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开心驿站联班基础知识第讲对联修辞手法


  开心驿站联班基础知识第14讲:对联修辞手法。
  整理者~云诗雷情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大家知道,对联形对意联中,有一条,上下联修辞手法要相当。对联有哪些修辞手法,怎么分辨修辞手法呢?一定很像知道。
  修辞格的作用
  1,比喻:作用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易、化生疏为熟知,使表达生动形象、逼真传神而且富有情感。
  2,比拟: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化呆板为灵动、化腐朽为神奇,使表达活泼生动,富有情趣。
  3,夸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强烈表达人物的情感,增强感染力,并且具有浪漫色彩。
  4,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突出和强调自己的情感、事物的性质和自己的观点,加强说服力。
  5,引用:增强议论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帮助表达情感,并使表达富有文采。
  6,排比:结构紧凑,一气呵成;文意贯通;语气强劲,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层层推进,增强气势,加强感情,节奏 鲜明。以之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更严密、透彻;以之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以之叙事可以把事物叙述得井然有序;以之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7,设问:引起注意,突出题旨、重点、方向等等,还可以承接过渡。
  8,反问:语气强烈,加强语势,激发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9,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
  10,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层次清晰,增强节奏感;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11,反语:增强讽刺性,表达强烈的贬斥情感,使文字含蓄有味;或者轻松诙谐,使文章具有幽默感。
  注意,这是基本作用,在阅读分析中必须灵活运用,依据文章或语句作针对性分析。
  另外,应该有所了解的几种修辞格,
  借代:使文字简洁而内涵丰富,言简意赅,并且可以使文字形象化。
  通感:与比喻作用近似,能够使描写更传神,在形象化的表述中寄寓情感。
  双关: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顶真:承接紧密,流畅自然。
  用典:文字简洁,含义深长,可以很好地借古喻今,抒情言志。
  修辞手法有这么多好处!
  那我们就一起学习对联修辞吧
  常用修辞手法有:
  一、通用类修辞格
  这类修辞格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比、夸张、通感,双关、排比、夸张,移就,设问,反问
  复叠、连珠等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
  1/8
  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比喻是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即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比如:她好美,好像一朵花。
  她比喻花
  云诗总打错字,是个笨蛋。😓😓
  这里不是比喻。
  明月入窗一案雪【中楹联友】
  这里把月光比喻为雪,中间省略了喻词(像,如)
  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比如:他是笨猪。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比如:笨猪,你又打错字了。笨猪就是喻体。本体是你😜😜
  圆盘挂树梢,圆盘就是喻体,本体是月亮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释义: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1.增添特有的情味。
  2.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3.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分类: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例句】楼外飞花轻叩门【中楹联友】
  把花拟人了。
  2.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如:他脸上乐开了花。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2/8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句】槛外暮江帆远近【中楹联友】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也代指船上的人
  形象代抽象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移就",指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1,移人于物。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
  ①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寂寞"本是人的一种感受,现在用来描写物"梧桐树",以正面衬托"被幽闭在宫闱里"人的孤寂。
  2,移物于人
  把描写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人。如:
  ①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
  "铁青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
  3,移物于物
  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修饰乙事物。如:
  ①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着这个苍白的日子 (李瑛《一月的哀思》)
  "苍白"本来是用来修饰缺乏生命力的事物的色彩,现在移用来修饰另一种事物"日子"。这是
  3/8
  移用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来修饰乙事物,使没有感情色彩的事物具有感情色彩。
  【例句】咆哮江声流枕上=
  咆哮,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这里形容词江水声。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分类
  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 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作用: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一切艺术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但童话的夸张有其独具的特点。
  首先,童话的夸张是强烈、极度的夸张。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小说即便用最夸张的笔调,也还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不会离开真实生活太远,而童话则不然。它出奇、大胆的夸张正是为了表现那种虚构的幻想境界。例如,《胖子学校》描写三个小胖子的肥胖,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球球跌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第二,童话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在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上有时也采用夸张的手法,但童话的夸张却是普遍、大量的,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无一不是极端的夸张,童话里的人物也是稀奇古怪的。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观念等等都可以充当童话的角色,并在童话展开的幻想世界中自由活动。即便是人类,只要在童话中出现,也变得异乎寻常。例如,《枪炮国去打糖果国》中,用橡皮糖做城墙,敌人被跳跳糖吓跑,吃了酒心巧克力醉倒,小朋友乘棉花糖气球飞来……这一切都构成了夸张的景象。
  夸张是表现幻想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时,夸张的作用还在于它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更深刻而又更单纯地揭示他们的本质,使读者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如《胖子学校》对小胖子的肥胖作了强烈的夸张描写,使读者对肥胖的危害有更鲜明的印象,并产生更强烈的震撼。
  夸张还能增强童话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如果童话缺少夸张,就会失去光彩。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博得读者的笑声而滥用夸张,那样只能陷于浅薄和庸俗。
  4/8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例子(1):力拔山兮气盖世。 《垓下歌》项羽
  例子(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例子(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李白
  例子(4):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例子(5):敌人处处挨打,寸步难行。
  例子(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毛泽东
  例子(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郭茂倩
  【例句】橼笔还须天作纸【中楹联友】
  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又韩愈《南山》诗:"或竦若惊雊(雉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不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觉的界限。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窥词管见》七则:"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如:红红的桃花好香。
  红红的桃花是看觉,好香是嗅觉,
  这就是看觉嗅觉的互通。
  她聚精会神的弹琴,真好听。
  前面是看觉,后面是听觉。
  "你笑得很甜"。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看觉,就是通感。
  她的琴声很好听,弹得很认真。
  听觉来说看觉
  红红的太阳好暖和
  5/8
网站目录投稿:盼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