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双创教育,符合未来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邢台技师学院在"技能立业、素质成才"的办学理念下,推行以课堂、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同时,推行创新教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将"双创"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努力发挥技工学校优势,着力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下面将学院在推进双创教育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 一、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育人模式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双创教育想要有效融入人才培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必须清楚认识到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清晰明确地给出符合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期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为此,近年来,笔者学院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形成专业调整研究报告,研究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特点,分析了产业、专业发展趋向,为学院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努力推进产教融合,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让学校能够及时掌握企业岗位和技能结构变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确保学院办学方向不跑偏、人才培养不走弯路。 学院要求各系各专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题会议,邀请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建设,讨论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设备、新技术发展情况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熟练程度要求和企业岗位对接度较高的专业,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建设学习型工厂,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体现校企双重育人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调研、梳理相关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合职业资格标准等方面内容,形成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岗对接,构建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学校应以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应当胜任的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构建校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并将双创内容和方法分散到专业核心课程过程中,形成课岗对接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为此,笔者学院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打造了一些项目。 (1)京东双创实训孵化中心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与京东集团实现强强联合、重点建设的校企合作项目。尤其是最早落地的客服实训中心,该项目将京东的部分客服业务分拨到实训中心,利用京东的客户管理系统(CRM系统)、呼叫系统(CTI系统)、客户查询系统进行客户信息收集与维护、交易处理等客服业务。 (2)3D打印学习型工厂是学院与春蕾集团共建的全国3D打印技术专业示范基地,采取"模拟企业生产+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企业产品为教学载体,建设学习型工厂,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3)易尚班是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公司和邢台信产集团,以产教融合方式和笔者学院合作,建立的邢台市3D电商建模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是生产业服务业创新的新平台,易尚展示股份公司大力拓展3D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为电商3D数字化和虚拟现实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专有3D扫描设备,实现在线商品和服务的虚拟现实全景体验。经过软件学习和电商产品实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进入跟岗和顶岗实习阶段,为对口就业奠定基础。在管理上采用校企双师的形式,教学内容由企业聘请的培训团队负责,师生同时参训,实现快速培养学院专业师资队伍的目的。 几个项目在学院落地实施,实现了课岗对接,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的专业技能与工作岗位任务快速接轨,实现了学习理论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培养核心能力、考核综合能力同步进行,促进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改革,加强了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完整的培养体系和专业化实战训练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多方共赢。 三、多措并举,推进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 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保障。想要切实有效地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让双创教育落地,必须首先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 笔者学院推进"双师型"工程,扎實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形成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的专业教师团队;开展"青蓝工程",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资源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推行集体备课、观摩教学,青年教师通过说课、阶段性汇报课、公开课等活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规划,确保新晋教师3~5年内成为专业教学骨干力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全国优秀的技工院校学习,一方面积极组织好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项目,一方面聘请职业教育专家、教授进学校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积极宣传和鼓励教师参加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微课程大赛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在校内开展相关教研活动,进行培训学习、讨论研究,以赛促学,有效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四、推进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通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对社会职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方面要素,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是通用职业素质中最基本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进行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改革,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职业素质中最基本的部分(即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进行教学化设计及课程构建,使之适应技工院校学生培养标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确保他们能应对将来的职业发展。 具体做法上,一是从新生入学开始,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贯穿始终。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包括"工匠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创业与就业指导"等内容,以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容有所侧重,以满足学生不同的能力发展阶段的需求。二是采用案例教学、专业讲座、企业家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树立职业理想,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双创精神逐步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三是实行多元的考核评价方式。一方面通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一体化课程中的职业规范、工作态度等项目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职业化;另一方面学校定期举办文化节、科技节、竞赛节,并规定每周二、周四下午课后为社团活动时间,将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以考核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团队合作、管理创新等能力。通过活动的锻炼积累,让学生们将这些能力逐步内化吸收,成为稳定的通用职业素质。 五、成立试点班,实行一体化教学与7S管理,创新考核评价模式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安排,笔者学院组建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加工、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广告制作四个专业的一体化实验班,每班35人,共计140人,并设置平行班,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试点班級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方案》的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安排,并根据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及每学期一体化教材,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学生情况对工作页和学习任务进行了二次开发。同时要求建立试点班学生学籍专门档案,记录试点班每位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情况。 试点班选派了专业骨干教师,成立了一体化教学团队,建立了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考试内容优化,将考查知识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并重;二是考核方法多样化,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实施非答案考试,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与反馈,采取笔试、方案策划、小组答辩等多种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试点班仿企业架构搭建班级管理模式,贯彻7S管理理念,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意识,并突出了学以致用,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工作的责任,在工作中收获了知识和技能,加快了由学校学生到企业职工间的角色转换。 六、成效 1.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明显提高 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不仅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对口率也在逐步提高,现已超过85%。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世界500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高新优势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实训基地建设落地、实训设备支撑落地、技能培养课程体系落地、学生毕业就业岗位落地。 2.教师的一体化执教能力和技能水平大幅提升 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参与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学习任务设计及工作页编写,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使得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实践经验、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质量意识观念、评价与控制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 3.过程化考核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考核评价,帮助试点班学生总结工作任务,规范工作程序,严谨工作作风,注重安全文明生产和团队协作,使考核评价成为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