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散文千古圣地黄帝陵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家喻户晓,字字皆泪。每当想起这首诗时,也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故土难离,乡愁是不可用数字计算的。不同的年代,相同的乡愁。多年来,一个挥之不去的乡愁故事始终萦绕在儿时的记忆里:邻居的小儿子被抓壮丁去了台湾,老太太天天盼,天天哭,最后哭瞎了眼睛。1988年油菜花由南向北染黄的那个春天里,老太太小儿子——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身穿写有"想家"的外套,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却没能见到父母,跪拜在父母坟前泣不成声。离别家乡40年后,想不到等来的却是阴阳两隔。老者返回台湾时,从父母的坟上装了一瓶干干净净的黄土。人们对老者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偏偏要到坟上装瓶黄土带走?后来,从老者寄回的信中才知晓原因:黄土有父母的音容笑貌,黄土里有刻骨铭心的思念,黄土里有故乡气息的芬芳,黄土是游子眷恋不已的根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一个游子对故乡眷恋、收藏的真实故事。没有故乡,就是没有身世。故土是一个人的血地,不管它是肥庾还是贫瘠,都是收藏每个游子童年哭声的地方,是生命年轮开始的起点。一个人亦是如此,一个民族的根魂更是无法复制。走进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陵,始终有强烈的故土情感震憾。
  《史记》中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渭水之北,是陕西省黄陵县沮水与孟家塬之间的一座黄土丘,这里埋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而成了中国历朝顶礼膜拜的"圣山"。
  中国名山之中,素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山天下秀、青城山天下幽、桥山天下圣"的美名。黄帝陵因山而得名,古时称为桥陵。元朝时,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有"披云履水谒桥陵"佳句,清朝毕沅曾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1942年,陕西省第三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震四海的无比崇高地位,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区别,遂改称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立于黄帝陵墓前,"黄帝陵"一名一直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随之由中部县改称黄陵县。
  黄帝陵,是一部典藏的古籍善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翻阅,从容品读。
  黄帝陵以"拜祖、溯源、探秘、访幽"五大特点著称于世,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古墓葬第一号",世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由两大部分组成,东为轩辕庙区,西为黄帝陵墓区。前区入口广场以原始古龙鱼为基本造型,地面选用5000多块秦岭山的天然河鹅卵石铺就。鹅卵石之间以绿草皮勾画出龙鱼的鳞片,象征先民草创文明历尽的艰辛和一路走守的坎坷。广场中央通道选用黄帝所创的八卦符号为图案,来表达对先祖创世的怀念。广场又布以"五行石",七块大型花岗巨石放置成北斗七星的样子,加上四块座石,构成了"二十八宿"的图形。整个广场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天辟地、记岁立日、分辨星宿的伟大创举。
  站在花岗石料砌成的66米轩辕桥上,放眼望去,桥下300亩印池,绿水荡漾,一幅"云雾绕柏源,圣水倒高岗,鹤立孤石上,黄花深水旁"的天然秀丽美景。穿过桥头占地1548平方米的平台,踏上95级象征轩辕黄帝"九五之尊"的龙尾道,像登上了去往天上的云梯。龙尾道连接着庙前广场与轩辕桥,形成湖面与庙门之间18米落差,拉开了庙、桥、湖之间距离,使得庙前区整个环境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圣洁而多了几许空灵。
  走到轩辕庙的山门前,静谒着轩辕庙。整个山门及庙前区,于1992年整修黄帝陵工程时重修。轩辕庙院坐北面南,呈长方形,总面积11662平方米。主体建筑按南北轴线逐次排列,依次为山门、诚心亭、碑廊、大殿,整个建筑疏密有致,古韵典雅,一色的青砖素瓦,在阳光下透着朴素的光泽。
  轩辕庙是众多宗祠中最特殊的一所,朴素之至无意言表,让每一个拜谒的人甘愿在心灵深处打下烙痕,升腾起一种久违的传统信仰。如果说黄河是一部通史,长城则是残缺不全的断代史。黄帝陵依偎着黄河,依偎着黄土高坡,从远古走来,没有什么壮丽的景观,从地图上看很容易被忽略,千百年来却是皇家、官员、黎民络绎不绝的光顾之地。人们到这里寻根,聆听从远古传来的生命的回声,看华夏文明史最初闪烁的一缕曙光。
  站在山门前,思绪穿过千年万年风雨沧桑的时空,寻找黄帝。我知道,黄帝在百姓的心中是没有死的,任何怀念都是有源头的。
  轩辕庙建在离地面高270厘米的三层花岗石台基上,以18根5米多高的花岗岩石支撑着五开间歇山顶结构的屋顶,石墙、石柱,上覆石筒瓦。山门正中匾额,由原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先生于1938年清明祭祀黄帝陵时,题写的"轩辕庙"三个大字。金色大字,苍劲有力,配以黑底色,更加显得凝重巍峨和雄伟壮丽。
  一座墓陵,一座庙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登临而朝拜,有了生命,有了精神,有了魂灵。历史丰盛的馈赠,内化于岁月,外化于自然。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伟大吧?
