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张存江 摘 要: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通过对当时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考察,提出了"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他指出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生利",包括"生有利之物"和"生有利之事"两个方面,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满足个体的需求, 适应个体的发展,进而为社会、国家服务。时至今日,"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现代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弊端普遍存在,需要职业教育界高度重视。 关键词:生利主义 职业教育 中职语文 课 题: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2019立项课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财经素养培育的校本研究》(课题编号:XHYBLX2019088)。 一、中职学生由于财经素养缺失导致发展受挫 中职学生作为选拔体制下的"失败者",带着被淘汰的隐痛,进入职业学校,很多学生自甘沉沦,把大好时光消磨在网络游戏、追星等娱乐项目中;有的学生盲目乐观,单纯地被"蓝领就业率高"的幻象所迷惑,不把精力放在脚踏实地学好专业技能上面,坐等入职高收入岗位;有的学生不顾现实条件,追求高消费,频频掉入各种金融陷阱,被"现金贷""校园贷""裸贷"所扰;有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月光族""啃老族""卡奴",饱受生活压力之苦,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 以上种种现象,都可以归因为学生财经素养匮乏,不了解谋生之艰难,不清楚财富运动规律,被生活的表象所迷惑,等他们在生活的磨难中醒悟的时候,大多为时已晚,很多人生困顿由此而生。 二、中职学生财经素养匮乏的原因分析 中职学生之所以缺乏财经素养,原因很多,综合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点。 1.学生家庭对于财经素养培育的严重缺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耻于言利"的文化基因,很多家长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了不影响子女的学习,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学生插手家庭财务,导致学生没有财务概念,没有理财意识,特别是消费观严重扭曲,缺乏担当,有的学生跟同学攀比中出现落差后,迁怒责备父母,甚至产生怨恨情绪,做出极端的事情,这种扭曲的家庭教育观对学生正确财富观的形成带来很大的影响。 2.学校在财经素养培育中缺位 中国传统文人有"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视金钱为粪土",有的教师认为学校是远离俗世的清净之地,应当远离"凡俗",极少有社会责任心的教师在课堂开展各种培育学生财经素养的行动;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财经素养培育是家长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教师关注财经素养培育问题,但也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认为此类教育和研究难登"大雅之堂",因而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并未真正付诸行动。 三、语文教学培养"生利"之人的价值辨析 1.陶行知"生利主义"论述的现代解读 陶行知先生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指出:"生利有两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因此,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利之人",具体到当今社会,即培养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财富的人。 2.中职语文教学培养"生利之人"之必要性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针对目前中职生财商意识淡薄、财经素养不足的状况,语文教学以培养"生利之人"为目标,结合学科的特点,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组织开展系列语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财商知识、培育学生的财经素养,为学生的优质发展服务。 3.中职语文教学培养"生利之人"之可行性分析 对中职学生而言,语文是服务于学生就业及终身发展的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学好语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课程,而且会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果说将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融合于语文教学是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可行之道,将财经素养培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同样是可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中职学生财经素养缺失产生了很多问题,才有必要加大财经素养培育的力度,使之融合于各学科、各课程的教学之中,从这层意义上讲,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合财经素养教育是可行的。 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财经素养培育的策略选择 《职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融入财商教育,既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又可以培养中职生的财经素养,帮助他们实现优质发展。 1.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将培育"生利"之能作为重要目标 (1)培育工匠精神确立人生定位。"生利主义"注重个体的产出能力和利民利群的社会价值, 这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的语文学习活动,获得关于工匠精神的人文知识,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提高精益求精的人文素质,在学习中思考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坚定人生目标,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社会价值。 (2)培养对于"生利"之事的认同感。在中职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是关于财经素养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在教学中,教师牵引学生沉潜于墨韵书香中,通过文本解读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用艺术点化学生的心灵,孕育出他们对"生利"之事的美好情感,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2.在"读"中培养财经素养 通过组织开展有关财商教育的读书活动,对中職生渗透财经素养教育,加深对财商理念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品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欧也妮.葛朗台》《威尼斯商人》等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金钱和财富的关系,合理规划使用金钱;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李嘉诚传》《这就是马云》《首富王健林》等财经人物传记,学习他们的"开源节流""精准投资""珍惜每一分钱"等财商理念,学习他们创业过程中的艰苦卓绝、顽强拼搏精神,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拼搏,才可能最大限度提升自身价值,实现成功人生。 3.在"谈"中渗透财商素养培育 在学生们所熟悉的群体中,有许多职场人士功成名就,声名远扬,他们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访谈身边的案例,如成功创业的本校校友、邻居、亲戚等人,让他们把访谈对象的成长历程、创业经历、经营理念等逐一记录下来,并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成功创业者风采的同时,帮助学生们扩大职业视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尝试开展创新或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4.在"练"中提高财经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财商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行合一,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财经素养培育的重要举措。财商教育实践包括几个层次,一是"玩"中学。如教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操练"富爸爸现金流""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模拟市场营销"等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在反复试错中增强学习体验,在小组交流分享中探求实现财富自由的规律,在模拟财务决策中应用财商知识。二是"练"中学,就是练习编写创业计划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企业、社区,参观创业实践基地或创业园,浏览创业资源网等,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尝试制定"创业策划书",在练习中应用财商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掌握创业规律,积累创业经验,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 总之,在陶行知先生"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挖掘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财经素养培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优质发展,能培养出"生利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