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使得雷锋精神遍布全国,学习雷锋精神,也随之覆盖到各行各业,能成为"雷锋的同事"成了那时大家的奋斗目标。如今,在中铁十四局建筑工程公司黔张常项目部,有那么一群青年技术员,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是雷锋对工作的态度。项目上的技术员小伙子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从来不敢马虎,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可从没有一人抱怨。在黔张常项目所承建的桥梁中,革勒车大桥10#、11#墩身进度相比较快。一下午的时间,技术员王国锋从74米高的革勒车10#墩身爬下,忙完监理报检,又爬上了66米高的11#墩身安装模板。一个来回下来,后背早已被汗水打湿。回到项目部,他在食堂扒了两口米饭后急忙赶去办公室翻阅图纸,他负责的7#墩身晚上还要浇筑混凝土。 耐得住寂寞,像雷锋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坦然面对来自工作环境的各种挑战。有几个在高山隧道、桑树坪隧道、楠木坨隧道工作的小伙子,因为施工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办公地点和生活区就安在了山上。由于离附近村落太远,许久不见人烟,平日电话信号很弱,相互打趣道:"咱们与世隔绝,是来这里修炼内功的。"工作之余,学习相关知识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是雷锋日记中让人熟知的一句话。和雷锋一样,这群年轻的技术员在工作岗位上,相互之间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猫总"是大家对郑龙雨的昵称,因他负责猫猫沟大桥而得名,像这样的昵称在项目上还有很多。每天晚饭时间,大家陆续回到工程部办公室,总能听到他们相互聊天。"猫总,今天回来挺早啊,浇了多少混凝土啊?""哪能跟你比啊,你桥大,我桥小哟!"这样的对话时长发生,一段简单的对话,无形中消除一身的疲惫,也有彼此默契的问候和关心。 为了工作的方便,项目技术人员都随身携带图纸,项目部专门为去往现场的技术员每人配备了一个书包,上面印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征标志:"为人民服务"、工人并肩前进、雷锋头像等图案字样,这让大家在心里和雷锋贴的更近了。 雷锋精神就这样点滴渗入在黔张常项目部的日常工作中,大家用实际行动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雷锋的同事"。我想,如果他们生活在雷锋的时代,一定也会是名合格的"雷锋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