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问"大家都知道,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教师的问题如果提得准确到位,就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启迪他们的智慧。 教师有提问的艺术,这只是问题教学艺术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教师要善待问,要有回答问题的艺术。 学习最大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是疑问,是闪现在脑海中大大的问号,是急切的想要解开这些疑惑的求知欲。"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不学问,非学问"。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可一直以来,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轻视甚至忽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逐渐成了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消磨了质疑的信心和提出问题的勇气。这和教学方式、评价标准有莫大的关系。在许多人看来,一堂成功的好课优课, 应该是学生都能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听懂了,没有问题了。如果学生的回答和教师设计的答案不相同,或还有学生没有听懂,不明白,提出了一些疑问,这堂课就是不完美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长期下来,学生唯师是从,唯教材是从,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反而越少。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想办法恢复学生好问的天性。怎么做呢?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接纳他们的提问。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能不否定、不驳斥,积极地和他们一起去探讨,哪怕提出的问题一时解答不了,教师也要坦诚地告诉学生,不回避,更不批评,这无疑是对学生"问"的最大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的希望和信任。只有学生敢提问、想提问、会提问了,教师才有"问"可"待",才能艺术地回答问题,至臻于善。 而待问的至善之境,应是《学记》所描述的"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根据问题的大小、深浅与难易程度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回答,但不包办,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授人以渔,给学生一些思想方法上的提示启示,更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而是留有余韵,给学生以时间,慢慢地吟味思索,在他们对问题产生了"欲罢不能"之感时,再适时点拨,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样的"待问"才会让学生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成就感。这种惊喜,这种成就感又将内化为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更创意地解决问题的动力与能力。教师又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