  进入庙院山门,好像走进了远古时空,这里的一切自然景物,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而染上了历史和信仰的浓郁色彩。特别是苍劲健旺、遮天蔽日的古柏,无不使人感慨万千,粗犷苍劲的树皮纹理就像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气势磅礴;顶端的古枝秃干,就像蓄势待飞的苍龙,独显古柏孤高云天、冰霜难摧志的高昂气势。古柏以苍劲见长,几经风骨,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感受到了一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我不由地想了契诃夫说过的话:森林能够教会人们领悟美好的事物;树木是我们人类的老师。这里面的古柏真的都有神性,即使枝叶不动,也能够让人感受得到,只要有一阵风吹来,它们都能带动整个轩辕庙飘飘欲飞。
  在西南方,一棵高19米、树围11米,参天古柏特别引人注目,据说是黄帝亲手种植的。5000多年来,这棵古柏繁叶茂、亭亭如盖、直指苍穹,人称"黄帝手植柏",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活化石",堪称中华第一树。《图书集成》记载:"中部县有轩辕柏,在轩辕庙。考之杂记,乃黄帝手植物,围二丈四尺,高可凌霄。"当地有谚云:"七搂八乍半,疙里疙瘩不上算。"
  黄帝手植柏为轩辕庙重点保护的古柏之一,被喻为"世界柏树之父"。2000年5月6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拜谒黄帝陵后,为"黄帝手植柏"题词:天下第一柏"。
  沿中轴线北行为诚心亭。亭为是明清歇山顶式建筑,四面通透,雕廊彩绘。亭顶四角各有两对昂首朝天、张口瞪目的龙纹瓦角。苍古雄健的龙纹瓦角形态狂然、怒不可触,一触及飞的动态感。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对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龛,龛内碑文为: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华侨同胞,外籍华人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正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诚心"是中华礼仪之邦的颜色和血脉,不管如何星转斗移,不管多少铅华洗尽,都洗不掉为人底色,褪不掉为人神韵。诚心亭正衣冠,除杂念,拜谒的是黄帝先祖,其实寻觅的是为人之朴、礼仪之气。
  出诚心亭,又见五六棵千年古柏。在一棵巨大的古柏南侧有两块纪念碑,分别是香港特首董建华和澳门特首何厚铧手书的"香港回归纪念碑"、"澳门回归纪念碑"。我驻足停留,用手慢慢地抚摸着两块纪念碑,抚摸着石碑上的每个字,留下喜悦的指痕,温暖的指痕,心疼的指痕……手指犹如潮汐一般,一阵阵,一遍遍,爱抚着"香港"、"澳门"两个熟悉而别致的名字,仿佛触摸着历史,触摸着伤痛。
  一百多年前,列强肆虐,使得华夏河山破碎,生灵涂炭,香港、澳门像流离失所的孩子,忍受百年磨难,漂泊在外。在炎黄子孙不懈努力下,香港、澳门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历史有情,那位小个子伟人可以瞑目九泉,香港、澳门浸入中华文化的血脉,已经立碑于庙内,告慰先祖,正新的姿态展现东方明珠的魅力。
  中华儿女,五洲华裔,同宗同源,今古同脉,根系轩辕黄帝。黄帝陵凝聚着炎黄子孙的如火红心,永远是一块崇高的圣地,一种爱国精神的象征,永远见证着风雨苍黄的中华民族青史。我站在香港、澳门回归石碑旁特意留出的空地上,默默地而庄重地祈祷着,期待着海峡那边的台湾也早日回归,立碑偎依在黄帝陵前,共图中华民族复兴强盛。
