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协和医事读后感字


  《协和医事》是一本由常青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页数:3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协和医事》精选点评:
  ●作者很有风采
  ●整本书的顺序有点混乱,单篇看其实都很好,但整合起来会感觉主旨并不清晰
  ●推崇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将现代医学和科学思维移植中国,投身真理的探索却不忘做"人"的教育,区分主观分析和客观实际之间的差别,有理想主义的坚韧,也有对"学问是命根子"的唯一价值认同。这种"自省、专注和慈悲"的气质并不来自于某几个人的特写,来自协和发散全国的群像故事,即便在艰难竭蹶的战争时期也从未停止医学高等教育。看了这段历史的回望,看到了很多,甚至颠覆了一些我原本的认知。
  ●许多名人轶事读来觉得有趣,但内容整理的太过于零散,中途一度看不下去想要放弃。
  ●怎么说呢,作者不要为了凸显协和的厉害而贬低别的吧…没必要啊…
  ●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
  ●肃然起敬。
  ●听完的,其实看过很多和协和相关的,包括阿忆讲的以及梁启超的腰子
  ●竟差不多一字不落地读完一本医学方面的书……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
  《协和医事》读后感(一):仰望精英医者
  佩服协和前辈们一丝不苟的治病救人和严格教学态度,为民国时期协和人一心服务病人的精神感动!为当时的学术氛围而感动!现在时代发展了,很难找到这么纯粹的医者了。羡慕协和精英不必为生活烦恼,而能一心治病救人做研究!
  对于医学僧来说,协和是最高医学学府的地位。看完100年前协和的诞生,更觉得协和的可贵。感谢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协和的支持!
  同时自愧不如,5年本科出来的我更觉得自己是文中所说不合格的学生、庸医。唯有带着羞愧继续努力,向前辈们学习吧!医路漫漫,如履薄冰。
  《协和医事》读后感(二):自省 专注 慈悲。
  就像我们在消化科常常见到腹痛的病人 他们的入院诊断同出院诊断:腹痛。明确不了诊断是多数医院的通病 腹痛查因入院的病人是寄生虫?急性胃肠炎?克罗恩病?或者说是其他系统引起的腹痛。病人常常对症处理无大碍就模棱两可稀里糊涂出了院。
  到底应该怎样规范准确书写病例怎样大查房病例讨论以及怎样成为一名好医生 看到协和医生准备病例汇报 下班后继续学习到深夜 将所有的热情和激情都贡献给医学 我觉得协和这本书给了我答案 。
  首先要学习基础知识 一定要多读书 基本功要扎实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 时代信息更迭太快了 科学严谨的检索方法比书本更有效。书一定要看 病人也一定要看 知识必须结合临床实践 整合后总结记录 形成临床思维再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不断精进 专业知识+临床思维+人文修养 这样才真正算得上医学生。
  西方的科学引入后西医迅速发展 我们要重视科学的价值 但也要知科学并非万能。不相信和太过于相信都不是好事。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充分发展年轻人的能力和个性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尊严 成为有教养的 独立自由的公民。深入准确理性的看待问题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何学习 如何思考 如何想象
  要够水平也要够承担风险的勇气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无他 唯勤奋耳。
  《协和医事》读后感(三):远近协和
  在读常青的《协和医事》之前,我对协和的了解仅限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协和出才子才女:这些人拿了医学博士,却去转行或从事第二职业,并且干嘛嘛成。典型的就是痞了痞气的金牛座北京大叔冯唐,分分钟去了麦肯锡,又写了像北京三部曲这样的畅销小说,其中的《万物生长》还翻拍了电影。还有突然一天就火起来的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女性生理健康的科普书,丰富生动的案例让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对很多女性健康问题的无知无畏。
  第二,协和严酷的八年制:只招最牛的人,也只有牛人才能撑到毕业。当年协和还归北大统招的时候,我神一样的姐姐被汇文保送进了协和。后来协和归我们清华统招了,我又在大一大二的基础课上认识了很多协和的同学朋友(多是四中和人大附的,还有几个外省状元和榜眼)。可以说,在清华有三个"牛X"小团体:协和、军工和基科班,有他们在的公共基础课上,像我们这种垫底调剂的专业都不好意思坐在前两排。
