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


  摘 要:在近几年中,国家扫黑除恶的力度不断加大,铲除黑社会性质组织,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形成社会的风清气正,在现阶段,我们正在努力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主流文化的建设,将社会中的不良文化尽可能的消除,降低黑社会组织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铲除黑社会的社会文化根源,本将结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具体犯罪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在此过程中提出对于黑社会组织的治理研究策略,以期望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关键词:黑社会组织;犯罪特点;治理研究;对策分析
  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形态,这种黑社会组织严重的威胁到人民安全和财产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对于黑社会组织的扫黑除恶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好扫黑除恶工作,减少黑社会组织带来的社会危害。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述
  黑社会性质组织指的是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利用暴力,威胁等其他手段对人们的生活和人生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了社会经济和秩序的正常运行,他们会利用各种违法犯罪的手段获取经济利益,是有组织的犯罪团伙。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特点是人数比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成员。他们会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以此来获得经济利益,并具有较大的经济产业链,用来支持他们进行各种违法犯罪的活动。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一定的暴力性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具有一定的暴力性,在日常的生活中,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成员的一些行为就体现了这个特征,他们本身性格暴躁,有着强大的黑社会组织作为自身的后盾,例如他们会依靠强大的团队组织进行寻衅滋事,不记任何后果,实施暴力行为。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者某指定的行业内,黑社会性质组织多是以某个区域作为整体称霸一方,用来划分各个组织之间的界定。这个地域性可能包括自然区域或者行政区域,也可能是在建筑业、托运业、煤矿等。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治理研究策略
  (一)加强执法力度
  在进行反黑专项斗争中,要能够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法规执行,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反黑机构,和相关的监察机构,保证反黑工作能够有秩序的开展进行,加强对于反黑机构中的有关人才培养,加强对于人员的培训,在打黑工作中,通过建立专业的训练队伍,组建装备精良的打黑队伍,来做好有关的打黑执法工作,通过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和相关高科技、精良武器的相关的装备与应用,将执法力度发挥到最大极致,来加强整个反黑队伍的战斗力和执法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反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治理黑社会组织,让相关的犯罪行为能够有法可依,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我们国家的专政力量,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重点加强对于黑社会组织的犯罪打击力度,来摧毁黑社会的性质的相关犯罪组织,将黑社会的犯罪行为扼杀在最初阶段。在法律法规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向西方的先进国家学习相应的打黑经验,一般各个国家的反黑措施之间,村早一定的共同之处,我们要在进行立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来加强对于先进的经验学习,不断的完善法律法规,将扫黑除恶工作在法律的监管下,能够进一步提升打黑效率。
  (三)做好文化监管工作,清洁文化传播
  在进文化监管方面,也要做好的相应的扫黑除恶宣传工作和不良内容清理工作,要对于传播不良文化的网站、平台等严格审查,防止出现由于不良传播内容带来的负面社会文化影响,要做好文化的净化和网络空间的清理工作,从思想文化方面降低涉黑犯罪的相应诱发因素,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和控制工作。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并且现阶段,国家相应机关,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扫黑除恶,是这一项工作任重道远,为了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黑恶组织,我们要在分析相应的黑恶组织的性質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治理策略研究,本文将对犯罪特点和治理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以希望能够为扫黑除恶工作贡献一定的力量,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也希望能够与同行进行探讨研究,尽可能的为扫黑除恶的实践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理论支持,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风清气正,建设和谐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以32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刑事判决书为样本[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理论与实践),2019,29(1):57-65.
  [2]赵梦霞,赵述成,吴明嵩.少数民族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认定——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17(1):51-55.
  [3]徐永伟.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的刑法规制检视与调试——以涉黑犯罪与腐败犯罪的一体化问题研究与探究治理为中心[J].北京社会科学,2019,(5):4-14.
  [4]张翔,李康震.广东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调查研究——基于已判刑的25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考察[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3):44-48.
  [5]田美晶.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发展态势初探——以刘汉、刘维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相关问题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9-20.
  作者简介:
  杜静楠,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网站目录投稿: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