  带着思考继续前行,前面十几步之外就是碑亭,亭内保存着我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领袖人物所题文词。亭内碑石是文化之碑、历史之柱,蕴藏着激荡的风云和热烈的思想,使所有的华夏儿女都心灵震憾,高山仰止。
  碑石分东西两侧而立,东边为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和国民党主席蒋中正(蒋介石)的题词,西边为毛泽东和邓小平祭拜黄帝陵的题词。
  孙中山的手迹凝练质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制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是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题写的。飘逸的书法,表达出这位革命先驱谒祖的真诚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自然界的万千色彩、姿仪和声音,诱发着我们感觉的灵敏,也丰富着我们的心境和意绪。黄帝陵栖居在自然里,仅用眼看是不够的,还要有一颗效法自然的心灵。在碑亭西边有一块1平方米的大青石,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石头上篆刻着一双长52厘米、深2厘米的大脚印,脚印上方刻有"黄帝脚印"字样,传说是黄帝当年所留。石头出土于黄陵县东南的郭家洼村,1956年移至黄帝庙院内。先祖的大脚印真假,无需考证。当地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的习俗,以测运气如何。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
  我连续投了两枚硬币,落向了脚印左右的青石上。我不在乎硬币能否落到大拇趾上,而刻意留下自己一份朴素的情怀,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在血管里流淌。
  炎黄子孙对轩辕庙的感情远久而又亲切。历史在走、人情、文化、风俗在变,载有先祖痕迹的轩辕庙却静静地立在那里。它为炎黄子孙保存了一份真情、真貌,不管我们走得多远,它总会让我们从心底泛出一种崇高,一缕温馨。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座落在庙院最北边,是轩辕庙的中轴线上的中点。大殿重建于明朝,1959年曾做过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占地280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屋顶为歇山顶,屋脊为透雕缠枝花脊,两顶角有一对传说中龙王的儿子鸱吻,屋面由灰布板瓦与筒瓦相扣覆盖,檐部施勾头滴水,檐下的阑额为和玺彩绘,平板枋为斗拱彩绘,四周镶有木雕龙纹构件,檐下四角柱头分别装饰有11条木雕彩绘飞龙和两头大象。绕檐一周共118条飞龙和8头大象,龙象栩栩如生,躬身集力,神态凝聚,显现出龙象为挑起祖庙大梁齐心协力,势不可挡的慷慨壮举。
  正殿门楣上悬挂有原国民党爱国将军程潜于1938年祭陵时所题"人文初祖"大匾,字体铁画银勾,刚中藏秀。大殿内正中间的木质神龛内,不供奉黄帝的真身,是以东汉武梁祠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的、一尊轩辕黄帝的全身浮雕像。雕像采用陕西省富平县墨玉石料,高390厘米、宽330厘米,重11吨,周围装饰有朱雀、玄武、青龙、白龙四方神灵木雕图案。殿内没有香火缭绕。
  轩辕黄帝一身青衣素袍,十分稳健站在天地之间。这恐怕是被供奉者中唯一站着的至尊了。静静地凝视着石刻中的黄帝画像,见他的头微微向右侧着,双手上下分扬,一手指向天空,一手置以胸前,显出黄帝的古朴神韵和"一指定乾坤"的神秘与传奇。传说远古时期,天地混浊一片,如同巨卵,黄帝很惆怅,长叹说"茫茫宇宙,浑体圆形,没有昼夜,没有阴阳,春秋不能定,我也没有名号。今天开始我将宇宙段分为二,作为阴阳,离分为四,作四季。"说完后,手向天空一指,一道电光从空中划过,混浊之气慢慢分开,阴气下凝为地,阳气上升为天。天地形成,草木萌生,花开花落,大地一片生机。从此,"破卵分天地,一指定乾坤"成为人们歌颂黄帝功德的一种神话方式。也是对黄帝开天辟地,带领人们建立不朽功勋的历史文化的沉淀。
