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斌 周报春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更注重以德为先,具备职业精神是职业院校学生走向成功的条件之一。本文从德育教育领域分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涵,厘清了"知、情、意、行"四个维度与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关系,并探索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提供了路径。 关键词:职校生 职业精神培养 德育教育 课题: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GXZJ2016ZD03,主持人:杨捷)研究成果。 职业精神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条件之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工程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要深入研究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涵,关注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的统一,探索学生职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涵 德育是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发展的规律,借助言传身教等手段,由受教育者自觉、积极地参与互动和学习,从而内化和外化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德育与职业精神相辅相成,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融入教育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德育工程。 1.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与学生职业精神培养 德育教育是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职业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性德育课程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的基本职责在于教书育人,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需发挥德育的主导性,帮助学生学会做人与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任课教师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渗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基础课或是专业课教学都需要融入职业精神。通过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基础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专业实操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和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校企合作對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有助学生自觉培养职业精神。另外,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更有实效的德育工作。 2.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传授一技之长,要更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培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因此,德育教育需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的理想,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之真正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德育教育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思想保证。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极大,使他们在人生意义、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疑惑和迷茫。德育教育则是帮助学生从自发发展转向自觉发展的桥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思维、调整自身思想,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要做到自觉发展,这样其职业精神就逐渐形成了,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逐渐实现做人与做事、技术素质与非技术素质有机统一。 德育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精神保证。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最高境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不畏险阻、勇于追梦、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助于高职改变教学理念,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 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四个维度 职业精神由"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构成。知、情、意是人类主观心理活动,知是情的基础,情影响知的提高,意既高于又源于知、情,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因此,职业院校院校在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中必须关注知、情、意、行的统一。 1."知"与职业精神 "知"即认知、观念。"知"是实现自我需要的第一步。《论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的"三知"说明,正确的认知可以加强人的修养,从他律走向自律。在德育方面,"知"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基础。学生跨入职业院校,教师需引导学生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行业人才需求的素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精神培养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含义以及构成要素有较深认识和了解,才能形成职业精神。在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挖掘、发展人的道德潜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 2."情"与职业精神 "情"即情感、感情。情感的高级阶段为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使道德认知通向道德行为,因此,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促进、协助的关系,更是一种情感的关系。师生之间做到坦诚相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达到心灵交融的境地。基于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需要,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要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3."意"与职业精神 "意"即意志。意志是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和心理基础,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环境等熏陶,培养学生的志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一旦有志向,就会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产生毅力,不怕困难,下定决心,面对挑战,勇于创新,从而体现职业精神和无穷的力量。 4."行"与职业精神 "行"即行为,但更多指向人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应从生活习惯开始,身心保持健康,能积极主动地与人进行沟通交往。其次是表现在思想道德上的品行习惯,在学校要做到爱自己、爱班级、爱学校、爱国,在社会要做到尊重他人、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最后是在课堂内外能很好地规划和树立良好的信念、理念,做到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努力、不畏艰苦,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团队精神。 