  直到2018年的2月,我因为急性胆囊炎住进协和,并在产科顺利诞下"协和宝宝",才开始对协和的临床精神有了些切身体会。恰逢《北京晚报》的"五色土"专栏连载"百年协和纪念版"的《协和医事》,我追了短短几天的豆腐块儿就被深深吸引,所以才买下了一本《协和医事》,利用月子里的空闲时间酣畅的读了下来。
  《协和医事》共分为六章,39万字,近380页,可谓页页精彩!不仅讲了协和的前世今生,还八卦了一些协和的坊间轶事,并反思了当代的医患关系。
  最引发我思考的协和历史:协和选择培养"医家"而非"医匠"
  在1921年,美国每720人有一位医生,而中国则是每12万人才有一名受过现代训练的医生,这是个让人绝望的数字。根据1936年的估算,当年中国要达到每1000人拥有1名医生,也至少需要4万名医生。因此,长久以来,协和招生以"质量第一"还是"数量第一",就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从1921年建校,在20年的变迁兴衰中,协和一直保持了一流的教学水准,直到20世纪中期,开始学习苏联模式、缩短了学制,培养了大量二等医生,过度扩张学校规模,降低了医学教育的水平。直到"文革"后才再次恢复协和八年制,继续维护着"协和标准"。
  1924年第一届毕业生到1943年,协和共培养了310多人,平均每年产出16人。但这些"精品大家",发散建立了北京乃至全国的医疗体系:安贞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肿瘤医院等等,均是协和老一辈毕业生创立起来的。
  这也让我联想到了现今大学的扩招带来的高校毕业生质量下滑,以及近年来糟糕的医患关系更导致了医科专业生源遭受重创。前不久微信刷屏了一个帖子《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冯唐对其有一句评论深深刺痛了我,他说"很多有大病就医体验或者陪诊体验的人慨叹,不能让孩子学医。放心吧,抽样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医生已经不让孩子学医了。放心吧,协和能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考高考省挑状元的日子已经一去、不知道何时能复返了。"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今日的清华。好的毕业生多数想的都是如何能进入顶尖的投行、咨询公司,挤进金融、传媒的圈子,拿高薪、拿户口。我们似乎从没认为能为这个国家的进步做点什么,比起协和老一辈毕业生,哪里还有胸怀天下、国之昌盛匹夫有责的志气……
  协和前世今生的一些tips
  1. 1914年第一次考察,1917年协和建筑群奠基,到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幕典礼,均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截至当年共花费800万美元。是美国在华传教运动的巅峰成果,旨在为中国移植西方现代医学体系,在远东地区建立归纳推理的价值观,并最终移交给中国人管理。
  2. 洛克菲勒基金会自1915年至1947年协和复校的最后一笔一次性1000万的捐赠,共捐赠了4500万美元支持协和医院的建设,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历史上给单个项目的最大捐赠。
  3. 选址在了北京东单三条,购买了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堂及毗邻的豫王府,后又被百姓戏称为"油王府"。仍保留"协和"原字(也取union之意),但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名是PUMC(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并沿用至今。
  4. 本着"建立世界一流医学院"的远景,对标美国最牛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却又吸收其经验教训实现了超越。招募了全球最好的医学科学家作为讲师,待遇丰厚,生活条件极其优越。硬件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标准。
  5. 全英文授课,八年长学制,残酷的淘汰制。1919年协和医本科第一班,预计招收学生9人,仅有5人从医预科毕业升入;1924年只有其中3人毕业。1933年,吴阶平考入燕大医预科,全班共52人,到1936年考协和本科时只剩15人被录取,读完一年级后又淘汰4人、留级4人。严苛的淘汰制,使得留下来的"大家"均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书写了中国医学历史。
  6. 1920年开创了协和护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护校,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女人不能从事医院护理职业"陋习。校训四个字:勤、慎、警、护。
  7. 学徒式+苏格拉底式教学,启发学生自己的思考。
