米)。庐山产茶始自汉朝,唐宋无闻。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屯兵于天池峰附近时,该地所产之茶叶乃闻名全国。茶树生于云雾缭绕之山坡,难见茶树真面目,故称云雾茶。品质特点是芽叶肥嫩,绿润多毫,香高味浓,汤色碧亮,耐泡,回味甘甜。云雾茶为十大名茶之一。 君山银针 君山在洞庭湖中,自然条件优越,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尤其是在春夏之间,湖水蒸发,湿气弥漫,更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因此历代都出名茶。 君山茶因品质不同,分为尖茶和夔茶。尖茶如芽剑,白毛葺然。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起,每年纳贡18斤,名日贡尖。君山银针系从君山尖茶演变而来的。 君山银针,国内驰名已久,但是无人研究,因此被误认为绿茶。君山银针不仅是黄色黄汤,而且制法也与绿茶不同。依制茶分类原则,应该归入黄茶类。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生产。1952年生产25公斤,196。年增至56公斤。1956年作为中国名茶在来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品质特点是芽尖肥壮,满披茸毛,干色金黄,香清高,味甜爽,汤色橙黄。冲泡后,芽尖向汤面悬空竖立,继而徐徐下沉杯底,状似春笋出土,又似金枪直竖。 安溪铁观音 闽南青茶产地以安溪为中心。茶叶都以品种名称命名,主要有铁观音、乌龙、毛蟹、奇兰、黄核、梅占等。其中以铁观音最为着名。据传,铁观音品种是100年前安溪魏姓茶农发现后,用无性繁殖法传播的。近年来,茶名除保留铁观音和乌龙外,其余品种归并为色种。 优良的铁观音,条索紧结,肥壮匀整,色泽润亮,香气醇厚甘鲜,汤色绿黄,叶底柔软鲜亮。铁观音名闻东南亚各国,为优良的青茶,与闽北武夷岩茶齐名。 苍梧六堡 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现在产区包括苍梧、贺县、横县等县,是一种药用黑茶,销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六堡茶越陈越好,陈年六堡茶有一种特殊香气。品质标准是褐色成块,汤红亮,味纯爽,有槟榔味。 祁门红茶 简称祁红,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早已享有良好声誉。 产区包括安徽祁门,东至黔县和石棣出产的红茶也属祁红。现在的江西浮梁红茶原来亦属祁红。 祁红内质香气似果香,高级好茶又似花香。香高持久,滋味甜醇浓香,汤色叶底红嫩明亮。外形特征是条索紧细,芽叶多,色褐红,有光彩。品质超过印度名茶一大吉岭红茶。 屯溪绿茶 简称屯绿。比祁红早出名,很久以前就称誉于国际茶叶市场。屯绿产区包括休宁、嗽县、绩溪和祁门充溪口。现在的江西癸绿和浙江遂绿过去都属屯绿。 高级屯绿,条索匀整壮实,形状美观,色绿带灰发亮,香气高而持久,滋味浓醇,叶底嫩绿厚实。滋味苦涩为绿茶的通病,但屯绿则无此缺点,所以在国外市场上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