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实际情况,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宣城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从建立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正确引导非正规金融规范化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和正确定位政府的功能和地位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快安徽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宣城市;农村金融;供给;需求;对策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宣城市社科类调研课题项目"宣城市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xcsklktB1825);安徽省第三批旅游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AHLYZJ20160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基于对宣城市地税系统的实证分析"(SK2016A1020)。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2017年末,宣城市常住人口261.4万人,其中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121.1万人,占总人口的46.31%。这一比例关系清晰表明,影响宣城市经济体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它决定了农业经济的优劣,也决定了农民的富裕与否。 一、研究背景 宣城自2000年6月建市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整改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村镇商业银行为主导,农业保险为补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此金融体系的构建较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保障了农民的增产增收。但问题和缺陷依然存在。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度不高、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差、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等等,使得农民融资难这一问题始终难以解决,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从当前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入手,以金融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理论为指导,深度剖析了本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较为突显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优化农村金融市场,以助力农村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三、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调查 目前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资金需求大,而供给少,供需矛盾不可调和。笔者以宣州区、郎溪、广德、宁国、绩溪、泾县、旌德为案例地,在宣城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宣城市5县1市1区每个地方发放100份问卷,共投放问卷500份,收回486份,有效问卷408份。此次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有10项之多,主要包括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现状,农户、农村企业的存贷款情况,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配套情况等。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当前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概况。 (一)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分析 目前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的供给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态势。根据前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针对408份回收的有效问卷,用以下几个表格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给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86户农户有明确的贷款意向,占比70.1%;82户农户无贷款意向,占比20.1%;意向不确定的农户有40户,占比9.8%。由此可见,农民有相当大的潜在贷款需求。但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贷款的需求。 (二)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分析 近些年,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我市农村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升级,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深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查。 四、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金融市场,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但由于自身特点以及制度上的固有缺陷,农村金融仍然是宣城市金融市场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当前,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市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专业性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覆盖率低 近年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很少在农村开展贷款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基本上都是农商行、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在农村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大量资金被投放到城市市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严重缺位。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金融服务覆盖率较低,不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未充分发挥其政策性职能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各类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加大,而当前各类政策性支农业务力度明显不足。农村公共用品和服务领域,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改造、流通体系建设等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存在贷款业务非农化的问题,真正用于支持農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贷款数量不多,未能承担起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三)金融业改革创新不足 农村金融体系欠完善,金融服务品种较少。大部分农村银行仅推出存、贷、汇等基本业务,服务功能单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新型涉农主体所需的置业、创业、理财等金融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同时,金融机构信贷准入条件较高,部分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要求,从而很难贷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四)不断兴起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亟待规范 最近几年,众多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各级县市区成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宣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65%以上的农户是通过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来获取农业发展中所需的资金。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管理民间金融信贷方面的法律并不健全,再加上民间融资本身规范性欠缺,因此,这些民间融资行为很难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从而导致我市非正规金融市场秩序混乱,潜在风险较大。 (五)政府农村服务功能不健全 广义上说,行政管理体制也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宣城市政府农村服务功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政府监管不足、政令不畅、政务不公开、基层政府组织服务能力较差等诸多方面。 五、促进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 要想加快宣城市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健康发展,首要任务是构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形成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为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有效地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贷款信用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积极推广各类健康的信用贷款产品;积极推广ATM自动取款机在农村的设立;鼓励信用卡业务在农村的施行,开展信用卡業务;加大农村互联网建设,确保支付宝、余额宝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在农村尽快普及。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积极试行期货农业,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二)重视非正规金融开发,正确引导非正规金融规范化发展 为适应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满足不同类型的农村经营群体,各级地方政府应鼓励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有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发展农村地方型银行,适度降低农村金融准入要求,提高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加快制定符合非正规金融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形成对非正规金融的有效监督,保障民间金融行为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形成良性运行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三)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为提高农村主体(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应积极推广农村医疗、养老、卫生等相关保险险种,形成完善的商业保险体系;另一方面,提高农民为自身经营农产品和畜牧产业投保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政府要加快抵押贷款政策的改革,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得到有效抵押,从而使农民和农村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有效地资金保障。 (四)正确定位政府功能和地位,发挥地方政府应有的作用 要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的功能和所处的地位,清楚政府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诚信宣传力度,使金融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严禁非法集资,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农村金融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宣城市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多次改革,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金融体系仍存在供给不充分、改革异化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基于宣城市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宣城市农村金融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我市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不仅有利于形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对加大宣城市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Adam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M].1998,P146-148. [2] Yaron.The Theory of risk-bearing:SmaIl and great Risks[J].1997. [3] 单海东,刘亚相.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问题的博弈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6. [4] 汤晓菲.农村金融体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村金融供给需求现状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7(3). [5] 孙丽娟.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的相关性研究[M],安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7. [6] 黄環.深化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2017. 作者简介: 李晓杨(1984.09- ),女,河南省内乡县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企业内部控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