  在黄帝身后,有一群智慧创造发明者:黄帝的四位妻子相继发明了养蚕、骨针筷子、镜子、梳子等生活用品;他的臣属人人是天才,祝融钻木取火,共鼓、货狄建屋造船,宁封子塑制陶,杜康采果酿酒,伯益掘井汲水,仓颌造字记事,胡巢、于则制鞋作帽,俞跗尝草药,伶伦杭唷乐律,隶首算盘定数、《黄帝内经》传世……黄帝率领他聪明能干的臣属部落在黄土高原上,在黄河岸边,于上古的冥冥之夜,用智慧致力于创造凝聚着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揭开了浩浩荡荡的华夏五千年文明篇章。在供奉者面前,黄帝不是端坐着承受后人的朝觐,而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那些为人类的而踏实地工作着的劳动者的身上。这是黄帝与众不俗的美德,展示了其宽广的胸襟。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号有熊氏,是有熊国国君少典氏的儿子。少典有两夫人,黄帝系附宝所生。传说一日晚上,附宝观看北斗星时,忽然电光闪耀,把宇宙照得透亮。附宝受到感应怀孕,怀胎24个月后在寿丘后来的黄帝。孩子生来神奇灵异,很小就开始说话,少年时反应灵敏,长大了品质敦厚,才思泉源,聪明绝顶。15岁时,当上部落酋长,37岁登上国君之位,娶西陵部落首领的女儿嫘祖为妻。之所以称为黄帝,是因为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的,故名"黄帝",后来他发明了轩辕,被称之为轩辕氏。
  生命需要繁殖,文明需要传播,空间需要置换。农耕文明的星星之火,让黄帝的部落日渐成为强大部落,用积蓄的战争实力将炎帝部落全线击败。蚩尤等东夷、苗蛮一些部落不甘心被黄帝部落吞并,在古老的华北平原上,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涿鹿之战":黄帝部落先是彩绘面首,吹牛铁为龙吟,想吓唬退蚩尤,却未能奏效。正当双方鏖战方酣、胜负难分之时,具有神灵的蚩尤,作大雾弥漫三日,使黄帝部落的队伍迷失了方向。黄帝受到北斗星启示,制作了一台机械,车上有铁制仙人,伸臂伸路,无论车子如何转动,始终指向南方,人们称之为"指南车。"黄帝靠着指南车,带领部落人员杀出了重围。这时,蚩尤在风伯、雨师帮助下,瞬间又是暴风骤雨,洪水滔滔。黄帝请来他的女儿旱神女魃助阵,将风伯、雨师打得落花流水。黄帝乘机四路围堵,杀死蚩尤。黄帝打败蚩尤后,统一了各个部落,轩辕氏便成了开天辟地地的中华民族的首领。
  生而欲,原是人之本性;任何事物,都是一个限度。黄帝是伟大的,无限、无度、无极、无止的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被他点燃。黄帝活到一百一十岁的时候,仍然到各地巡视。一天,玉皇大帝命九天玄女托梦给黄帝,说:"你战蚩尤,降神农,一统三大部落,建立了部落联盟,创新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共主的国家;你做衣冠、造舟车、养蚕桑、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发明指南车,百民安居乐业。因你功大无边,玉帝决定召你乘龙回天宫。""这功名怎么全部落在自己头上了呢?"黄帝一觉醒来,一连数日为此事苦思苦想。最后决定到首山采铜,搬到荆山铸鼎。黄帝命令所有工匠把凡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名字全部刻在鼎上,对特别有贡献的几位臣属,连同肖像也一并铭刻下来,以资后人悼念。五百天后,身高一丈的巨鼎铸造成功。黄帝命人把它搬到荆山脚下,召开庆鼎仪式。这一天,黎民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正值庆典高潮时,一条巨龙从天而降,龙头一直伸向宝鼎,让在场的黎民惊惶失措,目瞪口呆。