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有话可说"是作文教学也是高考命题最重要的理念,既要给学生松绑,又要兼顾公平。看起来有道理,但每年作文题一公布,总会遭人诟病,像今年的全国I卷,要求选择两三个"中国关键词"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有人就认为,列出的"一带一路""共享单车""广场舞""中华美食""移动支付"等12个关键词对于农村考生来说,大多缺乏亲身体验,是非常不公平的。 反过来,像2004年江苏省高考要求考生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作文,一样有人以"城市孩子对山水缺少体验"这个近似的理由加以否定。于是就有了2008年浙江的高考作文——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 学生"有话说",能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有真实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自然没错,问题是,如果不强调读书,没有阅读积累和沉淀的作文,很容易变成鸡毛蒜皮的杂碎:"为自己鼓掌",他就写他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利,他又是如何战胜自己找到自信的;"在路上",他就写自己在上学路上,和同学谈论挑灯夜战也没完成作业的烦心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他就帮老太太过马路、拎东西,替别人让座……眼睛里永远只有自己耳目所及的那点东西。 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没有过真正阅读的学生,很难说有思想,也很难写出给人启迪、打动人心的文字。 高考作文命题不关注阅读,也容易导致阅读能力很强却很难在成绩上体现的尴尬,这也是很多只注重刷题的学校依然能在高考中胜出的根本原因之一。某种意义上说,高考语文靠刷题就能取得高分简直就是对命题者智商的侮辱。 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中,没有养成基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一旦他离开校园就永远抛弃阅读,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阅读既关系到一个人终身发展,也深刻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前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都充分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如火如荼,学校这个原本就是带着孩子读书的所在,却因为应试教育的盛行,不少学校成了推动读书的最大的障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喜欢阅读的孩子在高考中也没有受惠,大大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 读写结合,相互促进,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规律,也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古往今来,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胡适读书的时候,老师布置《原日本之所由强》的作文题,可是连日本在天南地北都不知道,又怎能"原日本之所由强"呢?后来在二哥的帮助下,胡适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终于完成了任务。 美国的学校教育,小学六年级讨论"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 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一下子就把孩子抛进了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结论,死记硬背根本没用。 2017年法国高考作文题: 文科:请就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一段选写一篇论文。 理科:我们能从自己的文化中摆脱出来吗? 商科:1.理性能使一切变得理性吗?2.一件艺术品是否必须要求美丽? 这样的试题,如果没有文化、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广泛阅读,学生根本无从下笔,更不要说写出真知灼见、思想深刻的文章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作文训练能培养学生梳理、提炼、分析、归纳等能力,提高他们的理性和批评精神,这是未来任何行业都需要的"语文"能力。 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呢,重心还是训练学生写那些记人叙事写景抒情之类的散文,完全按照培养"作家"的套路去培养,目前还停留在考查学生"有话可说"的阶段。比较一下,感觉我们的作文教学理念还需要修正。 所幸的是,已有教育者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深远的探索,像江苏南京十三中的曹勇军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和批判精神,坚持在课堂上做"时事演讲";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的吴泓老师,颠覆传统课堂,十年如一日坚持带学生进行专题阅读;还有北京的连中国的生命阅读,上海的余党绪批判性思维阅读等等。他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学会了读书,锻炼了表达,养成了读书、思考、写作的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初具现代公民的理性精神。 值得欣慰的是,高考命题者已经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并且已经探索出一些利用高考引领阅读的具体做法,改变眼前基础教育忽视阅读、读写分离等方面的弊端,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无论是身在一线的教育改革者,还是高考试卷的命题者,他们在推动读书方面上不懈探索和努力,都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