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书法高古之笔寻订书脉之作


  偶听朋友讲起,一位收藏家藏有一卷唐人写经真迹。也许多年从事文博工作,对于文物有特殊的情感,也许是20世纪80年代曾經聆听过故宫博物院刘久庵先生的授课,对于书画作品情有独钟,我不免去一探究竟。只为唐朝流传至今的纸质文物太少见了,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这是一卷手书《四分律》,硬黄纸本,朱丝栏,高22.8厘米,长281厘米,尾书"律藏第四分卷第六,调部第一,五十五"等字,钤有清人笪重光、姜二酉收藏印。卷后有清代严长明、王文治、石景芬、何绍基、王懿荣、张之洞等人的题跋。通过这些题跋,使我们对此卷之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并从中管窥唐代书法之面貌。
  严长明(字冬友,一字道甫,江宁人),为乾隆时举人,官至内阁侍读,博通古今,藏有诸多金石文字,曾充任《通鉴辑览》《清一统志》等志书的纂修官,从其跋文中可知原长卷文字463行,现仅存157行,那么,其余的文字哪里去了?我们从王文治的题跋中得到了答案。此卷为王文治于乾隆三十九年购得,乾隆四十年在北京与严长明、毕沅等共同欣赏的同时,曾与毕沅拿来的唐人所临王右军《瞻近》《蜀人》二帖同时观看,认为神采气韵大略相同。乾隆四十四年,王文治客居杭州,与清代书画鉴赏名家陈药洲(名陈淮,字望之,河南商丘人,为乾隆拔贡,历任湖北布政使,贵州、江西巡抚)论订古今法书名画,二人是旧交挚友,又有姻亲关系,陈公鉴定书画,确有特识。此间陈向王提及未曾见过唐人小楷,于是王将此卷奉上,没想到"公一见携之而去,索之则不肯出矣"。一日,陈公派人奉还,并附书信一封,认为此卷为唐人真迹,古趣盎然,令人心醉,本欲攫取,于义不可。王文治展书披卷,想那陈药洲能做到克已之举,实属不易,于是命工匠将此卷割裁为二,一为淫戒,一为盗戒,幸而两卷开头皆有:"尔时世尊在三合城",可自成体系,因而淫戒自留,盗戒赠予陈公。王氏长跋,详细记载了此事经过,兼论唐经之书法价值。
  我们从石景芬的跋文中,得知此卷流传有绪,陈药洲之后,归宗室端亲王之孙奕谟所有。石景芬字志祁,号芸斋,江西乐平人,道光三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安徽芜湖道。此人精于史讳学,他看过此卷后,虽然对写经字数描述有所不符,但认为书法道紧秀拔,结束精严,亦不多见,在跋中特别说明了唐代永徽以前民、泯二字不避讳的规定,从而证明此卷为初唐人所书。
  从何绍基、王懿荣、张之洞三人的题跋中,使我们了解到,此卷之后传至山东海丰金石家吴式芬之子吴重熹(仲饴)、吴豳(庚生)兄弟俩手中,他们在北京求得何绍基、王懿荣、张之洞三位书画鉴赏家的题跋,又对写经卷提出许多重要见解。同治九年,王懿荣在跋语中讲到,唐人写经墨迹"较碑刻为易睹,可以寻订书脉,而知宋刻唐临汉晋诸帖之伪"。他本人认为此卷流书不离其宗,为法帖之学的关键,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治十年,张之洞跋语中提到,王懿荣本人藏有唐人所书《七宝经》《六通九品经》两段,在他和张德容、王懿荣一同观看吴氏兄弟送来此卷时,亦与此有所比较,肯定了此卷的写作时代。
  纵观诸家在跋语中对于辗转保存下来的这卷写经的各种评语,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唐代写经的重要价值。我们平日所见唐以前包括北宋初期的写经,绝大多数都是藏经洞或新疆吐鲁番等处墓葬遗址出土发现的,如果是传世之作,唐代及以前的写经很难得见。这是因为有宋以来,内府不收没有名头的唐人写经作品,对于风格韵致也就没有了官方的留存,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宋代书画已不多见,唐代距今愈加久远,此卷虽未见著录,但成为散落于民间的纸质作品能保存下来实属凤毛麟角,殊为罕见。
  唐代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各个方面勃然兴起,蔚为大观,这个时期的艺术成就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时亦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书家之盛不减于魏晋,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备受推崇,临摹仿刻二王等名家字体蔚然成风,在当时可谓书家辈出,各擅其长,甚至进入国学铨选择人条件有四,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楷书遒美。以至于后世学书,不仅临习晋唐名碑拓本,重要的途径便是从写经文书中求之。我国的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尤以唐代气象鲜明,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整幅作品望去,笔墨高古,气韵生动,布局幽美,格调大方;用笔熟练圆润,遒劲有力;字体内敛外收,收放自如;书法骨肉和畅,有法有度;用墨挥洒飘逸,疏淡雅致;行笔苍劲酣畅,浓淡相宜;笔道隽永娟秀,一气呵成;间架结构精隐,传统功力尽显,莫道行云流水,宛若玉落珠盘;起笔落墨之间,章法有度自然,飞舞灵动潇洒,变化泄于笔端,实属书作上品。且附有诸家题跋考证文字,弥足珍贵。
  此卷曾经史树青先生所见,并发表一篇题为《清严长明王文治诸家跋唐人写经卷》著录于《收藏家》1997年第3期。2012年,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展览,此卷应邀参展,有文字介绍此乃唐代传世书法,虽系写经生所书,其书法水准高者亦多有之,实可反映当时代的书法风格。这是中国古代学者认识唐代书法,及唐宋之间书法转变的重要参考实物资料。
  以上拙见,敬请指正。
  (
网站目录投稿: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