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快速应变倍速时代的新挑战


  市场复杂多变,且变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这是当今被人们称之为"10倍速时代"的主要特征。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的需要,是当今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企业只有快速反应、快速应变才能生存。企业行为不仅是比价格、质量和服务,还要比反应、比速度、比效率。在这商机稍纵即逝的时代,谁抢先一步,谁就把握了获胜的先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建立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成为衡量组织效能的首要标准,敏锐的观察力是预测和预见未来的首要条件,抓住时机、果断决策,使企业始终和市场的变化同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课题。企业不但要建立效率高,适应性强的生产体系,而且还要尽可能建立处于警戒状态的高效率、有战斗力的团队,以期能迅速及时处理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新课题,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弹性--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企业面临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使企业必须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要获得这个能力就必须建立自己具有应对市场变化的柔性化战略体系,使企业的战略更具有弹性。战略弹性是企业依据公司自身的知识能力,为应付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而具有的应变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由人员、程序、产品和综合的系统所构成。战略弹性由组织结构弹性、生产技术弹性、管理弹性和人员构成弹性所组成。战略弹性来源于企业本身独特的知识能力,而企业人知识本身的构成和其组合方式是构成战略弹性的关键。一旦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战略弹性,企业即形成了组织的活性化、功能的综合化、活动的灵活化,这一切即构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从而就建立起别人无法复制的战略优势,竞争能力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组织结构的倒置--权力的转移
  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形的,最上面的是企业的总裁,然后是中间层,最后是基层。指挥链是从上到下,决策来自最上层,下面是执行层。在多变的时代,顾客的个性化日益突出,当上层的决策和用户的要求相矛盾时,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是执行上级的决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正好相反,在金字塔最上层是用户和顾客,然后是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最后才是中层和最高领导者。这种倒金字塔不仅仅是把组织结构进行一下简单的颠倒,而且要求员工的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都必须得到持续地发展,从而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才干。这样一种转变是整个管理观念的变化,上层从领导转变为支持服务,员工从执行转变为独立处理问题。
  跨文化管理--交融与冲突
  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必然带来管理活动的国际化。管理活动受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社会习俗的全面影响,当它与不同的文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风格。典型的美国式以"法"为主的管理,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严格的制度、理性决策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等等。典型的日本式管理是以"理"为主的管理,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上下协商的决策制度,员工对组织忠诚与企业对社会负责等等。而中国式的管理则是以"情"为主,注重发掘人的内在的价值和积极性,强调管理的"人和效应",制度管理显得比较松懈,理性精神表现不足。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通过对日本管理模式的反思,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不断地变化,开始重视社会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及职工的稳定,而日本也在强化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摒弃论资排辈,开始强调能力至上的观念。中国应该如何建立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又吸纳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文化模式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全球战略--企业决胜的关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甚至是洲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在单一的区域内进行,而是以全球作为竞争的舞台。竞争的全球化对每个企业来说既受到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全球化为企业发挥特殊能力提供了新的空间。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的竞争战略是否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或者说企业是否把自己看成为地球村的一员。(2)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否从全球的范围内统筹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利税和不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设计相应的技术发展中心、组织技术开发和根据经营需要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3)注意全球的协调,不仅注意国内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更重要的是不断建立国际的技术协调型研究开发机构,提高综合竞争力。(4)建立基于国际分工协作的高效的生产体制。(5)完善全球营销网络的建设,启用当地的人才,尽量使营销本土化。(6)做好全球战略整合,建立起全球战略管理体系。
  管理的终极目标--管理最优境界的实现
  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和谐一致,每个组织成员都能进行自我管理,自觉实现组织目标,同时将个人的终极目标与组织的终极目标达成理念上的共振,并使所有组织成员在这特定的管理中自觉行动,这样管理就达到了最优境界。自我管理不是取消管理,而是使管理进入更高的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而未来的社会由于员工的知识更加丰富,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便捷,这样就可能形成全新的管理模式:(1)人人都是管理的主体,对于重大的决策,员工既是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2)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员工不是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工作,而是自动自觉地把工作视为人生发展的组成部分。(3)通过管理文化的构建,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合的氛围,使企业成为一个密切协作的团体。(4)遵循形势、顺应社会经济运行的自然法则,使管理成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样就使企业成为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有机整体,企业因此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这时管理行为就达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完全重合,不同文化和谐地融合及个人理性和组织理性的高度一致。由此,管理的最优境界就实现了。
网站目录投稿: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