黄帝骑上龙背,对巨龙说:"我在荆山铸鼎,已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回桥山,那里的黎民在等我回去看一看,你可否停顿一下,我与他们道别,再看一看我亲手栽下的柏树。"当巨龙飞过桥山时,黎民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涌到桥山,痛苦流涕。黄帝见状深受感动,遂驾巨龙缓缓下降,只好在龙背上与黎民依依告别。黎民恋恋不舍,不肯让黄帝离开人间。有的拽掉黄帝的一只鞋子,有的扯下黄帝的一块衣襟,有的掠下黄帝的宝剑,甚至有的撕扯巨龙的胡须。巨龙见状不妙,乘黎民低首垂泪时,驮着黄帝腾空而起。黎民再也见不到黄帝了,伤痛之余,为了永远纪念,将黄帝的衣襟、鞋子和宝剑埋在桥山之巅,起冢为陵,封土植树,这便成了今天的黄帝陵衣冠冢的由来。
  千百年来,人们都会在重阳节这天,自发地到桥山之巅祭祀黄帝,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惯例和传统。每年这一天上午9时50分象征黄帝九五之尊的时刻,黄陵黎民家家闭门出户,黎民百姓拿着自酿烧酒,端着蒸好的象征吉祥、平安的"百鸟朝凤,二龙戏珠"面品,手捧花篮,提着贡品,排着长长的队伍依次上香、奠酒、三叩九拜,向黄帝表达一份敬意。祭奠活动,浩大而而朴实,简单而隆重,不用牛羊牲畜,倒不是因为黄帝是一个素食家,而是出自黄帝是第一个倡导饲六畜以兴人类的国君,这就是"民祭"。而"公祭",是从春秋时的秦文公开始的。秦灵公时代,恢复了早已荒废的祠庙祭祖,第一次把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汉代初期,桥山西麓建起了轩辕庙。此后,每年清明节这一天,或帝王躬身亲行,或派遣要臣祈愿黄帝的在天之灵,保佑权业安泰,并逐渐形成制度。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重修庙于原址,正式把祭奠黄帝陵列入国家祀典。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因沮河水泛滥侵蚀,桥山西麓崖塌土崩,威胁轩辕庙,坊州治所在黄陵县上城刺史李恕上奏朝廷,由宋太祖赵匡胤亲降御旨,将轩辕庙迁至桥山东麓今址,历时三年竣工。此后,各朝各代均有修葺。文献记载,历朝帝王亲自祭扫黄帝陵共达76次,其中明朝10次、清朝26次。多年来,每年的清明、重阳都举行国家公祭和民间祭祀大典,"民祭"更胜"公祭",更为隆重,往往是持续多日。轩辕庙成了海内外炎黄子孙追思先祖功德、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活动仪式。
  1937年的清明节这一天,在黄帝陵的历史上是特殊的,黄帝陵被"公祭"了两次。先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派遣的陕西省党部要员组成的公祭团,之后是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派代表林祖涵来公祭,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洋洋洒洒,堪称绝世之作,赢得了国内人民群众极大的敬意。
  岁月长河浩瀚,黄帝永远活在华夏神州人们的心中,已经形成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种符号、一种力量、一种象征。每个中国人都自认是黄帝的子孙,视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以此为豪。黄帝由此被尊为"元祖"、"始祖"、"初祖"、"华祖",上下五千年之中华文明史,即由黄帝纪元开端。
