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正朝着占地面积更庞大、设计结构更复杂、技术工艺更先进的趋势发展。一方面,由于施工难度与工程量的不断加大,进一步提升了施工现场各工种、工序的危险系数。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标中肆意压价,甚至发包价格低于成本价格;对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费用不予认同,拒绝支付合理的安全费用;为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强求施工单位不合理的工期要求。而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进度和工期,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生产上,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落后、工人劳动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建筑企业大多抱着侥幸心理,使用不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想方设法减少安全投入,以使利润实现最大化。许多企业考虑到项目施工成本,往往会裁减安全管理团队的人员配备、缩减项目的安全投入,结果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不统一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建筑安全管理的标准、模式不一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失真,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形成了"没利监管失控,有利打架不顺"的局面。同时,很多地方政府未独立设置专门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的设在建筑管理部门、有的设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有的设在建筑市场管理部门、还有的设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等,导致建筑安全监管机构没有专职人员负责,没有独立的安全执法主体资格,缺乏权威性,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安全监督执法弱化,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安监人员数量和建筑业发展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安全监管人员无编制或编制过少。有的地方,安全监督人员身兼二职,既管质量,又管安全。由于安全隐藏于施工过程之中,难以量化和对比,因此往往是检查了质量,却忽略了安全。 安全监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监管人员进入建筑安全监管队伍之前,从未从事过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专业技术职称。他们在进行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只能发现一些表面的安全隐患,如是否配置安全帽等,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距离、施工脚手架的搭建要求,以及高支模、深基坑等深层次问题不了解,即使存在安全隐患也发现不了。 技术支撑体系落后缺少监管手段 因为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检测器具短缺落后等因素,建筑安全监管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主要是眼看、耳听、手摸的传统方法,大大影响了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完善建筑安全监管的思路 完善监管体制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明确监管机构的行政执法定位,将监管机构的性质由执法类的事业单位,转为主体上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执法单位,使之能够执法到位。其次,避免多部门集中执法,对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排除当地政府的行政干扰。最后,为确保政府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全面性及权威性,监管机构必须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一旦违法,必须支付高昂的安全违法成本,使之杜绝侥幸心理,增大安全投入,从而减少事故发生。安全监管执法中,发现项目管理人员不在现场、存在重大危险隐患的作业,必须令其立即停工整改;安全监管执法与市场管理、招投标、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动,将违法企业和违法监理单位清除出市场,对建设单位进行不良公示、行政处罚。 落实建设单位安全监督责任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项工程一般有很多专业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如果建设单位对工程安全管理要求不严、肢解工程分包,不及时或不按规定支付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等,会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很大。仅要求总包单位负责,难以确保全过程安全控制。因此,应要求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在项目报建时,就要求建设单位明确项目安全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保障资金,对项目安全管理目标、重大危险源监控、文明施工、项目工程安全监理等提出要求,使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中起到统一协调和管理的作用,形成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齐抓共管局面。 加强对安全监理的监管 因为政府部门行业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限,所以应借助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管。目前很多地区做得不够好,未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单位的作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工程监理单位与监理工程师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而且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要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但在工程实践中,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理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应赋予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更大的监理权利,如:监理单位在对工程实施监理过程中,通过审查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进行现场巡视及旁站监理﹙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在一旁守候、监督施工操作的做法﹚、组织验收与履行签字手续等,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不仅要求监理单位编写安全监理细则,工地配备专职安全监理人员,同时还要不定期对监理人员在岗情况、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审批情况、重大危险源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把安全监理工作纳入监理单位考核体系。 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管 项目安全备案时,施工单位应填写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一览表(如悬挑脚手架、高大模板及深基坑等),计划施工日期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监管人员分工负责制定监管计划,不仅对方案论证过程进行监督,还要求方案实施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到位,另外还应要求专家组对方案实施过程跟踪服务。 从本地建筑安全专家库中抽调相关专家,对涉及危险性较大工程项目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建筑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有:设备统一管理;加强设备检测管理;严格设备报废管理;加强设备安全检查,重点对安装方案、设备基础、群塔施工等进行检查;要求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施工单位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实现全过程监控;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整体管理水平。 提升队伍素质与装备水平 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分期分批对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丰富其安全业务知识,提升人员素质,加强法纪与职业道德教育,做到严格执法,依法监管;同时应不断改善监管条件,配备人员和提高技术装备(检测仪器、交通工具等)水平,完善监管检测手段,建立规范的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制度;在安全监管中针对不同项目和安全监管要求,发挥专家顾问在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编辑 边 安 陈胜:江苏省淮安市清浦新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