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中国出了很多事。比如朱令投毒案,比如京温大厦自杀案,比如雅安捐款,虽然不是"案",但也噱头颇多,还有牵扯出尘埃差不多落定的某美美,比电视剧情还精彩。 这么多的事,如果要总结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老百姓都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角色:质疑者。 我把这种状态,叫做"习惯性不信"。 这几年,公众正在要求拥有越来越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小到个人买一颗土豆究竟纳了多少税,中到诸多人大代表都在喊的预算公开,大到凭什么免除某些国家的债务…… 总而言之,因为对官方声音的"习惯性不信",老百姓已经沦为一种"你不告诉我,我自己去找"的"全民福尔摩斯"状态。而这种"不信",正在以可见的速度恶化成一种不知道应该相信谁的混乱状态。 在一个每个人都能成为发声者的自媒体时代,官方媒体,或者说广义上的公众媒体,应该是时候寻找一条自己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路了。 财政人是个很有意思的群体。他们工于演算,严于编制,慎于支出,但有时也拙于表达。所以很多时候财政人应该定位于一个"各自为战的聪明人群体"。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尽可能代替这些拙于表达的财政人,像当年的唐三藏一样,万里取经。 说起来可能很宏伟,其实我们要做的事很琐碎也很基础:你们都知道某地做了绩效工作,那么细节是怎么做的?你们都知道某地政府采购工作做的好,他们是怎么设计整个流程的? 其实说白了,所有人的"不信",来源于你告诉了他们结果,却没有告诉他们详细的过程,这是一种傲慢。 因此,我们需要回归一本杂志的本源,代替你们的"眼"和"口",描述你们想见的,呐喊你们想说的。我们不仅告诉你那些优秀的先行者,而且我们会用我们的文字和镜头,描述他们走过的每一米道路。 这些,应该才是一本杂志"可信"进而"可用"的开端。 我们一直在行进,尽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