  在人文初祖大殿月台前的西南角处,有一株被为"将军柏"的古柏。据说,元封元年,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在回来的途中,率领大军祭祀黄帝陵,上山之前,他将自己的盔甲挂于此树。此后,这棵古柏周身上下斑痕累累,纵横成行,从树枝到树干比比皆是,尤如戎衣上的甲丁。这便是桥山古柏中独一无二的"挂甲柏"。每年清明节前,这棵柏树枝干上都会流出柏液,凝结成球体,在阳光下晶莹透剔,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清明节一过,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干,又恢复了密密麻麻的甲痕。
  离开轩辕庙,向西步行,有条花岗铺成的直通黄帝陵的神道,这是便是通往黄帝陵寝所地桥山之路。在神道入口处,一株圆头型的柏树赫然醒目,这株栽植于2000年农历2月2日黄帝诞辰的翠柏,聚祖国各地山川泥土栽植而成,掬黄河、长江之水浇灌,号称"中华世纪柏",象征着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表达了全体炎黄子孙对轩辕黄帝的仰慕、缅怀和对新世纪的祈福。柏树旁边矗立着一块重达15吨的泰山五彩石刻成的石碑,由法兰西艺术院院士陈瑞献先生撰文书石《庚辰黄帝圣诞志》,喻意我神州社稷稳如泰山,中华儿女兴帮治世的责任重于泰山。
  神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直不离曲的手法,把229个台基勾勒在古树参天之中,将鸟语花香、翠色长驻统统镶嵌在静寂的空间。
  登完陡立的石台基,面前豁然开朗,一块平缓的山坡长满了粗壮的古柏。绿荫浓染处,耸立着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行至此处,均下马下轿,整理衣冠,恭行至陵前。
  神道尽头,便是黄帝陵陵园。步入不远,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有明朝嘉靖七年闰七年闰七月的一块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又名曰"祈仙台",落款为"池南唐琦书"。《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六郡,十八万精兵护驾,出长城,登单于台,直抵边关,威震匈奴。数日后,汉武帝未恐延迟了封禅时间,收兵回朝。为了节省时间,大军没有从原路返回,改从延安以南直播庐州、坊州,行到阳周郡(今黄陵县)桥山,忽然想起黄帝升仙之事。这位气宇轩昂的汉武帝,也想长生不老,像黄帝化仙升天,便传旨,祭拜黄帝陵,祈求祖宗保佑国运昌盛,祈祷始祖保佑他日后成仙。于是,命令十万将士一人一担土,一夜间在黄帝陵对面45米处筑起了一座九层高的祈仙台。这就是史载著名的"十八大军祭黄陵"的由来。
  登"祈仙台",有两条石径蜿蜒直通台顶,右77级、左78级,俗称"七上八下"。据当地人讲,游人只要按右上左下的石径登台,就会"登台一次,增寿一年"之说。
  孔子曾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整个华夏神州大地,在逝者的陵墓旁栽柏树,寄托了一种让逝者生生不息的愿望。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祖先的陵墓是最大的向心力。陵墓旁的柏树越繁茂越翠绿,代表着民族越生生不息、越浩浩荡荡。
  柏树有"百木之长"说法。中国的名柏很多,泰山的"柏洞"、曲阜的"孔林"、嵩阳书院的"周柏"、武侯祠的"丞相柏"都是名震遐迩,却比上黄帝陵的柏树。经过岁月的镂雕陶治,黄帝陵的柏树修炼成清、奇、古、怪的神态。到黄帝陵看柏树别有一番情趣。从巅陵到山脚,像诗歌里的对仗一样,一棵柏树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绿的波浪,层层叠叠卷涌上去,像一个绿色立体的海洋。侧柏、亚柏、麻花柏、桩柏、芽柏、夹石柏……让人数不胜数,眼花缭乱。柏树是黄帝陵绽放古老华夏文明的花儿,在大自然的风雨中,经受千年的洗礼,生命熠熠,成了永恒的艺术。黄帝陵在柏树的荫护下,显得格外典雅、幽静,散发着历史的清香。
