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遥远尽头


  这次我们用逆推法来研究,我们离所谓的"大数据时代"到底有多远。
  首先我们起码得知道,大数据是一个什么东西。狭义的大数据定义其实和财政没有丝毫关系,这个定义来源于计算机领域处理信息的一种方式。我们知道想推理出一个结果,它的证明因素越多,结果推断的就越精确。所以大数据通常包含了很多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数据,比如天气,温度等等,事无巨细。
  前面说的是大数据的个体定义,还有一个使用定义。这么庞大而繁杂的数据库,在平均价值上是极低的。那么就还需要一个筛选的过程。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综上所述,"财政大数据时代"这样一个概念,首先至少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一,完备的、真实的政府资金流转数据收集网络。
  二,随时更新的数据库。
  三,财政需要有检查并筛选这些数据的完整权限。
  四,财政根据需要有将这些数据上报及作为决策依据的权限。
  现状是,我们一条都做不到。更残忍的现状是,这仅仅是"云财政"理念对财政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基本要求。离大数据的要求更是遥远。
  与理想的距离
  我们今年曾经应景的做过一个关于中国梦的专题。当时问了很多财政人,什么才是财政人的梦?有说增加民生投入的,有说继续发展公共财政的,有说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的……不一而足。我们所说的财政理想,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变人治为法治,或者说规则治理。
  在许多财政人的推断中,所谓的财政信息化也好,云财政也好,大数据也好,实际上都是为了财政"去人治化"的手段而已。而我们以上分析的那些,也与变人治为法治的过程中的障碍完美重合。
  那么我们距离理想国还有多远?我们可以逐条分析:
  其一,数据来源的革命。纵观我们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不难看出,我们的预算编制数据来源于一直存在的报告机制。而这一点,就与大数据的"真实"背道而驰。大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基于现实中的监控而得出的结论,而我们现在需要建设哪些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多少资金,多长时间,基本上完全依靠预算部门的一家之言。
  在这种几乎完全人治的条件之下,就产生了极大的权力寻租空间。于是从项目后评价发展到前评价,又发展到"无绩效不预算",但依然没有动摇两件事:预算数据来源依然为上报机制;数据造假责任几乎为零。
  第二点:及时更新的数据库。我们从大数据的这一特性,可以看出财政人的智慧所在。一旦数据库能够按照计划滚动执行,那么就不再需要预算部门上报项目,而造假的可能性也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回到现实,即时监控部门数据,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退几步说,让部门按月,甚至按照季度上报资金使用情况,基本上都会得到一句话的回复:凭什么?
  这就是现在财政最大的尴尬:网络尚且无法建立,何况监?又何谈控?
  过路财神之梦
  那么大数据的另外两个作用,就是改变现有的财政地位。这种改变从定义上看起来是革命性的,因为财政如果作为数据收集者,就既然有筛选的完整权限。但实情是,部门决不允许财政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实时监控他们的每一笔资金流向。而且直到现在为止,除了以政府层面强行推动宽泛意义上的财政数据收集,财政部门做这件事本身就是越权。因此这也并不是财政部门可以完成的任务了。
  最后一个作用,在于以财政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的努力。也就是阳光预决算的范畴。从法理上讲,向人民公开政府资金流向是必要的,而现在公众要求的"一细再细"的公开,恰恰吻合大数据理念中"事无巨细"的特性。
  但这也是它现在无法运行的原因之一,之所以我们的政府决策有时候出现偏差,很多情况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而项目提出部门领导走马换将,按照我们既往不咎的"潜规则",这笔账也无从算起。政府挨骂,财政吃哑巴亏,起源还是数据不细,周转不灵所致。
  所以正如一位省厅信息中心主任所言,所谓大数据,我们知道它行,但它是不是画了一个饼,还要等时间检验。
网站目录投稿: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