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百年香厂


  郭骏 李莹
  摘 要介绍了北京天桥香厂新市区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面对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和城市功能的新发展,提出了兼容并蓄的观点,形成了适合于香厂地区的设计理念,为实现"老街区、新香厂、怀念历史、展望未来"这一近代人文复兴街区的设计愿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香厂新市区 兼容并蓄 近代人文复兴街区
  1认识香厂
  老北京的天桥,一直是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汇相融之地。历经800多年的发展变迁,这里依然是一片繁荣景象。香厂位于这片"京味文化"最为丰韵浓郁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北部。
  走近今日的香厂,老北京的原住民、外来的打工者、京剧社的艺人,各色人等在这里聚集与生活。当热闹与喧嚣退去,在晨曦的柔光中,藤蔓攀爬的老建筑尽显沧桑,依稀仍可辨识出香厂那段被淡忘的创新故事。
  2昔日辉煌
  1914年正值新文化运动,在时任市长朱启欦的带领下,"香厂新市区规划与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旨在建立当时最为先进的模范新市区。这是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北京的第一次实践,在北京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历经5年改造,香厂的城市格局和风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香厂路及万明路为主轴的小格网式城市空间格局与传统的胡同空间发生了奇妙的碰撞,代表皇权秩序的坛墙被拆除,自然生长的胡同肌理被规整有序的新式柏油马路所取代,新建的"洋风建筑"俯瞰传统的民居四合院,新兴的城市设施和商业文化氛围带来崭新的生活图景(图1~5)。
  遗憾的是,"香厂新市区"并未完全实现当时的规划蓝图,街区发展又回归到"自然生长"的状态,各种要素不断叠加,香厂的人文特征掩盖于各个时期的混杂建设项目之中。这种人文特征既有800年天桥文化的底蕴积淀,又有百年前新市区时期的"新文化"创新;百年来不同时期香厂所承担的不同职能角色也在影响和改变着香厂,这正是今日香厂的个性魅力和文化价值之所在(图6)。
  3未来憧憬
  在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城市职能和城市格局都在发生变化。天桥作为落实北京"四中心"之一的"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将建设为首都演艺核心区,香厂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专家和学者高度关注天桥和香厂的改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先生指出民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资源,是城市文脉的留存。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组王世仁先生提出既要保护历史风貌,又要充分考虑民生改善问题。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提出街区恢复保护要融入现代功能与挖掘地域价值。对香厂感情最为深厚和复杂的是当地的原住民,他们既期盼拆迁以此改善生活条件,却又不舍离开故地。香厂未来的发展,牵动着他们的心弦。
  4何去何从
  香厂的明天,既要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恢复,又要顾及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需求,同时新的地区职能和定位又争论不下。我们以极限分析法为理论依据,比选全面恢复风貌与完全改善民生两个方案,以期寻求一个综合考量、多方共赢的可实施性方案。
  (1)选择一:新市区风貌全面恢复
  布景式的空间风貌恢复将全面重现新市区当年的规划蓝图,改善3km道路交通条件,提升1 800户居民住房条件,置入4ha新街区功能,却可能会导致4 500个(占现状常住人口的78%)居民的外迁与240亿元的资金投入(图7)。
  (2)选择二:民生问题快速解决
  单一性的居住空间改造,将全面改造三类住宅,拓宽胡同改善城市毛支路网,增加地下停车与开敞空间,提升生活服务水平,却可能导致2万m2传统民居与1万m2民国建筑的拆除(图8)。
