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的时间里,有人倒下了,有人坚持下来了,岁月磨不掉英雄气,自有宝剑出鞘时。 今年,创业板的耕耘者和守望者,终于迎来了云开月明的时刻。然而,整整10年的漫漫等待,又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磨灭了多少人的激情。 回顾历史,1997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新经济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迅猛发展,我国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借鉴海外经验引入创业板。1998年12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尽快研究设立创业板股票市场问题"。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买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适时时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 2000年,深交所停止在主板市场发行新股,全面进入创业板市场的筹建,一路看高的市场预期,催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创投热潮。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创业板注定要走出坎坷一条路。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以蚋斯达克为代表,以高科技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全球各股票市场开始单边下跌行情。高涨了十几个月的纳斯达克指数到2001年3月跌去70%,投资者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与此同时,道琼斯指数也下落20%左右。香港、韩国、德国等创业板市场的走势也快速恶化。 科技网络股泡沫破灭,国际市场哀鸿遍野,中国创业板厄运当头,人们不禁担心创业板市场机制本身出了问题,情况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样的现实告诫中国,设立创业板市场应加倍谨慎。国内一些人开始认为,在中国设立创业板,条件尚未成熟,而且风险极大。 紧接着,中科系及压家吕梁、猴王掏空上市公司案、三联重组郑百文等,一个接一个的造假黑幕被媒体曝光,令投资者失去信心,年中股市掉头直下。 在对创业板风险的疑虑中,注定中国创业板热开始降温。 无论人们对创业板存在怎样的情感,悬案终究要一锤定音。2001年11月7日,时任总理朱镕基在文莱表示,吸取香港与世界其他市场的经验,把主板市场整顿好后,才能推出创业板。在证券市场未整顿好之前,如果贸然推出创业板,担心会重复出现主板市场的错误和弱点。 至此,创业板温度降到零下,如火的热潮已不复存在。 此后,当年的创业板热门企业要么走中小板或境外市场上市之路,要么分崩离析,无迹可寻。广为人知的创业板"001号",是一家国内外声望极高的生物制药企业,原计划靠上市融资还贷的方案因为创业板迟迟未开而无法实施,业绩大幅滑坡,中小企业板恢复上市后,公司却已经奄奄一息。 不管当时人们如何评说,创业板和那些热情备战的中小企业终究湮没在时间里了。 然而,深交所并没有消极,而是积极探索创业板的复出之路。2002年11月28日,它在给中国证监会《关于当前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中,建议采取分步实施方式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以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 很快,2004年成为深交所走出困境的关键一年。经国务院同意,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6月25日,8家小企业老总在中小企业板开板仪式上共同敲响了开市宝钟,"新八股"登场的那一刻,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时刻。 3年多时间里,中小板发行上市企业就接近300家,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8月,《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获国务院批准,尘封近7年的创业板市场建设又浮出水面。 2008年2月,创业板主要规则和制度设计基本完成。3月22日,证监会对外公布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吹响了创业板的"集结号"。 2009年3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自5月1日起实施,创业板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目前对中国而言,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就业问题。而解决就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主要是靠中小企业,而不是靠大企业。与此同时,要落实4万亿投资的巨额资金,发挥好它的拉动效应,民间资金显然不可或缺。诚如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所言:"推出创业板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