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曾国藩一个人最高级的状态是外柔内刚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讨论一个人刀子嘴豆腐心的话题,其中一位高赞网友的话,获得无数人的感同身受。
  得了吧,嘴里伸出刀的时候,心里早就有刀了。这种人不仅残忍,还虚伪,伤害了别人还要打着为你好的大旗,离这种人远点。
  是啊,一个人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说出来的话句句像刀子一样伤人,无论多么有道理,都很难让人接受。
  说话要软,不要从语言上逞强,而是在做事上见分晓。
  真正高级的人,是把话说软,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事要硬。
  听起来好像有点拧巴,我们不妨慢慢解析一下。
  说话要软,要讲方法策略。让人接受自己的意见,首先要接受自己这个人。
  心理学家曾经列出一个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可见真正说服人的,永远不是用词多华丽,音调多高昂,而是采取和颜悦色的态度,把硬话说软,更能起到有力的效果。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提到:古来凶德致败者约有两端:曰长傲,曰多言。
  曾国藩说这话是有切身体会的,他在信中反省自己,性格非常执拗,言语尤其犀利,笔下写出来的文章近乎嚣张,这都是一个人的傲气。
  他每次在官场上收到挫败,根源不外乎志得意满,多言傲慢,毫无畏惧,开口随意议论他人。
  他提醒弟弟,性格上他跟自己非常相似,在谈论公事的时候,谈笑多讥讽,强充老手,说话尤为尖刻,看起来傲慢无礼。
  说伤人话的同时,必定是脸色难看,表情蛮横,态度凌人。
  然而,别人并不会因为看到一个人盛气凌人的态度而敬服你,反而会看轻了你,并且让人讨厌。
  遇到自己有理的事情,说话不必用语言伤人。
  古语说: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
  信的最后,曾国藩说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话:
  为兄忝窃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吾通阅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权势,能保全善终者极少。深恐吾全盛之时,不克荫庇弟等,吾颠坠之际,或致连累全家。唯于无事时,常以危词苦语,互相劝诫,庶几免于大戾耳。
  居安思危时时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曾国藩后来大有作为的根本因素。
  语言,可以给人温暖的力量,也可以变成杀人于无形的利器,毁人毁己。软话如沐春风,听着舒服,才能让人乐意接受你话中的道理。
  如果,一味只知道说好话,做事毫无原则,则会成为一个阿谀奉承软弱无能的人。
  我们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因为杀死了吴王夫差的父亲,结下非常深的仇怨。
  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吴国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决心为父报仇。
  而此刻越王毫无察觉,得意洋洋不惜重金为自己打造"王者之剑",吴军一举攻下越国城池,活捉了越王。
  越王勾践为了长远之计,听从了范蠡的计策,愿意给吴王喂马洗槽,甘愿为奴,任他驱使。
  在吴国期间,勾践谨言慎行,苟且偷生。勾践说软话的卑微态度,吴王渐渐对他丧失了警惕,竟然放他回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了越王回国后的一段经历: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越王在卧室里放着一只苦胆,每天都尝一尝胆的苦味,让自己时刻不要忘记丧国为奴的耻辱。
  最后,越王积蓄力量,一举反攻,打败吴国的军队,杀死吴王夫差。
  后人写诗赞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用柔软的语言麻痹了吴王,用强硬的做事态度,用外柔内刚的方法,给自己争取了再一次翻盘的机会。
  一个人说软话,心中有志气,不证明软弱可欺。因为外圆内方,做事硬的人,是一种有能力的底气。
  古人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蔺相如无疑就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事力量最强大,没人敢惹。
  有一次秦昭王派使者到赵国,声称想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赵王一方面害怕得罪秦国,惹来战争的灾害,一方面又怕秦国出尔反尔,得到和氏璧不能实现诺言。
  于是,派足智多谋的蔺相如前去送玉,见机行事。
  秦王接过蔺相如送来的和氏璧,传给嫔妃任意把玩,根本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见到这个情形,谎称和氏璧上有一块瑕疵,指给秦王看,借机拿回了和氏璧,高举在头顶,对着大殿中的石柱,誓与和氏璧同生死。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的功劳,被赵王封为相。
  这件事惹起了大将廉颇的不满,他认为自己出生入死赢得荣誉,是理所应当的。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仅凭侥幸获得成功,位次竟然比他还高,他十二分地不服气。
  于是,无论是走在路上,两个人的车相遇,还是在朝堂上议论朝政,廉颇都出言不逊,多次欺辱。
  蔺相如不是装聋作哑,就是远远看到廉颇赶紧绕道而走。
  蔺相如的门客看不惯他受这份窝囊气,于是说:
  我们这些人抛家舍业跟随你,是仰慕你的才华和德行。廉将军这么无礼,你却这么懦弱,我们为你感到羞耻,请让我们离开你吧。
  蔺相如说:
  秦王和廉将军哪个厉害?面对秦王我都没怕过,敢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王之所以不敢攻打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啊,如果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因此个人恩怨事小,国家危亡事大啊。
  能说软话,办硬事,刚柔相济的人,是一种大格局。
  有人批评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不够强硬。
  林肯总是温和地说:
  "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林肯正是用化敌为友的方式,用软话化解政治敌对方,两次当选美国总统,成为最大的人生赢家。
  有大格局的人,懂得在小事上服软,不逞一时之强,不逞口舌之快,放眼未来,衡量得失,以大局为重。
  塞万提斯说过:说话不考虑,等于射击不瞄准。
  由此不难看出,不懂得说话的人,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
  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心是否软没人能体会,然而一张刀子嘴,可是一把刀刀见血的双刃刀,一面伤害着别人,一面为自己带来无形的灾难。
  曾国藩曾经反思自己: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糜,太刚则折,刚非暴戾之谓也,强骄而已;柔非卑弱之谓,谦退而已。
  一个人要刚柔相济,不说太强硬傲慢无礼的话,做到以理服人,谦虚有礼,令人敬重。
  说的漂亮仅仅是皮毛,必须具备做硬事的能力。
  不断修炼自己的实力,放大格局,放眼未来,懂得换位思考,做事才能有原则,有底气,有硬气。
  正如有人说的:说话如水,要软要柔,措辞要恰当,语气要真诚;做事如山,要硬要稳,能力要提升,原则要坚守。
网站目录投稿:含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