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写《爱莲说》的那位北宋文人? 在唐宋文豪的耀眼光环下,周敦颐的名声并不显露。他一生著作仅有6000多字,绝大部分还不是写给正常人看的。 然而,这位被小学课本忽视的男人,千百年来一直被尊称为道学宗主(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 他亲眼看着一位位家人离世,终生在基层岗位上徘徊...,刚硬受挫的心灵深处,始终守护着濂溪中那朵白莲花。 1017年,周辅成带着大肚子媳妇回乡种地。 他在两年前刚刚考中进士。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业起点,老周思虑再三后却划上句号。 周辅成已经50岁了,与其腆着笑脸向小年轻们汇报工作,还不如回家做几年潇洒隐士。 他父亲当年也中过进士,一辈子在县令岗位上扒勒猛干。由于不擅长选择阵营战队,到死只留下满墙的先进奖状。 周辅成辞职后顿觉无比轻松,满腹经纶换不来事业平步青云,若能坚守住内心的通达飘逸也算不错。 但是,这对没有收入的半路夫妻也要烧火吃饭。 周辅成的发妻生下儿子就死了,郑氏生完儿子后丈夫也死了。两位丧偶的苦命人再婚后,齐心协力又生了个女儿。 老周带着三个娃娃,还要给媳妇肚子里的老四攒奶粉钱。幸亏宋朝的经济红利好,一边种地一边教书也够生活。 同年,周家第四个孩子出生。老周作为全村读书人的骄傲,给儿子起了个看似很没水平的名字:敦实(避英宗讳,后改为颐)。 一切都好像平平无奇,一切全在于是否暗合天道。 周敦颐四岁那年,老当益壮的周辅成又加班捣鼓出老五。从此一家七口围坐在饭桌前,生活平淡却尽享亲情之乐。 周敦颐大概是最幸福的,衣服玩脏了有姐姐给他换洗,被大孩子欺负了有哥哥帮他出气,无聊时还能挑逗小弟弟。 他最怕的东西,就是父亲手中的戒尺。 周家两代人连中进士,郑家娘舅更是龙图阁学士。 周敦颐的顽皮心性逐渐收敛,开始宅在自家图书馆里啃课本。还经常咨询太阳为啥是圆的,搞得老爹只能无言以对。 七岁那年,周敦颐和小伙伴们参加春游。在山脚下看见五个不大不小的土堆,老师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起名字。 这不就是五筒嘛!我在麻将桌上天天见。 应该叫五绝!武侠小说里的东邪西毒啊。 小媳妇坐花轿!像不像四男围着一女的? ... 老师顿时心如刀绞,用绝望的眼神瞪着这届小学生。他觉得自己需要抢救一下,连忙呼喊周敦颐赶紧想名字。 小周同学绕着土堆走了一圈,脱口说道: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土居中。五行暗合五星,故名五星堆。 这件事情传开后,村里人无比羡慕的对周辅成说:您家真是书香门第啊! 上梁不正下梁歪,周敦颐第一次尝到正向反馈的滋味。 他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几年下来通读四书五经等典籍。姐姐心疼他读书辛苦,将家里好吃的全给弟弟藏着。 周敦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欢喜团圆的过完11岁生日。但是接下来,老天要让他见证一场场生离死别。 1028年,周敦颐的姐姐患病早逝。全家人伤心悲恸的刚办完丧事,八岁的弟弟也紧接着染病身亡。 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周辅成两口子好像一夜间衰老不堪。 周敦颐痴呆呆的望着大门,幻想姐姐会抱着弟弟回家吃饭。每次等到夜深人静时,才默默擦干眼泪上床睡觉。 时间可以冲淡伤悲,却无法化解内心的疑惑。周敦颐多次请教父亲:这世间,究竟有没有永恒不变的物事? 周辅成唯有苦然一笑,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时日也不多了。 第二年,周敦颐干出一件震惊全国家长的事情。 他背着锅碗瓢盆和书本,跑到离家40里之外的山上隐修。不需要老师讲解和习题答案,全靠自己一个劲拼命死磕。 周辅成清楚儿子的志向,没有欢笑声的家庭连他都觉得伤神,于是安排一位远方亲戚去给儿子作伴。 那一年,周敦颐才13岁。 那山洞,当地人叫月岩。 那件事,称为月岩悟道。 一个内心凄楚的慧识少年,身居壁灰清冷的山涧石洞。看着日月花草生灭轮回,渐渐发现世间永恒不变之至理。 诸事皆有缘法,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 行有所得就会有欢乐,没有失去就不会痛苦。周敦颐沉浸在自然天道的感悟中,为将来撰写《太极图说》埋下种识。 一年过后,有人脚步匆匆冲进山洞,朝周敦颐喊道:快回家!你爹死了! 郑氏埋葬了第二任丈夫,带着未成年的周敦颐投奔娘家。 从一家七口欢乐融融,到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当朝大学士的舅舅郑向,派人在半道上迎接苦命的妹妹和小外甥。 周敦颐刚踏进舅舅家的大门,就被花池中一朵粉白玉莲勾住眼神,原来世间还有这等清纯雅致的美好物事。 郑向摸着小外甥的脑袋,亲昵地说道:赶紧换身衣服吃饭,以后天天坐这看。 饭桌上,老郑听妹妹讲述儿子的英勇事迹。听到小家伙独自住在山洞读书时,看他的眼神里又多了份疼惜。 