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小学教育缺少的是"教书匠"》的文章认为,目前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有些提法和导向值得商榷,比如 "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教育家培养工程"等提法和做法容易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产生误导,致使他们整天忙于写文章、著书立说、参加论坛,纷纷努力打造知名度去了,没有人再去钻研教材、钻研教学、研究学生、研究上好课、教好书。实际上,讲课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工匠精神。"中小学教师还是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踏踏实实地钻研教育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增长自己教育教学的本领。" "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的提法虽然有些拔高,但恰恰迎合了教师心理预期,很容易在教师中引起共鸣,因为写文章不光能得到稿费,还能获得一定知名度,而在多数学校教师的课上的好坏,并不会影响到工资,这样一来,稍微有点文字功底的教师,自然会热衷于写文章。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写文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多,自然就会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更谈不上深入钻研教材、教学、深入研究学生、研究上好课、教好书。 现实中能写文章课又讲得好的人虽然也不少,但对于多数教师而言,课讲得好的并不一定擅长写文章,因为他们是将主要精力用在了上好课教好学上,而不是整天想着成名成家。再者说,如今公开发表的机会很多,多数人写的东西并没有多大影响力,往往是那些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又能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怎样上好课、教好书的人,行文技巧可能一般,但因为研究深入,偶尔成文一篇,反倒令人耳目一新,能够起到较大反响。 当前对教师的考核考评机制也有误导,过于看重形式,在一些学校谁发表的文章多,谁发表的刊物级别高谁就会在考核中获得一定的奖励分,尤其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以往对论文的要求很高,为了取得更高一级职称,好多中小学教师埋头研究写作,整天想着如何才能在国家级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虽然通过职称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在论文方面不再做硬性要求,但惯性思维使然,好多中小学教师还是热衷于写文章。 其实鼓励中小学教师成为教育家不是不可以,但要成为教育家,首先得当好教书匠,只有当好了教书匠,才能在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将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整理归纳,上升到理论高度。如果只是在大量书籍和资料中寻章摘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只能算是拾人牙慧,没有多少利用价值。 所以说,应该大力鼓励中小学教师成为教书匠,要有工匠精神,而不是让他们一上讲台就奔着教育家的头衔埋头撰写文章著书立说,以期成名成家,这样不但误导了广大中小学教师,而且还可能会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