  站在祈仙台顶,眺望四围,漫山遍野都是巨大的古柏,松涛阵阵,如雷贯耳,盘曲苍遵,翠绿映目,气宇磅礴,瞬间满身都是柏的清香。这些柏树,年复一年,长得愈发苍劲挺拔,是华夏民族坚不可摧的勃勃生机,是祖先灿烂创造不朽的生命之火,带给人们不仅是时间、生命与文明的思索,还告诉人们一个古老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原始法则。
  数千年来,人们世代相传,互相诫谕:不得砍伐黄陵林木,甚至连枝条也不能随意剪伐。乾隆年间一位署名"长白世臣"的诗人赋诗赞道:"古柏森森不记春,陵宫犹自享明禋。轩辕制起功常在,永使余波惠子孙。"
  黄帝的古柏气壮山河,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是表现文明的跳动音符,牵着一条历史的轴线,从开天辟的远古走来。康落熙年间,当地一位县令想查查桥山到底有多少柏树,命人查了数日也没结果,只好作罢。1939年,中部县(即黄陵县)县长郎山调集了一个民团,将桥山划为段,编列序号,命士兵在树上依次张贴,错者罚大洋五块,打四十军棍。经过十九天普查,得知桥山共有古柏六万一千二百八十六棵,并将这一结果记载到《黄陵志》中。
  如今,黄帝陵景区中有柏树8.1万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余棵,是我国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有诗为证: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桥山彻底高耸翠,沮水缠腰万载青。
  走下祈仙台,前方不远处就是黄帝陵墓。陵前有祭亭,亭中置有郭沫若于1958年5月手书"黄帝陵"三个大字碑。祭亭由八根柱子支撑,亭柱上有两副楹联,令人过目难:一幅是"奠华夏宏大基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另一幅是"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亭后立有"大明嘉靖丙申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珂书"一高大碑,碑上刻"桥山龙驭",意黄帝"驭龙升天"之处。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
  黄帝陵墓从北面南,封土高3.6,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墓为扁球状土冢,直径16米,环冢砌以八角形青砖方台,象征八卦与黄帝统驭八方。方台与圆冢结合,具有"上圆下方","天地相合"之意。黄帝陵墓最初由黄帝臣属左彻"削木为像"供奉,秦朝封土,唐朝以后陵墓有所加大,基本面貌一直保持至今。
  怀念是人类通有的情愫。黄帝陵这一方空间,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液汁的地方,传说的氤氲为这位华夏始祖披上了层层神秘的袈裟。我在黄帝陵前的香炉里,敬献了一束檀香,跪在垫子上,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随后,绕陵逆时针转了三圈,在心中默默地悼念着我们炎黄子孙共同先祖,追思自己的先人。在这万物静寂的空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寻根祭祖的激情涌荡在心间,顿感一股澄澈、晶莹的源头之水,洗濯着我尘埃蒙蒙的心田。
  站在桥山巅的龙驭阁上,放眼四围,整个沮河山峦尽收眼底。桥山,山势高拱,凸出于于陕北高原,沮水河弯曲绕山而过,水流呈"S"形,恰似太极图。水北为盘龙岗,为阳仪;水南为印台山,为阴仪。黄帝陵在盘龙岗南侧,位于阳仪中的阴点,如同阳鱼的鱼眼;水南印台山位处阴仪中的阳点,如同阴鱼的鱼眼;"S"的沮水河就是阴阳鱼的分界线,负阴抱阳,太极居中,把天地的灵气汇聚于陵墓的前方,符合帝王崇九崇阳之格局。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最佳的风水格局。盘龙岗是桥山的制高点,像龙头一样,北高南低,向南伸延结成"龙穴",其地势如龙口大开,龙舌伸出,至汉武祈仙台处,龙舌好像正微卷向上;黄帝陵居中而坐,左依龙湾,右携凤岭,恰处龙舌中心,如龙口所含珍珠,是"龙珠在颔"的典型风水格局。在高仰的龙头两侧各有一株刚劲有力、干立枝旋的无叶古柏,其状酷似"龙角",伸向青天。
