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人教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里一篇课文《爱迪生救妈妈》引起争议。该篇课文说的是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由于来不及上医院,家里灯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 但是很多小学教师认为该篇课文并不严谨,因为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对此,人教社的工作人员回应称,人教社已经向教育部写了相关的情况说明,课文绝不是杜撰的,有相应的文章来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与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是开放而多元的,其思想内涵应当是丰富而完善的,应当以真实与严谨为基础,唯有此,其给予学生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正确的、积极的、有效的。 语文教材不同于历史教材,其选文的标准重在文学性,主要考虑到表达的准确性与典范性,但是文学创造终究不同于瞎编乱造,特别是涉及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绝不是脱离实际的想象性发挥,不然,失真的课文,必然会给予学生错误的价值导向,消弱文章的教育意义,甚至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的作用是教语文,而非教课文。课文只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起点,而非教学的全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审视《爱迪生救妈妈》一文的教学,教材所承载的人文教育意义与语文课程价值值得肯定。诸如科学的精神、探索的意识、主动思考的品质,以及文章所要求的学生掌握的字词,正确的表达方法,等等,都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与方向,也是教师开发教材,实施语文教学的基础。然而,教师教学不能仅仅就教材而教教材,如果教学原点出现了失真性问题,故事的本身是不存在的,是虚构与杜撰的,那么所谓的科学精神,科学性何在?用不科学、不真实、有问题的素材与例子教育学生,不仅是教育的不负责任,而且是教学的虚假与伪善,这样教育难道不是严重的问题吗? 当然,作为教材使用者的教师,面对失真的课文,可以更多地从文学的角度来探究课文,并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但是教材终究是教材,其权威性与严肃性在学生心目中是无以撼动的。学生在质疑课文,发现教材失真之后,还会以崇敬的心情对待历史人物,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吗?以这样的错误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代价太过沉重,也让教育变得过于儿戏与草率。 小学语文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与建设者。教材作为文本呈现,必须通过师生还原与内化,才能完成语文课程的构建,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应有的课程价值。因而,对于教材的优劣,教师最有发言权,对于文本的选用,教师最有建议权。 对于《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在八年前就有多位教师挑过刺,质疑文章的真实性与严肃性,然而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依然存在于小学语文课堂,且被不同版本的教材选用。到底是这篇课文真正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还是教材编写者的"任性"与固执的"坚守"?而"课文绝不是杜撰的,有相应的文章来源"这样的回应,到底有多少说服力?教师需要的是更加明确的答复,也需要教材编写者以更加严谨,更加认真,更加科学态度重新审视教材,并展开相应的专家论证,予以高度负责的应对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