  (3)选择三:兼容并蓄
  面对香厂发展的多方面诉求,以风貌保护、要素利用、危房改造、设施完善、功能引入为五大核心命题。以历史保护、民生改善、功能重塑、投资可持续性为综合考虑因素,确定城市设计总体思路。这是我们最终的选择(图9)。
  5规划理念
  我们结合天桥演艺区的区域规划,进行了政策、交通、人口、历史、文化等9个专项研究与入户调查等分析,提出四大设计理念。
  5.1香厂风貌特征化
  主要包含三个层面:(1)从留学路、香厂路、腊竹胡同,实现城市风貌从"传统-民国-现代"的过渡,延续和展现完整的地区时代特征。
  (2)重要历史建筑地标化,修葺改造泰安里、华康里等遗存建筑,复建香厂新世界与先农坛坛墙等地区性标志。
  (3)重点街巷氛围主题化,恢复保护万明路及香厂路十字轴街道界面,并以小街巷理念疏通现状阻隔道路,提升街区的可进入性与可识别性(图10)。
  5.2香厂格局完形化
  根据现存的路网体系以及文献记载,香厂的路网以万明路和香厂路为主轴,以50m×100m的小格网为次干路体系,具有强烈的空间特征。
  由于现状的诸多限制,在详尽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规划构建了以万明路和香厂路为主要风貌展示街、以仁寿路与永安路为主要交通干道的双十字路网结构。其他街巷在现状的基础,通过适度拆迁,形成较为完整的小格网状城市格局(图11)。
  5.3香厂生活社区化
  设计大师亨利·培根曾经说过,改变人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设计的最终目的。新香厂的打造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积淀、以现代文化为创新植入,引领带动宜居社区的氛围营造与环境重塑(图12)。
  5.4香厂改造多样化
  历史变迁、岁月更迭,为了延续香厂在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多样性,首先改造的手段应多样化,通过多方沟通、协调,保障项目的可操作性。其次,改造要素应多样化,打造开敞空间、文化设施、基础设施等公共空间。再次,时代特征应多样化,融合明清、民国、近代、现代各时代风貌特征。最后,功能产业应多样化,置入文化演艺、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新的城市功能,带动香厂地区的产业发展(图13)。
  6明日香厂的系统性规划方案(图14)
  6.1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主要通过历史建筑保护、传统街巷格局延续、历史风貌保护恢复来实现。
  6.2市民生活改善与提升
  主要通过拆除6.3万m2危旧房、新建6.8万m2现代住宅,原地回迁70%居民来实现。改善出行条件,打通对外联系,结合开敞空间与重点建筑规划步行游线,并以此为基底,建立绿地及开敞空间系统。另外,通过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菜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6.3街区功能更新与升级
  置换与首都定位不相符的功能、升级现状层级较低的业态,通过街区自我有机更新,实现功能复合化与多样化,打造一个以居住功能为主、生活服务配套齐全、演艺和文创特色突出的活力街区。
  6.4分期实施
  为保障项目的有序建设,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分期实施计划。
  (1)起步区选取了最具带动辐射作用、最易于实施的节点作为近期启动项目,即万明路和香厂路十字轴,通过街道及沿街立面的改造、新功能的植入,激发街区的有机更新(图15)。
  (2)泰安里是香厂目前最具知名度的建筑,修缮其外观,改造成为新市区建设博物馆(图16)。
  (3)华康里,拆除周边私搭乱建,恢复完整街巷肌理,打开西侧界面,沿板章路设置街巷入口,加强与片区联系。建筑内部局部插入玻璃体块、拆除隔墙、合并空间,植入文创园区、文化商业街、青年旅社、文化公园等丰富功能,焕发新的活力(图17)。
  (4)新建区域从四合院和泰安里中提取典型尺度元素,形成基本构成单元,并赋予民生改善的社区文化与服务功能,形成一个具有香厂地区特色的现代新社区(图18)。
  沉稳安静的香厂建筑如同一个个凝固的音符,在包容多样的香厂新市区中汇聚成华丽的交响乐章。老街区、新香厂,在传统与现代相碰撞、东方与西方相交汇、生活与工作相融合的奇妙旋律中,将成为北京独一无二的怀念历史、展望未来的近代人文复兴街区。
  7后记
  从1914年到2015年,百年香厂如同一部历史穿越剧,不同时代的设计师为了这延续百年的梦想,绘制着对新生活的希望。旧与新,只是时代间的相对坐标,我们的思想印记,或许百年后也会有人评说。
  注:该方案获得竞赛第一名。
网站目录投稿: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