  山,是阳刚的;水,是阴柔的。有些地方,或有好山而无好水,或有好水而无好山。黄帝陵却是山水并美,相得益彰。印台山因山形而得名,山东有暖泉沟,山西侧南塔城有黄花沟,其间有九条沟渠流向沮河,形似九条龙,名曰"九龙沟",称为"九龙朝圣"。南山似"虎头",虎眼面向桥山注视,虎前肢成拱抱状120度角平分,右爪搭在印台山,左爪抚在南塔城,南山整体如卧虎伏身,曲身延绵十余公里,虎尾偏西呈一条细细的山脊,至黄帝陵五公里处的老虎尾巴村,名曰"神虎见尾不见首"。黄帝陵东侧10余公里外一个叫"龙首"的地方,龙首山以东,南塬向北延伸的山梁,与上翟庄村形成合抱之势,自西向南延伸的山形与沮河弯曲的水道——"龙尾湾",形成"青龙蜿蜒"之象,名曰"神龙见首不见尾",与桥山西侧的"虎尾村"遥相呼应。东南侧的凤凰山(阳洼山),以山形的制高点向东、西两翼展开,形状像一只头俯地、尾迤拖、展翅欲飞的朱雀,尾巴在官庄村南侧处摔向东北方向刘家川山,雀嘴处有一土丘,长满古柏,四季苍翠,颇似雀冠,故又称凤冠柏。黄帝陵西北,是子午岭继续向东的山塬,与黄帝陵相连的孟家塬塬头,浑圆似龟背,有山丘长长凸出,如龟头伸出,形似神龟垂头跪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龙、虎、雀、龟四灵俱全,在黄帝陵周围形成了"青龙蜿蜒、白虎伏卧、玄武垂头、朱雀展翅"的布局,而桥山这条巨龙则昂首欲飞,超越万物。
  古来的离奇传说与千姿百态的柏树,地域上龙凤呈祥的天祚风貌和阴阳学说,使黄帝陵愈发迷人,愈加向往。有的说黄帝是人神合一,是天神之父,又是大地之母。龙驭桥山对中华民族最富有价值的贡献,其实多在于其黄帝陵前及凤岭东部两块平坦的开阔地。黄帝陵四周山脉,象形寓鄣,由北而来的昆仑山系的桥山居中而高耸,状似花蕊,陵正好位于中央,既蕴含太极两仪,又有四象;既有五行,又有风水格局。整个地形是传统的风水学中最佳位置,环境优选,气势壮美,意蕴精秀,实为天下罕见。
  站在这片厚重的黄土上,一种尘世暂离而圣地地即的庄严肃穆之感穿透全身。正是有了黄帝陵"天下第一穴"的庇护,黄帝的气脉才绵绵不绝遗传万世,中华民族才走上了自强不息的道路,昂首东方,笑傲世界。
  潮湿的凉意从四面八方袭来。我在轩辕桥上盘恒多时,一点一点在寻觅着。山、峁、梁、沟、川的地貌,在眼前慢慢汇集、逐渐放大再放大,一个大写意的女阴呈现在眼前。细细辨认,阴唇、阴蒂、外阴……栩栩如生。神奇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融合的如此天衣无缝,气势恢弘而又内藏玄机,给人以视觉到心灵上的强烈震憾。这就是黄帝陵的神奇,这也是黄帝陵的迷人所在。
  水有源,根有根。故乡在脚下年年复年年生长。每个人的故土之情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抑制的。故乡的泥土里渗透着每个人的母爱亲情,有一份永远无法割舍的温馨,就像是树与根的情意。走近黄帝陵,拜谒黄帝陵,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黄帝陵是普天下华夏儿女共同归"根"问祖的情结,是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纽带。
  黄帝陵是永远不老的陵。黄帝陵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繁衍了我们古老的民族,也正是脚下的这片黄土地名副其实地成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之魂。
网站目录投稿:雁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