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其次分析广西当前农村体育文化现状,进一步从多方面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进入关键时期,根据党中央的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更为重大,因此本文探究此背景下农村体育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一)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
  农村体育文化是一种显性的、区域性的、有别于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健身文化。它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农民精神文化世界和个人修养,培养坚毅性格,强身健体。从全局来看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政治的进一步良好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深入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提供相应地改革提高措施,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后续发展提供切实可依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农村体育文化逐渐繁荣兴盛。
  (二)农村体育文化的功能
  第一,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
  第二,凝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在很多情况下,体育运动提供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的场所,使互不相识的人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
  第三,促进乡风文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和低俗文化,以广西一些农村为例,很多农民在闲暇时没事可干,体育活动即使有也是个别年轻人自发打一场球而已,但是多数人一看到有暴利可图又可以凑热闹的活动,就更喜欢凑过去参与,这时便很多人会参与地下六合彩、打麻将、摇骰子等非法活动和赌博活动。在农村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无疑能够促进村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一)多数村体育场地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和村民进行体育活动都离不开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场地,因此农村具备基础的体育场地设施是村民进行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和传播体育文化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保证条件。然而根据对笔者所在当地部分农村调查,当地农村的体育场地资源匮乏,有的村只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室外篮球场和室内棋牌室。并且调查数据显示,有29.4%的人认为体育场地位置偏僻,不愿前往进行体育活动;有41.8% 的人认为体育场地资源不足是影响村民进行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再者,当地农村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只有些简易的健身器材和若干个篮球架,且设施残缺不全,年久失修,破损程度较高,已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村民的体育锻炼。这些现状都说明农村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的供给与村民的体育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体育场地资源的不足和基础设施的落后已成为影响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客观因素。
  (二)体育活动的开展次数少,组织不合理
  第一,政府方面缺乏资金投入,个别村自给自足建设或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不足。具体地说,要组织开展好一项体育活动,从体育活动前期宣传到购买配备相应器材到正式开展等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安排,每一个流程都需要一笔不少的费用。但在对农村体育活动经费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农村在当地事业发展财政支出中,并没有明确相应的体育活动经费数目,以用于体育场地设施配备维修和日常体育活动开展。很多体育活动经费大都由上级财政拨款,辅之行政村支出,但是多数地方都是用于乡镇府要求举办的官方的季节性体育活动。第二,体育活动时间不合理,组织形式单一。一方面,体育活动的合理性是农民能否被吸引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但事实上,当地农村体育活动组织不太合理,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活动时间,有24.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开展时间与自身工作或休息时间冲突,导致他们无法参加活动。另一方面,活动形式重复单一,活动内容枯燥乏味。其中有40.6%的人不满意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反映开展的体育活动只有打篮球、健身操比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三)体育制度不完善,村委宣传工作不到位
  第一,缺乏完善的体育管理体制,体育公共服务不到位。第二,当地村委宣传体育活动的力度不够。据统计,当地村民获得体育活动相关信息的途径不一,近60%的村民通过其他村民的述说获得相关信息,23.5%的村民亲自前往体育场地了解信息,只14.7%的村民通过村委的宣传了解相关信息。由此可知村委宣传体育活动力度不够。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对下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民健身工程"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实施中应做到对象明确、重点突出、目标清晰、保障有力,即要切实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
  (二)着眼时代特点、地域特色开展农村体育活动
  以广西为例,很多村民已经走出去打工,在家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因此这种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交往对象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向业缘关系发展,生活方式、生活风尚也出现了追求城市化的趋向,。但与此同时,农民的乡土气息浓、生活范围窄、闲暇时间少、感情色彩重、节俭意识强的传统生活方式依然存在。农民的生活方式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交融[2]。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也要传统与现代并重。要深度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断完善、创新,不仅可以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可催生民族特色旅游等文化产业,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体育意识,更新体育观念
  在当前广西的农村社会中,缺少开展体育下乡、科学体育健身知识宣传和普及活动。再加之农村居民本身缺少一些必要的科学健身知识,以及获取科学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技术的渠道和手段的局限性较大,居住区域差异比较大,知识更新周期比较长,使他们缺乏对体育健身的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为此,各级政府以及体育管理部门必须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力度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地步另一方面还必须对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技术进行宣传、指导,强化农民的体育意识,更新体育观念。
  (四)建立健全农村体育法规和管理体系
  有的县、乡都设有相應体育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县级设有文化体育事业管理局,乡镇设有文化站,但大多数文化站名存实亡,村级没有相应体育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没有专、兼职体育干部,致使农村体育在许多地区存在着"盲点"。因此,应健全农村体育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村民小组评选制度,逐年开展,以评选促进发展。
  (五)加大经费投入,拓宽农村体育经费来源,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体育建设
  除了中央投资和国家财政的补贴这些农村体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还应该广泛吸纳社会捐赠、资助、基金会资助、团体和个人会费、体育彩票、私人或企业赞助、场地出租以及门票收入等,以弥补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之不足。
  【参考文献】
  [1]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37- 38.
  [2]王瑞钰.浅谈我国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互动发展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11).
网站目录投稿: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