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秋祭月


  中国古代先民祭月、拜月起源于对天体的崇拜。《史记·天官书》云:"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意即古人认为月亮为太阳星群,是金之化生,金之精体。周代以前天子祭月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至唐代方流行于民间。旧时,民间习惯中秋祭月时在家中挂月宫符像或供"兔儿爷"泥塑:月宫符像俗称"月光纸"或"月光马儿",有两种:一种是上端画太阴星君神灵,下绘月宫桂殿、捣药玉兔及伐桂的吴刚;另一种是画着一只如人一样站立的玉兔。"兔儿爷"是用泥抟塑成的、穿衣戴帽、坐如人状。晚上,在它们面前陈列上瓜果。月饼,肃拜烧香,祈祷吉祥发达、婚姻美满。第二天早晨,须将月宫符像焚烧掉。各地祭月的仪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妇女先拜,男人后拜;有的则是女人拜,男人不拜;有的是女拜,男子回避;还有的男女老少一起拜。祭月撤下的供品要分遍家人,不得遗漏。另外,中秋日回娘家的妇女,晚问一定要返回夫家,以示合家团圆。
  因地区不同,祭月仪式亦各异。《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 "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丽焚之。"祭月的瓜果一般为苹果、梨、红枣、葡萄、柿子、花生、香蕉、菱角等,新熟的毛豆也是常备的祭品。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杭州祭月风俗略同于北京,但称祭月为"斋月宫"。"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民间供小财神,大的不超过1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此等物均缩小为寸余,俗称"小摆设"。在广东祭月时祭拜一位木雕的凤冠霞帔月亮神像。在南方部分地区有以芋头作供品的习俗。传说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曾用元朝统治者的头祭月亮,因"元"与"芋"音近,后来人们以"芋"代头。
  在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中,最晚形成的是中秋节。在汉魏民俗体系形成时期还没有中秋节的踪迹,到了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主题的中秋节日开始出现,明清时期,中秋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节日。中秋节虽然形成的时间较晚,但其包含的节俗内容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周易·系辞》写道:"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日月崇拜,远古时期,白天靠阳光,夜晚靠月光,人类看着月出月落,月缺月圆,心生敬畏,自然就产生了月亮崇拜。我国古代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礼记·祭义》说:‘旧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的正常运行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对日月的祭祀。
  殷人将日称为东母,月称为西母,周代开始行朝日夕月的祭礼,《礼记·礼器》记载:"为朝夕必放(仿)于日月。"唐人孔颖达对这种朝日夕月的祭字L解释为: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正如后人所说:"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周人祭祀日月的方式是,"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代表日,表示在上、光明,坎代表月,表示在下,幽静。
  春秋战国时期,将日称为东皇公,月称为西王母。《吴越春秋·越王阴谋外传》云:"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秦汉时期的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汉武帝开始,用牛来祭日,用羊来祭月。此后历代在秋分时都有祭月的礼仪。
  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时期祭月的场所。
  古时,祭月衫咧入皇家祀典的礼仪内容,而民间祭月的记载较少的原因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只有皇室和贵族才可能与代表阴阳的日月进行沟通,普通老百姓是无权祭月的。一种神秘的外在支配力量阻止着平民接近月亮和祭祀月亮。因此在华夏文明中,汉魏时期的文献很难见到关于民间祭月的记载,更不会出现以祭月为中心的节日。
  《清史稿礼志》说:"夕月用秋分日酉刻,奉星辰配。凡丑辰未戌年,帝亲祭,余遣官。乐六奏,仪视日坛稍杀。亲临较少,升坛行礼二跪六拜。初献奠玉帛,读祝,余如朝日仪。
  遣官则拜坛下。"《清史稿乐志)有(夕月六章》,是祭月时唱的祭歌,全文如下:
  《迎神迎光一章》
  继日代明兮象丽天,式遵九道兮临八埏。玉律分秋兮西颢躔,聿修毖祀兮乐在悬。
  《奠玉帛初献升光二章》
  少采兮将事,玉帛兮载陈。式举黄流兮挹牺尊,笾豆静嘉兮肴核芬。
  《亚献瑶光三章》
  齐醍兮载献,神之来兮肃然,仰肸蠁兮鉴顾,挹清光兮几筵。
  《终献瑞光四章》
  戛瑟鸣琴兮鋗玉锵,神嘉虞兮申三觞,金波穆穆兮珠焆黄,休嘉砰隐兮溢四方。
  《彻馔涵光五章》
  对越在天兮礼成,彻登豆兮湛露零,神悦怿兮德馨,世曼寿兮安以宁。
  《送神保光六章》
  驾卿云兮景星,御风和兮霞軿,神留俞兮坛宇,福率土之黄丁。
  朝廷祭月的时间是在秋分之日,这与八月十五中秋节非常接近,祭月的仪式,一是迎神,二是初献,三是读祝,四是亚献,五是终献,六是彻馔,七是送神。这七者,除读祝外,都要有乐舞。关于民间祭月的礼俗,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尺,大者丈,工致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彻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朝廷的祭月盛大而庄严,民间的祭月以家庭为单位小巧而活泼,似乎朝廷的祭月程式化的成分太大,而民间的祭月则更多一些生活气息。
  八月十五中秋夜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是圆满、团圆、团聚的象征。所以,月亮及关于月亮传说中的女神嫦娥常常是中秋佳节的话题。嫦娥为月中神女的传说,可能始于母系社会,女酋长常以月为名,酋长死后认为会到月中为神。以月为图腾的部族,相信祖先出自月并归于月,认为月母神温顺、柔和、明亮。因此后人对月亮倍加崇拜,创造了种种神话。《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嫦娥浴月的故事:"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嫦娥。然而神话只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符号,古代对月神的崇拜和对崇拜天神、日神一样,是伴随农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当人们感受到太阳的光明和温暖,太阳使农牧业茁壮成长时,同样注意到明月高悬的夜晚,银光抚慰着万物生灵,滋润着牧草和庄稼、家禽牲畜,在寂静的月光中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清晨便精神焕发。人们认为月亮有恢复生机和促进生长的神性,于是把月亮作为丰产之神来祭祀崇拜。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两祭的记载:春祭日、秋祭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郑玄注《周礼·春官·典瑞》时说,为了报答月神对人间的恩赐,天子常"秋分夕月"。《礼记·礼器》孔颖达疏:"为夕,谓天子秋分之夕祀月于西门之外也。"之后历代帝王都沿袭此俗。北京的"月坛"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我国其他各地至今也还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网站目录投稿:惜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