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个大老爷们,我可从没有想过男扮女装。 以前看清朝宫廷戏,最讨厌那男不男,女不女,捏着嗓子说话的太监。如果是真太监站着我面前,我或许会因为封建制度对他们肢体以及思想上的摧残,进而同情他们。可我看到屏幕上绝对是假太监,是很难被人接受的,演员们刚刚刮过络腮胡子,而留下虚青的脸,无疑将一切暴露无遗。 对于泰国的人妖和当今流行的变性手术,我更是永远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身体是父精母血的完美结合,是天地灵气之造化,怎么说变性就变性了呢!我等生性木纳愚钝,对于此等行径实在不敢苟同。 我们国粹京戏中,男扮女装的戏份很大,而且这一角色好出大家、名家,梅兰芳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从不否认梅先生精湛的演技,但对于这样的戏,我的兴趣实在少之又少,希望梅大师的粉丝们能够理解。 南方大戏越剧,也最喜欢好男扮女装。本来非常凄美感人的传统戏,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男女演员合作演出,那将会多么真实感人。可是不行,非得两个女子在那哼哼唧唧地演绎。我不否认唱腔很优美,舞台设计很到位,但我坚决认为演员演出很虚假,很做作。 前不久,港台影视风行男女客串,比如绝对一脸女人相,也绝对是真女儿身的叶童,在《新白娘子传奇》非要客串许仙,演技再佳,我仍然很排斥。没办法,骨子里的倔强,很难改变。 但是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男扮女装"了,虽然这不是我的本意,我也从没有有意而专门为之。 这要从我起网络笔名开始。 从前,我是轻易不起不用笔名的。我总觉得人生天地间,姓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我们无权乱动;名是家长前辈所赐,我们也不会轻易更改。鉴于此,本人写稿十几载,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很少起过,用过笔名。但是前不久鸟枪换炮,丢下纸和笔,上网写稿了,不起笔名我看不合时宜了。网上的文字大多轻松活泼,想吗写吗,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与其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配合默契的,大多有一个个性实足的笔名。再不起笔名,我就显得另类,落伍,不和谐了。 好,既然这样,咱也起一个笔名。 但起什么名好呢?我猛然想起曾经写过的一篇时令性很强的散文《风的衣裳》,干嘛不把"风的衣裳"当作自己的笔名呢?首先这个名字很美,很含蓄,很能够勾起人们想象的欲望和冲动。而且名字的内涵很适合我犹如风一样飘泊不定的性格,和我孤僻、来去匆匆,经常龟缩一隅,不轻易跟人接触的处世观点。于是,"风的衣裳"这个笔名很快出现在我网络文章里面。 没想到,很快便有网友、文友跟我开玩笑,问我怎么男扮女装了。我说没有呀,"风的衣裳",挺中性的呀!怎么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断定笔名的主人,有意男扮女装,装傻扮嫩?其实这绝对是莫须有,冤枉呀!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等我用"风的衣裳"注册QQ,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能现在痴迷在QQ上聊天的大多是少男少女,尤以男孩子居多。"风的衣裳"这个名字女性化可能确实浓了些,使得很多多情的小男生产生了误会,他们纷纷向我伸出橄榄枝,或射出丘比特神箭,都要加我为好友。一个两个,还能应付,权当多教几个学生。要一哄而上,谁能招架的了?虽然跟几个"聊友"如实相告,但不知道真相的毕竟仍然大有人在,他们还在疯狂地向我发动进攻。我现在QQ根本不敢开,一旦上线,什么事都不要干了。敲门声,咳嗽声此起彼伏,保准时间不长,就将你聒得神经衰弱,我只能一关了之。 我将我的遭遇,向几位朋友"哭诉"。没想到,不仅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情和安慰,反而被他们当作笑料,当作谈资,哂笑一番。尤其好友小汤对此还愤愤不平,说你凭什么受到那么大的欢迎?而他却受尽冷落,上了一个多月的QQ,竟然没有一个人主动搭理他。我问:"你的QQ名叫什么?"答曰:"海阔天空",啊?和三汊河路上的一家浴室同名,找你干吗?洗澡啊?我们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