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体温超过37度,通常就叫发烧或发热。而医学上按体温状况,发热可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高温在气象上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37℃以下的为一般高温,37℃以上、40℃以下的为中度高温,40℃以上为强度高温。如今古城绍兴的高温天直挂"最高档",其最高气温已经超过了人体的正常体温……这样的日子,我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哪些影响呢? 衣: 大热天"赤膊"有时不凉反而更闷热 气温超过体温,人体是如何散热的?记者请教了一些医生后了解到,在通常的室温下,人体的散热(体温散发)是通过皮肤辐射,然后是对流和蒸发完成的。而当周围环境的温度超过人体的皮肤温度时,人体热量的散发只能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来完成,整个人体的循环系统也容易出现紊乱,因此这样的天最好不要外出。 举个例子说,本来打"赤膊"人会凉爽一些,但在这样的高温天下打"赤膊",人就会大量出汗来不及蒸发,这时皮肤吸收的热量比散发的热量还要多,反而会更加闷热。当然,大热天出门,尽量要穿一些透气的衣服,否则也容易中暑。 食: 室温不再是常温,食品保质"打折"? 在如此的高温下,有一个食品保存方面的问题容易被忽视。记者做过测量,在37℃以上的高温天,白天底层居民家里的室内温度通常超过30℃,高层楼房里则很可能超过35℃。一些食品储物柜里的温度已经无法胜任食品常规保存了。有的市民发现牛奶箱里的牛奶很容易变质,有的市民发现零食罐中的巧克力都软掉了,有的市民发现葡萄酒刚开不久就变酸了,这也就不奇怪了。 在超市,很多非散装商品都有类似"常温"、"室温"、"阴凉"、"避光"、"干燥"等"保存提醒",酒的保存要求则一般明确是25摄氏度以下。仅极少种类的食品(如一款腐乳)没有标明要在室温或常温下保存。 记者了解到,室温通常是指15~25℃,常温则通常是指20~25℃,都超过了现在真正的室内气温。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一般来讲,气温越高细菌繁殖的速度也就越快,"胖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细菌繁殖到罐头都鼓起来了;而一般食品的保质期都是根据正常保存的情况下来计算的。所以市民最好把一些食品存放在冰箱里,另外开启一些食品时也最好"试探"一下有没有变质。 住: 空调房呆惯了,出去要很谨慎 高温天一老一小特别容易病倒。市人民医院输液大厅里经常是一半以上床位被小孩子占领,而在市第六医院(老年医院),最近老年病人也比平常有增加。而记者多次去询问有关医生,得到的回答有近半是"空调病"——这一高温天的"特色病"。市第六医院老年内科专家告诉记者,像最近的高温天气里,医生一般会建议能走动的老年人白天索性不要出去,因为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不能迅速调整过来,容易出现不适甚至心脑血管意外,像晚报前几天报道的"从空调房走出"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对于使用空调的市民,本报也已经提醒多次,详细注意事项这里也不多说了。没有使用空调的市民,这几天当然也要注意,主要是及时补充水分,遇到不适则要及时就医。 行: 车子要防自燃,也要防爆胎 行的方面,主要来说说有车族。最高气温超过37℃后,柏油马路的地面最高温度通常会超过55℃,甚至超过60℃(像前天达到63.9℃)。这就给本身相对容易出现爆胎(温度升高会导致内胎气压的增加)的轮胎火上加油。另外,高温季节是汽车自燃事故的相对高发期,据专家介绍,除了高温直接诱发的自燃外,汽车内部电路老化、短路容易在高温天里"发作",所以车主一定要注意保养和及时维修。 心: 情绪要防中暑,司机尤应当心 这些天有的时候人会莫名其妙出现情绪失控,这其实也跟天气酷热有关系。记者请教了一些医生,原来,出汗多不仅会导致身体中暑,同时也会使人心理不适,也就是现在说的"情绪中暑"。当然产生情绪中暑还和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则有关系,这些多半也是高温天造成的,而这些"情绪"如果一直压着得不到适当排遣,甚至会引发抑郁,直至自杀。记者了解到,许多110接处警民警都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一到大热天,市区因为小事而最终大动干戈甚至差点出人命的事件明显增多。所以市民要学会自己认识到这点,发现苗头能先有所控制,然后通过唱歌、运动等健康的"发泄"方式来缓解"情绪中暑"。尤其是司机朋友,千万不要为了斗气,抢道、超速,跟生命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