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们总是在来不及的那一刻才想起没有用力


  临死那一刻,你在想什么?
  《奇葩大会》有一期分享者是黄卫平,经营一家死亡体验馆。
  主要是,让大家体验生死。
  体验者说,走近焚化炉那一刻,感觉前所未有的恐慌,"我还有很多事没做,很多人没道别。"
  这大概也是创办这个体验馆的用意。
  我们总是在来不及的那一刻,才想起没有用力活着。
  -01-
  高中毕业,在校的最后一天。
  有的人抓紧时间合影留念,有的人坐在一起许着一年一见的约定。
  大家脸上多是挂着笑脸。
  可当老师召集大家进班,说着"有空多回来看看"时。
  极力避免的悲伤情绪,终于开始蔓延。
  看着班主任身上那件签满了我们姓名的白T恤,他那个标志性的"360°无死角的眼睛",还是红了眼眶。
  周围逐渐传来小声的抽泣。
  原来,分离是这么难受。
  后来每一年的同学聚会,总有人缺席,有些人,就这么消失在记忆里。
  -02-
  大学离家很远,父母放心不下我独自报道,陪着来了。
  报道、整理……做好一切事情后,我陪父母来到了车站。
  目送着父母上车。
  意识到,这是第一次我送父母离开。
  原本我应该感觉到无比的自由,可总有种不知名的酸涩和不舍。
  以后,聚少离多。
  后来每一年,父母重复我的动作。
  家,变成了只有父母的家。家乡,也只有冬夏。
  伴随着长大,分离从不舍,被动变成习惯。
  -03-
  大学毕业后,朋友四个决定出去闯一闯,看看外面大世界。
  睡过地下室、睡过隔板房,到现在凭着努力住上了干净明亮的小区。
  这最难熬的几年熬出来了。
  可有人听不下去了。有些人总是在最难分开的时候说再见。
  坐在第一次吃饭的大排档,老三说出了离开的决定,桌上沉默了一分钟。
  "走就走吧,也该回家看看了。"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晚,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谁都不愿意面对分离的事实。
  后来,他们都陆续离开了。
  我们没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拥抱、流泪、挽留。
  成年人都是逞强的要命。
  每次送别一个,我都会在机场前看着飞机起飞。
  算是一个仪式吧。
  天南海北,笑着说约下次。
  但我知道, 我们中间,有的人,这辈子都见不到一面 。
  -04-
  生离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增加相见的机会。
  但死别,一别就是永远。
  后来看过很多电视描述这样的场景,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
  第一次听到噩耗时,整个人都懵了。
  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周围人说的话、刚刚在想的事情,完全忘记。在被父母拉着坐上回家的车时,我才恢复思考。
  看着父母留下眼泪,我神情麻木。
  因为我根本不信。
  后来回到家,看着白色的花圈、燃烧的黄纸,我妥协似地相信了。
  伴随而来的是慌张,为什么爷爷会死?
  明明电话里,那么中气十足,却躺在地下,一动不动。
  摸着爷爷冰冷的手,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死亡的滋味。
  死亡,真实世界上最无情、最没得商量的事。
  我知道,我没有爷爷了。
  后来,家里的日子还是照常过着。
  只是偶尔,家里人只言片语,和每年过年贴的紫色喜字,看出,爷爷还活在我们的想念中。
  长辈总喜欢拿死开玩笑,我们以为能坦然面对。但当这个场景来临时,真真切切的痛,无法伪装。
  -05-
  这几年,我也面对了身旁好友的离去,参加了几个亲戚的葬礼。
  从不能接受,到学会接受。
  渐渐意识到, 20多岁,已经到了经历生离死别的年纪了。
  离别和死亡,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切肤之痛。
  如同瓜熟蒂落,"别",无法拒绝。
  甚至于,我们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也不知道,这个没来得及说再见的朋友,下回还能见到吗?
  何况,有些人还没好好道个别,就再也没见过了。
  -06-
  生离死别,从一开始的撕心裂肺,到最后随着时间慢慢变淡,终有一天,我们学会平静、淡然。
  坦然接受死亡,才能用力过好相处的每一天。
  时间是最公平的。
  留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有的人珍惜相处时间、离别好好说再见。有的人抱着手机、忽视身边人。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我们都知道,自己免不了死亡。既然已经知道了结局无法改变,那我们可以选择的就是,如何过好当下。
  趁20多岁,死亡还比较遥远。
  将余生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
  每一秒、每一分,和生命中每个不容错过的人拥抱,和相爱的人腻歪,和家人一起。
  不辜负此生遇见的每一个人。
  记得分开时,好好说"再见"。
  毕竟比起死别,没有什么是大事了。
网站目录投稿:千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