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 职业精神既是大脑的产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客观反映。由此可知,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还要去分析学生职业精神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1.形成阶段 (1)职业精神形成的主体作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是"认知、情感、意志、体现"和谐统一的过程,必须通过德育教育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自身的体验才能最终形成稳定的职业精神。随着时间的演变,学生职业精神的主体结构也不同。学生在德育或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其与职业精神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体现等四个维度紧密相关,又各有效果,它们持续作用于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时间演变的特点。 认知、情感是时间演变的第一层次。对职业精神的认知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最基本的要素和最为原始的表现形式,也是对职业精神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对职业精神认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学生所秉持的工作态度。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和情感,共同促使学生职业精神逐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感性体验向理性认知的持续跃升。 意志是时间演变的第二层次。形成职业精神的意志是学生通过对职业精神的认知、情感,并去形成职业精神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知行合一"的保证。职业精神的意志是第一层次中认知与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生职业精神的体现中具有导向作用和放大效应。 体现是时间演变的第三层次。体现职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学生作为主体从心理层面对职业精神的认同、认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既是对前两个层次的内化,也是学生体现职业精神的基本准则。 (2)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客体作用。随着知识的增加,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客体结构也不同。职业精神形成包含产生职业精神的心理、理论和理想等三个维度。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形成的心理、理论和理想是知识增加,不断升华的过程,具有相互渗透,互为前提等特点。 学生产生职业精神的心理是知识演变的较低层次。产生职业精神的心理是学生在德育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顶岗实习中和生活中对各种职业精神现象所产生的一种自发的心理状态,集中表现为学生作为主体对这种自发心理状态的某一特定方面的兴趣、愿望和信念,这是职业精神内涵的一个基本特征。 理论是知识演变的中间层次。当学生自发形成较为简单的职业精神的心理,并在德育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顶岗实习中和生活中得到逐步验证之后,学生就会不断地积累、总结、归纳职业精神体现的现实意义,并在一段时间里借助教育的外部驱动力更进一步明确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从而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化水平较高的职业精神。理论是学生产生职业精神的心理层面发展而来的,与时间演变中的职业精神形成的意志相对应。 理想是知识演变的较高层次,是职业精神形成的最高层次,与时间演变中的职业精神体现相对应。职业精神形成的理想是学生在学校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中、企业顶岗实习中和生活中形成的,对未来职场、生活的一种设想和追求,是学生的政治站位和世界观在人生规划目标上的表现。 2.发展阶段 (1)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是在解决矛盾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职业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其主体是职业院校学生,客体是职业精神的各种信息。活动包括媒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業中的顶岗实习教育、社会中的生活教育,以及不同阶段的不同职业精神培养环境组成的接受教育活动。因此,可从学生接受活动视角来分析职业精神发展中的矛盾。 结合上文提到的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形成阶段,学生接受活动可以概括为"注入—循环—吸收—释放"的职业精神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所解决的矛盾冲突就是职业精神的价值所在。在冲突的过程中,它能解决如下问题:其一,在职业精神注入和循环阶段,即在学生职业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教育者在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等环境中将职业精神的不同信息通过教育活动注入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体验、感受职业精神的存在,完成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在短时间内产生内心感受和体验式的心理反应,产生对职业精神的情感,学会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将职业精神的内容变为能够解决问题的职业行为,并循环作用于学生职业精神形成体系。其二,在职业精神吸收阶段,即学生职业精神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主动参与职业精神的实践活动,增强其对职业精神的认同感,不断提高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其三,职业精神的释放是职业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学生产生了对职业精神问题和职业精神现象的认识,其在学习中、生活中、未来职场中都能持续地保持自己的职业精神,并在职业精神的释放中保持对职业精神的追求和不懈努力。这种释放能让学生在职业中不回避职业精神的冲突,不断实践和锻炼自己。 (2)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发展轨迹由他律转向自律。首先,学生职业精神发展受教师职业精神的影响。教师职业精神同样包含着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等八个构成要素。教师不但要做好教书工作,更要做好育人工作,教师职业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学生职业精神发展受学校平台和载体的影响。学生职业精神的发展好坏与德育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企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开展的成效高低紧密相关。良好的职业精神能帮助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对职业精神发展中的问题做出判断、选择和批判,具体包括对职业精神的认知与理解,分辨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能力,意识到他人和自己在职业精神方面的情感,而学生职业精神的体现正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主线,以发展为目的"的职业精神培养工作思路中不断得到提升和进步。 最后,在实践和生活中,学生必须完成职业精神自证的过程。在最初阶段,学生职业精神的体现不是出于自愿和自觉,而是因为学校制度、家庭教育、企业制度和社会公德等保证。学生职业精神发展是源于用外在的力量引发学生内在的体验,从而加快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过程。但如果要真正完成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过程,学生必须在教育实践、社会生活中以及未来工作中不断去完成职业精神自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苗雅璐.《论语》终章"三知"诠释——兼论孔子君子人格的培育[J].宜宾学院学报,2018(07). [2]周勇.意志教育论[D].武汉:武汉大学,2010. [3]王子刚.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规律与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