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东营市主体文化板块构成与文化审美建构定位


  摘 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其中区域文化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论述了东营市文化发展的区域特色板块构成,提出了文化发展的审美建构定位。
  关键词:区域文化;审美定位;建构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东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加快实施国家战略、推进黄蓝经济区融合发展为总抓手,研究制定了加快区域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和政策,开启了东营市文化发展繁荣的新时代。
  一、东营市文化发展的区域特色板块构成
  东营市虽然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然而历史文化沿革源远流长,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营市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主体文化板块,这正是我们发展区域文化的根基所在。
  1、古典人文文化。东营市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故乡,其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广泛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市境南部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据出土文物考证,傅家、营子等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广饶县商周制盐遗址群的发现,更展示了早期先民的创业精神和智慧。广饶县广饶镇作为古代齐国重镇,保留了大量古齐文物和文化遗址。而"东营",则因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
  2、戏曲文化。东营区是山东省重要地方戏曲剧种——吕剧的发源地,吕剧现已发展为享誉全国的剧种。起源于广饶县大王镇的曲艺"枣木杠子乱弹",也于2008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现代革命传统文化。1925年建立的中共刘集支部,是山东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保存着全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之一。垦利县永安镇驻地是渤海垦区的中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战略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稳固后方,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4、移民文化。黄河口土地资源丰富,并且黄河不断为东营市营造新的陆地,由此形成了持续不断地的移民潮和屯垦潮,他们所带来的原生活地区的文化和民俗与黄河口固有的文化和民俗在碰撞交汇中实现着动态化融合。而胜利石油开发大会战,广北农场、黄河农场等农业开垦工程,济军生产基地建立,石油大学由北京迁入等,形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更多带进了不同地域、行业的现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让东营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带有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式特征。
  5、黄河文化。东营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作为承载着中华文明生命密码的黄河文化,在此与代表着现代文明的海洋文化相交汇,其潜在文化价值丰厚而绵长。
  6、海洋文化。东营市海岸线全长350.34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0"米至岸线滩涂面积10.19万公顷,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龙入海的壮阔景观、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一望无际望的海滩景貌,构成了东营市独特的海岸文化景观。
  7、石油文化。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坐落在东营,以石油开发为带动的产业链,构成了东营市特有的现代大工业风貌,而胜利油田的开发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现代工业奋发图强和新中国产业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传统精神的丰富文化内涵。
  8、生态文化。东营市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国家批准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东营市是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两个区域范围的城市,东营滨海生态城规划总面积达140平方公里,黄三角高效生态发展模式和蓝色半岛产业聚集优势,让这个曾经依赖油田发展的滨海城市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路。
  9、民企文化。东营人的敢为天下先精神和东营市优良的政策环境,造就了改革开放以来东营市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2011年,由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调研排序,东营市12家企业入选,占山东省入选企业总数的29.3%,位列全省首位。
  二、东营市文化发展的审美建构定位
  文化的终极价值取向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基于对东营市主体特色文化板块的构成分析,东营市文化建设审美的基调应该定位于壮美和崇高。无论是《孙子兵法》、古齐传统、红色革命文化的的尚武与无畏精神,屯垦文化与石油文化展示的创业与奋斗精神,民企文化内含的开拓精神,还是黄河入海的壮阔,海洋与海岸的宏阔,湿地原生态的苍茫与古野,城市建筑布局与人文风景区开发的大气与磅礴,都彰显着地域人文自然文化的壮美与崇高之魂。由此,我市的文化建构应适应这一审美灵魂,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节点:一是发挥新兴城市规划布局的后起优势,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文特色、城市文化、"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要求等因素,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高端现代化国际一流城市,并以国际视野、大手笔来做好文化产业聚集区的规划,提高文化产业集中度,提升文化产业规模,避免低端同质化,培育国际一流文化产业名牌形象。二是创新文化发展机制体制,通过实施和引进重大文化项目,培育和引进骨干文化企业,举办重大文化与会展活动等,尽快形成强势地域文化效应。三是下大力气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大师级的领军文化人才,利用东营职业学院等高校培养一大批高端技能型文化产业人才,打造一批国内国际叫得响的"东营创造"优势特色文化品牌。四是积极发展多文化板块交融、旅游审美冲击力强、旅游设施国际一流、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旅游业,以文化支撑旅游,以旅游丰富和传播区域文化,创建中国优秀、享誉世界的特色旅游城市。
网站目录投稿: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