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事关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新形势下实现高职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内涵目标的基础上,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为例,从实践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重要举措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通过建设一批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体办学实力稳步提升。然而,高职院校在获得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师资队伍建设依然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师资队伍。
  作为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从战略高度谋划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通过优化办学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结构趋于合理、规模适度的师资队伍,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与内涵目标
  1.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1)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处于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继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做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意义,对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战略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就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提出了重要意见,彰显着国家对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系统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主要政策和重大工程,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全面的规划。作为占据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肩负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使命,理应把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要在准确定位和优化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批数以亿计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高职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自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整体上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时期。通过稳步推进各级各类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技与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经历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也使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了国际视野,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經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因受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现实政策和自身发展内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在功能发挥上存在较明显的偏差,境界体现上分层也比较明显"。总体上来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经济和社会功能还偏弱;功利主义严重,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本真;尚未形成多样化的高职文化品格,等等,在内涵发展方面仍需不断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始终都受制于师资队伍这个瓶颈问题。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发展无不表明,各类型、各层次的优秀人才是高校办学的核心资源,是其赖以建立、保持、巩固的根基。在后示范和后骨干时代,人才资源更加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偏小、结构欠合理、来源较为单一、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兼职教师的聘请和管理难等一系列问题总体上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破解高职院校发展瓶颈、继续深化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尤其是在硬件条件普遍得以改善的情况下,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就显得更为迫切。
  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何种类型、何种层次师资队伍的问题。根据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高职院校师资重点要建设两类队伍,即教学队伍、科技服务队伍。其内涵与建设目标如下:
  (1)教学队伍。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决定了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学队伍就是维系这条生命线的根本保障。教学队伍的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水平。只有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才能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才能盘活校企合作资源、提高学校影响力。近些年,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教学队伍的数量呈相对下降的态势,教学负担和任务加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此,应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下大力气提高教学队伍的数量和素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培养培训和奖惩力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和师德教育,使教学队伍能够自觉、自愿、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教学,回归本位,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2)科技服务队伍。如果说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科技服务就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助力器。加大科研和技术服务力度,既能为高职院校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能反哺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深入,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长期以来,由于资源紧缺、平台薄弱、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技术服务处于始终边缘化的状态,既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提升层次,主要由专任教师队伍兼做科研,科研与技术服务推动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反哺教学的作用还不够鲜明。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力度,在现有的教学队伍中重点培养一批行业企业经历丰富、科研和服务能力强的教师作为科技服务队伍,或者在人员和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培育一批专职科技服务人员,在工作量、工作时间等方面予以倾斜,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促使这些人员加大科研和技术服务力度,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使其成为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润滑剂和桥梁。同时,让优秀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一线,让学生参与项目研发,通过实际项目和课题带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一批知名示范校和骨干校在推动科研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对其他高职院校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endprint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历程中,通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改革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多种措施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和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建设一批项目化专业教学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建立职业化的管理队伍,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科学规划:破除师资队伍建设的观念障碍
  扫清观念障碍、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在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相继出台的情况下,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并在全校宣传和贯彻落实,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破除师资队伍建设的观念障碍,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思路和方向。根据规划,学校提出了"四项计划"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支持计划",扩大师资队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造就一批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实施"教学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培育计划",增强师资队伍整体教科研能力。
  学校根据"内涵发展,质量立校;开放融合,服务兴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学院党委提出的人才强校战略,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学院内涵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动力,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大胆创新,整体推进,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适应交通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
  2.优化机制:形成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使用的有效机制
  观念先行,机制就是保障。为理顺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和制度,创造了人才成长和使用的良好机制,从管理源头上推动了师资队伍向高品质、高水平稳步发展,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步入良性规范管理的轨道,实现师资的有效培养、管理和使用。学校重点通过探索解决双师教师队伍建设难题的新途径,创新了"项目导向、校企人员双向轮岗"、"专业双带头人制"等师资培养机制。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理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师资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提升"生产力"奠定基础。与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相似,学校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但同时不可避免地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包括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等。学校先后完成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岗位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举措,进一步理顺了校内利益关系,建立起了一套能够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创造性和潜能、科学合理的岗位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突出工作业绩与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对于"去行政化"、强化教学中心地位、释放教职工的发展活力,具有明显的效果,推动学校驶入了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二是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学校出台了《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引进(聘用)暂行办法》、《专业带头人培养和管理暂行办法》、《教学名师评选和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搭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平台,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对引进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在待遇和科研啟动费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强优秀后备人才储备和培养,并予以充足的经费保障。通过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服务水平的同时,带动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三是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和专业能力。学校制订和完善了《专任教师入职能力标准》、《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在缺乏国家统一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入职标准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学校层面关于专任教师的入职标准,对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知识与能力素养、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从实践形式、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时间安排、薪酬管理等方面对专任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做出了详细规定,确保专业教师能够有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
  3.整体推进:多类型、分层次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以项目为驱动,全面提升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学校借助与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全方位的紧密合作,通过实施"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建设工程",完善了专业教师技能分类分层培训体系。一方面,派遣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境内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进修,提高专业水平和拓展国际视野;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派遣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锻炼,鼓励专业教师"下工地、上船舶、进车间、人站场",教师融入行业成为"行家里手"。通过采取目标管理、绩效评价、激励等措施确保专业教师企业锻炼成效,提升了专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第二,校企联动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学校交通类专业实习点多、面广、线长、人员分散等特点,借助学校政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实施"兼职教师管理工程",学校与众多合作企业签署了各类人才合作协议,增强了企业参与学院办学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吸引了更多优秀企业人才参与学校教学,学校也得以在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大量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强化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和兼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兼职教师聘请和管理难的问题,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和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需要。
  第三,以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建稳定的双师教学和科技服务团队。学校本着"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找企业,通过行业规划找项目,通过项目找合作伙伴"的校企合作项目发展策略,按照"教学跟着项目走,团队围着项目建"思路开展团队建设。通过实施"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参照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标准,依托重点建设专业,联合学校政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员单位,建立了若干项目化教学团队和以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为主的科技服务团队。团队成员由行业专家、能工巧匠和专兼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以订单培养、教育培训、科技服务等真实合作项目为载体,实施目标管理、考评和激励机制,实现了团队在数量、结构上的相对稳定,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
  第四,专兼结合,双管齐下,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方面,学校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探索实施校企"专业双带头人制"。在分工上,专任专业带头人侧重专业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兼职专业带头人则来自专业领域知名专家,主要负责将企业需求反馈给学校,参与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联系校企合作项目等事宜。另—方面,学校不断加大力度,通过鼓励和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行业企业新技术开发,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职业院校研修、行业企业调研考察,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国际视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培育在交通行业和职教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网站目录投稿:南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