老郑将书房对外甥常年开放,还在花池上搭起一座亭子。喜欢莲花的周敦颐,经常抱着书本坐在亭中赏花写诗。 有风还自掩,无事昼常关。 开阖从方便,乾坤在此间。 周敦颐偶尔也会想念父亲、姐弟,周家的隐洁思想在他身上延续,继而触摸那份至诚至公的天道通理。 1036年,周敦颐的弱冠之年,舅舅为他举办成人仪式。 表兄:你想好取字了吗? 周敦颐:就字茂叔吧。 表姐:嘻嘻,你可真会占便宜。 表弟:好!我将来要字二大爷。 周敦颐:同九年,汝之秀,吾不及也。 郑向看着孩子们嬉闹打趣,心中对外甥的未来却有些担忧。没有父辈祖荫的庇护,成家立业之路要艰难许多。 周敦颐不在意科举功名,他老爹考上进士都不愿当官。与死板枯燥的行政公文相比,窥测天人之道要有趣的多。 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 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 数月之后,郑向得到一个推荐家族子弟做官的名额(恩荫),他毫不犹豫地将工作机会送给周敦颐。 同年,他又亲自为外甥做媒,迎娶兵部郎中的女儿。舅舅做到这个份上,老郑当真对得起龙图阁学士的节操。 周敦颐一夜间啥都有了,但是郑家的付出不会被列入周家族谱。舅父身上的"诚"字,将是他编写《通书》的最大初衷。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周敦颐参加工作不到一年,舅父就病逝了,母亲也紧接着撒手人寰。 这世间是有永恒不变之至理,但脆弱易逝的情感才让人活的有知觉,周敦颐唯一能做的只有离职守孝三年。 他在鹤林寺守丧时,看见一位怒气冲冲的五旬老者。对方因撕逼失败被赶出京城,一路上没有官方招待所敢留宿。 周敦颐和老者谝闲传,对方将当朝宰相的八辈祖宗问候个遍,还狂喊着老子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没错,这位老者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小范老子。 周敦颐霎时间脸色羞红,二十出头的小伙比年过半百的老人还暮气沉沉,他怀疑自己所悟的道是不是死道? 悟道、修道、见道、证道、得道...拥有一整套逻辑运转系统,未经世间物事检验的心得感悟,恐怕都是些自闭的死道。 如今宣扬的碎片化学习方法,更是迎合人性懒惰的商业伎俩罢了。 1040年,三年守孝期满,周敦颐当上分宁县主簿。 他从范仲淹身上看懂融合的智慧,将内心所悟的道与日常杂事相结合,在没品的工作岗位上不断修正精进。 只要出现疑难案件,领导第一时间会想起周敦颐(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周敦颐当了四年主薄,处理过的案件无一差评。朝廷觉得这小伙是个人才,就提升为南安军司理参军。 那一年,周敦颐27岁。他体会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舒畅,也将感受到"人发杀机,天地反覆"的萧瑟。 部门领导王逵向来作风强硬,竹板一拍就要将嫌犯处斩。众人看见判错了也不敢提醒,鬼知道老大是不是收过红包。 周敦颐站出来讲道理,老王根本不鸟他(逵,酷悍吏也,有囚法不当死,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 周敦颐当场摔帽子: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老王只得开展二次审讯,这才没搞出冤假错案(逵悟,囚得免)。 此事过后,不光王逵对周敦颐刮目相看,通判军事程珦也慕名来访。 这两人从无极聊到太极、又从五常侃到顺化,老程激动的拉着小周双膝跪地,咣咣磕头要认他做拜把子大哥。 程珦仰慕周敦颐的思想学识,还将两个十来岁的儿子送来求辅导,这对小兄弟就是后来的理学宗师程颢、程颐。 1046年,29岁的周敦颐调任桂阳县令。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业起点,小周思虑再三后决定干些有意义的事情。 爷爷一辈子做县令,只留下几张奖状。 父亲一生不做县令,只留下满屋书籍。 自己如今初做县令,最后能留下什么? 周敦颐处理完日常政务,经常去学堂开办讲座。他从月岩、莲池中积累的天人思想,在这间陋室里缓缓流淌。 台下坐着头发花白的众位老儒,静静聆听年轻县令的精妙学说,诸多疑惑开释之余又不免惹出丝丝伤感。 是啊!除了活出一把年纪,其他方面皆不如小辈,这些赤裸裸的人生比对,多少会让自己觉得有愧于生命。 周敦颐俯视着台下听众,有些明白父亲为何会辞官回乡,忽然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李市长,您也来了! 郡守李初平:吾欲读书,何如? 敦颐: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周敦颐的意思是领导年龄大了,反应和节奏都比不上别人,我还是受累点给您单独讲解吧(二年果有得)。 天道看似高深莫测,实则潜藏在日常最简单的事物中,只有那些真性守拙,心识清正之人最容易触及道法。 或谓予曰:人谓子拙。 