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怎么看待这个丰富多彩,看是杂乱无序,实则井然有序的世界,如何看待支配世界运行的行为法则呢,不同的学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给出这是世界丰富多彩的解释。经济学,只是众多学科重的一支,但经济学在众多的学科中无疑是具有重要分量的一门学科无疑是当代社会显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正逐步渗透其他社会科学,产生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如经济法学、经济社会学等,又被人们称为"经济帝国主义"。而能支撑经济学渗透其他学科研究的,来自于经济学对世界的独特思考模式。 1、理性人出发点 世界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客观存在。但具体到社会科学领域,世界又是什么呢?就必须找到一个出发的原点,找到切入的角度——从人的角度看待世界。人的角度看待世界,就包括人自身的内心世界、人自身之外的外在世界。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在于揭示人的外在世界,人的外在世界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剩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才是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而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在于假定了人的内心世界—理性人角度去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学研究方法则试图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得对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方程式。 2、先有结论后有推导 抽象掉经济学的表达方式、推导演绎,经济学主要在强调的主要只有一条,自由选择是最好的选择,诚然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来的,每个人追求自己最大化的幸福,整个社会也会实现幸福最大化。当然这里的自由不能从字面的理解,也不是絕对自由之说所指自由含义,是没有价值判断的自由。经济学在得出自由选择之前,已经对自由选择的前提进行了诸多限制,如理性人假设、信息自由无成本流通、竞争市场、产权明晰、不存在运输成本、不存在交易成本、不存在外部性、不存在垄断等诸多假设前提下的自由选择。经济学最奇怪的之处就在于此,在几百年前亚当·斯密已经将现代经济学的观点说明了,后面的"黑板经济学家"则是沿着亚当·斯密所指引的路线一路前行,构建严密的数理模型,推到证明这一结论。 3、注重实证和边际分析 具体到经济学学科研究方法来看,经济学研究主要涉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对现象是什么、为什么进行研究,不做具体的价值判断。规范研究则涉及价值判断,即对现象好坏做出评价。由于社会科学领域没法像自然科学领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经济研究没法进行可控实验,大多直接观察社会,或者从历史资料中进行分析提取,但受制时间一维性,实验数据大多不可重复。在分析方法中,经济学注重比较研究,在抽象到各种限制条件下,得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模型,然后逐步放开限制条件,对比放开之后的成本收益,即"比较静态分析"。在比较成本收益之外之外引入时间变量,实现"动态分析"。经济学还有一点强调机会成本,不像会计核算。同时,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经济分析方法由静态模型转向动态,并与数据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经济学与其他科学的融合产生一些新的边缘科学,即是对传统数理经济占主导的经济研究的修正,也是对传统数理经济占主导的经济研究的修正补充。 4、需求管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等价交换的角度出发,人们在市场中劳动量进行等价交换,在于抽象劳动的对换,而这种交换是抽象掉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如同萨伊定律所说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因为在投入劳动过程中也是积累消费能力的过程,所以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提出商品概念,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马克思的研究领域只限于商品生产领域,抓住了经济发展趋势分工协作,对商品生产之外的物质世界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并且支撑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前提,是自然资源的无限性,自然资源只是从属于劳动的,是劳动的对象,资源就没有稀缺性,整个社会生产最大就是创造更多的供给,并且使供给与需求实现平衡。但是在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冲动下,更多的资本会用于生产,更少的资本会用于消费,造成供给需求造成的失衡,不得不进行生产调整分配结构适应生产供给。这里我觉得他看到了供需矛盾的结果,分析过程确实短期的思维,在短期内生产技术条件一定的前提下,短期生产与劳动存在正相关,社会生产会在劳动投入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出现收敛。但在长期来看,社会生产与生产技术进步相关,虽然技术进步存在外生与内生的争论。 西方经济学研究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的起点,西方经济学的思维主要体现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消费问题等领域,研究的是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要素市场四大市场的均衡与统一。但现在宏观经济学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各种分析方法层出不穷,但主要围绕市场短期内是否有自动纠错的功能、经济短期与长期的影响因素。古典经济学派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凯恩斯经济学派则认为边际消费递减、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造成需求不足,所以出现危机时在于逆经济方向进行调控,主要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节有效需求。但后面的经济学家在研究凯恩斯经济学的时候,对凯恩斯边际消费递减做出修正如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宏观政策有效性方面理性预期学派等。 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起点在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消费者行为决策、生产者行为决策、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交换的行为决策。消费者消费行为逻辑起点在于效用,即个人在消费某件商品中所获得心理感受。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研究的起来是物品给消费者多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在于特定物对消费者的有用性,即从需求角度去看待经济学。但是需求也不是毫无约束的,受制于资源的有限程度,人们会在获取资源过程中陷入竞争性争夺。生产者的生产以获取利润为目标进行决策,并且生产消费交换的前提是明晰的产权。并且在交换过程中,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信息无成本自由流通的、双方交易是没有交易成本的、没有外部性等前提条件下,各自交易收益是最大化的。总结起来就是两条:自由选择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制度安排是产权制度。 5、与时代变化密切联系 经济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思潮密切相关,同时深刻的影响时代。现代经济学标志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主要是阐述亚当.斯密对工业革命带来时代变革的本质思考。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不仅改变以往的生產方式提高生产力,更认识到这种生产组织模式带来的生产专业化也社会分工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人们从农业生产中的人地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同时生产组织细胞也从农业时代的家庭变成现代社会的自由生产的个体,人们可以更加方便的自由流动。专业化生产促使绝大部分多的人只是承担生产的一部分,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人们的生存更多的要依赖于与外界社会交换系统,而保证社会交换得以健康有序的运行前提就是人与人的公平等价交换,现代经济学强调人与人的平等自由。 而经济学的另一个标志就是凯恩斯《就业、货币、利息通论》。1929-1933 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地"对策。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为了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病症、寻求摆脱危机的措施,潜心于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于1936 年发表了《通论》,此书问世根本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引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理论层出不穷,经济学为我们思考社会变化提供一个视角,让我们更好地的把握时代变革的本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广为人知的社会现象,与经济学严谨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种特殊的"经济学想象力",从而引导读者学会经济推理方式,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分析问题。经济学思维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所面临问题的根源。把握现代经济学思维,要从时代需求出发,深刻体会时代变革,运用经济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去认识、解释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经济学的思维方式[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美)海恩,2008 [2]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逻辑演进[J].叶初升,孙永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01) [3]学习技术还是学习思想——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难点评析[J]. 王洋,苏兴强.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06) [4]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田国强.经济研究. 2005(02) [5]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美)唐·埃思里奇(DonEthridge)著,1998 作者简介: 喻冬冬,男,28岁,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