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面对地质工作进一步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的新形势,地勘单位经济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地勘单位需要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规律,着力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一、当前地勘单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地勘单位面临着从提供矿产资源保障为主转变为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为主;2、地勘单位面临着从注重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履行公益职能为主;3、地质工作面临着从"就地质论地质"转变到推行"1+N"服务模式。二、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对策。面对新形势,地勘单位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主业、聚心主业、聚力主业,实施环境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和农业地质调查,增强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地勘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面对地质工作进一步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的新形势,地勘单位经济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地勘单位需要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规律,着力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1 当前地勘单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地勘单位面临着从提供矿产资源保障为主转变为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在举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矿产资源勘查从不断扩大的生态红线区域退出。继中央查处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后,环保部等七部门决定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更是传递出更加强烈的政策信号。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能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是对地矿工作的现实考验,也是对地矿工作能否有为有位的实践检验,关系到地勘单位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2)地勘单位面临着从注重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履行公益职能为主。地勘单位具有公益一类或二类事业单位身份,其行为必须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身份相符,也就是说地勘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与履行公益事业单位职能相关工作,地勘单位的发展应该是在公益事业单位框架下的发展。履行公益职能是地勘单位存在和发展的"基石",离开了这个"基石",连地勘单位存在的必要性都成问题,更别奢谈发展。 3)地质工作面临着从"就地质论地质"转变到推行"1+N"服务模式。如果不能在服务创新、项目创新上取得突破,不打破"就地质论地质"、"就项目论项目"的思维定式,就会使地质工作的路越走越窄,甚至可能走到"无米之炊"的窘境。 2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对策 面对新形势,地勘单位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主业、聚心主业、聚力主业,实施环境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和农业地质调查,增强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能力。 1)实施环境地质调查。随着建设美丽中国的不断推进,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还要有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国土资源部门就推进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更好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地勘单位应积极拓展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的地质工作领域和作为空间。一是整合技术力量服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在承担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中发挥自身的地质优势,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二是积极承担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加大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力度,主动服务矿山环境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参与环保部门组织实施办法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狀况调查和重点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详查。 2)实施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工作是补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地质工作短板的平台。去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地质调查局出台了《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为开展城市地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为服务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地勘单位应积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机遇,开展城市地质调查。一是将已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的中心城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到地下交通干线、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其他中心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提交一批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使用的专题调查报告,从满足城市发展最急切的需求出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地地质服务。 3)实施灾害地质调查。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国家。地勘单位作为防治地质灾害的专业力量,防治地质灾害是地勘单位履行公益职能的职责所在,灾害地质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地质主业。为服务防灾减灾,积极发挥地勘单位作为防治地质灾害技术支撑服务主力军作用。一是加强地质灾害摸底调查,做好汛期前地质灾害排查、汛期地质灾害巡查以及灾后地质灾害核查,支持地方政府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等防灾减灾工作。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注重提升人才素质和技术装备能力,为各级地方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防治地质灾害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三是积极开展防治地质灾害业务培训和公益宣传,在"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宣传活动。 4)实施农业地质调查。农业地质是地质工作直接服务"三农"工作,特别是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地质工作必须主动跟进服务。一是开展1:25万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为土地质量等别划分、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提供依据。二是实施1:5万和1:1万县(市、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提供高质量的农业地质调查成果,并开展1:5万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系统集成和应用平台建设。三是推进重点地区富硒富锌优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尤其是支持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富硒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张伟. 浅谈当前经济形势下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J]. 图书情报导刊, 2008, 18(2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