  《协和医事》读后感(四):《协和医事》读书札记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R里喵喵
  临近放寒假时,忽然对管理学又有了兴趣,阴差阳错地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未曾想到,今年的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得非同寻常,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阅读此书,亦有许多收获与感慨。之前,我对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不甚了解,仅有的印象是招生少、考分高(与清华合并招生)、八年制等,这所学校既不是985,也非211,在各种高校排行榜上难觅踪迹……读完此书才知道,协和原来如此厉害! 这并不是一本有趣的书,书中大量的史实与人物,和现今社会相距甚远,各章节的时间线交错,读起来难免感到乏味和混乱。阅读此书时,不断地被协和的历史所震撼,被老一辈协和医者的精神所感动,这份震撼与感动支撑着我读到最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协和医学院的百年发展史,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在中国大陆发展的缩影;协和医学院是现代医学界的黄埔军校,我们耳熟能详的医学(西医)大家,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吴英恺等无一不是协和的毕业生(或协和毕业生带的学生)。
  摘录书中部分原文:
  《协和医事》的原文摘录之一 《协和医事》的原文摘录之二 了解协和医学院简要历史,可以阅读:
  ①协和医学院抒写的百年传奇
  ②读史:北京协和医学院初创始末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后全体人员合影
  从书中了解到几件事: 1.以世界一流的标准锻造的协和医学院,拥有外人艳羡的资金背景、严格的学生入选标准、残酷的逐年级淘汰制度、独特的医学教育方法,外中内西式的建筑、待遇优厚的薪资……她是中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集临床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家四家一体,为推动中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过去协和医学院的八年制,与其他学校的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有所不同:前三年在清华或北大读医预科,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后五年进入医学院学习专业课程(现在的协和医学院依然延续这种模式)。有些类似美国的医学生培养制度——大学本科毕业才能申请进入医学院学习。
  3.孙中山先生生命的最后两个月,大部分时间是在协和医院度过的。根据协和的尸检病理报告,先生死于胆囊癌,而非外界一直认为的肝癌。
  4.梁启超因多年的尿血症,在协和医院做了右肾的切除手术,但血尿并未停止。后来误传为"竟然将健康的肾切去,而留下坏死的肾"(梁启超被割错腰子)。
  5.以林巧稚为代表的协和女大夫,大部分终身未婚,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是被逼的"。这是当时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歧视(美国社会同样如此),而在今天依然存在。女性想在职场获得成就,需要比男性多付出数倍的努力与牺牲。
  6.徐志摩先生是一枚中医粉。
  7.06年王菲在协和医院生产,协和的医护人员对李嫣的病情守口如瓶,未曾透露半分,展现了至高的职业素养。
  8.曾经著名的"四大医学院","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后三所的实力与协和无法同日而语。从预算经费上可窥见一斑:书中列举了1934年协和医学院的年度预算为316万银圆,而(预算)排名第二的齐鲁医学院的预算约30万银圆,差距惊人。
  读后感想
  ①协和曾经的辉煌与成就,堪称奇迹。而如今要复制一所协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②协和诞生时,"中国人还是不能完全信服西医,也不能深入、准确、理性地看待西医",100年后的今天,情况完全颠倒了过来,国人对中医的不信任,令人扼腕痛心。希望在这次肺炎疫情中,中医能够多一些空间,尽可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③多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一所中西医并重的"协和医学院"。 在"微信读书"、"豆瓣阅读"app可阅读本书电子版。
网站目录投稿: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