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 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1054年,周敦颐调任南昌县令,当地百姓欢呼雀跃: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富族豪强和官家老油条们叫苦连天,横行霸道的好日子结束了(治绩尤著,黠吏恶少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 两年后,周敦颐升任合州判官。他没有签字批准的案件,无人敢擅作主张(事不经手,吏不敢决,民不肯从)。 各项灰色收入渠道被查处,官场混混们的生活水平暴跌,晚上还得准时参加周敦颐的反腐倡廉公开课。 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 坐而论道,人人铭颂周敦颐。 躬身力行,人人淡忘周茂叔。 周敦颐从人生经历中凝练天道感悟,又用天道感悟塑造人生经历,老天却总想考验他的道心是否坚如磐石。 调任合州第二年,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40岁的周敦颐终于做父亲了,也在某种意义上和其他人平等了。 他给儿子起名周寿,是想回避少年时代的生死离别。然而一家三口的欢笑声并不长久,周敦颐的发妻就病逝了。 学究天人,洞悉大道,面对生命的流逝也无能为力。 周敦颐在合州干了5年,一贯奉行节俭务实的优良作风。 赵抃巡查全国官员满意度,合州的混混比过年还开心。他们变着花样写污蔑信,只要扳倒周敦颐就能出门捞钱。 赵抃是谁?那是和包公齐名的铁面御史,号称弹劾不避权贵。 老赵一路琢磨着要抓个典型,谣言就将周敦颐智能推送过来,他便开始急不可耐的搜集相关证据。 谣言总能第一时间占领心智,但永远找不到证据支撑。赵抃误以为周敦颐老奸巨猾,训斥他时连天花板都喷湿了。 周敦颐受了委屈却是面色如常,对此没有多做一句争论辩解(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1060年,周敦颐去京城汇报工作。他遇见回京入职的王安石,两位思想先哲在微弱的灯火下探讨着天道光辉。 周敦颐看着对方激昂慷慨的模样,眼前这位比自己小四岁的男人,身上时而会闪耀出范仲淹的影子。 即便,他们的理想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次年,周敦颐调任虔州通判,顶头上司正是赵抃。 老赵冷笑道:你他娘的终于犯我手里了,再敢作奸犯科的话,老子让你看看啥叫真正的铁面无私。 周敦颐还是没有争辩,照常上班干活、下班讲学,赵抃醒悟后拉着他的手说: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周敦颐淡然笑道: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老赵觉着他的职位与才华严重不符,多次奏请为周敦颐升职加薪。 1071年,在赵抃等人联合举荐下,54岁的周敦颐升任虞部郎中,被派到广东担任主管刑狱的转运判官。 不到一年时间,周敦颐走遍广东各地,平反无数冤假错案(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他在蛮荒之地日夜操劳,却因水土不服沾染一身病痛。只得申请调任南康军知军,获准后移居到江西庐山。 老表们三天两头跑来谋求差事,周敦颐直接在大门上写了首诗。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得醪味,举筋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1072年,周敦颐以身老体弱为由辞官退隐。 他已经没有力气走出江西了,便在庐山莲花峰下筑院休养。又托人将母亲的遗骸迁来,重新安葬在离家不远处。 屋前有一条潺潺溪流,千回百转而又延绵不绝般汇入溢江。周敦颐为她取名濂溪,为自己取号濂溪先生。 每当夜深难以入眠时,他会拄着拐杖缓缓走到溪边。月色下的濂溪静静流淌,还有一株白莲花随风摇曳。 父母、姐弟、妻子早已故去,自己也变成步履蹒跚的半百老人,唯有天上的明月还像当年那般清冷皎洁... 濂溪,好像和老家的不大一样。 月岩,或许和少年时一模一样。 周敦颐将一生的天道感悟整理成册,看见他每写一个字都要斟酌好长时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图说》和《通书》只有数千字,普通读者却很难看得懂。 1073年,赵抃升任资政殿大学士兼成都知府,再次奏请朝廷重用周敦颐。 任命书送到江西庐山时,周敦颐已经病逝了。这位终年56岁的老先生,还在濂溪书堂留下一篇清雅散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黄庭坚称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然而,周敦颐活着的时候名气并不大。他的思想只在基层往来中传播,直到死后才像白莲绽放般尽释清芳。 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 天心恒常,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