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创新调动生机改变收获奇迹


  宋艳秋?王文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也源于教法的巧妙运用和内容的创新整合。为了提高提升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多样性和教学内容丰富性这两个方面分析了调动学生积极的策略。其中,多样性的教法有角色互换法、因材施教法、激励法;丰富性的教学内容有人文教育、心理学引导、文字学游戏等。
  一、教学方法多样性
  教学形方法多样化是指在传统的授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心理的变化采取多样性的教法。
  1.角色互换法
  这是笔者讲授应用文求职信时采取的方法。本次课笔者运用此方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在讲解了多篇应用文之后,笔者和本班学生已经形成了讲解应用文的三部曲模式,即是什么——怎么写——写作要领,这种固定的讲解模式已为学生所熟悉;第二,经过几次课的观察,笔者发现本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在知道老师会怎样讲后就只听、不想、不记、不思考。
  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采用了角色互换法。在学生预习好教材后,找了六名成绩层次不同的学生对求职信进行讲解。在角色体验之前,笔者鼓励上台的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课堂教师。
  当学生讲授完后,笔者对六名同学的表现进行了针对性地点评。同时,笔者让六名同学分享了本次课中当老师的心得体会。大部分同学道出了"当老师不容易"的感慨。
  由此,该过程中,同学们切实地体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创造性,这样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尊重老师,遵守课堂秩序。
  2.因材施教法
  学生的心理具有个体差异性,而且其知识基础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针对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法。成绩好的学生让其拓展知识、提升能力。基础知识不太好的学生让其稳固基础。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前行,你就是最棒的!"
  从教育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上看,这是一种"支架教学"。该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维果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与支持,让学生跨越现在,奔向未来。
  3.激励教学法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的鼓励对学生的进步会产生莫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进行赏识教育。
  对学生的奖励因具体情况而定。只要学生有进步,笔者就会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这种进步不仅是成绩上的,更是行为、态度上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先成人才能成才。
  当然,笔者的激励教学法不是简单的表扬与鼓励,也有对学生负面行为的冷处理。负强化是指通过撤销奖励与关注的方式降低消极行为的发生,比如笔者会以幽默的方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间接地提示学生的错误,在课下批评学生等等。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在教授必要的教材知识同时,笔者注重给学生补充课堂以外的其他知识。这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文教育
  即在"三观"上对学生进行指引。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品格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心理日趋成熟的同时又具有冲动性,可塑性较强。因此,在思想上启迪学生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安排了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在这五分钟上台选读一些励志、向上的文章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课堂氛围。
  如学生分享的苏东坡的两句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启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2.心理学引导
  例如,利用"首因效应"告诫学生写作文要写好开头和结尾,利用"艾宾浩斯记忆保持曲线"提示学生加强复习的重要性。
  3.文字游戏
  如猜灯谜、成语接龙、汉字听写大会等竞赛益智类的文字游戏。这些游戏既有利于学生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让学生明确汉字的造字法,有益又有利。
  除此之外,笔者创意性地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歌曲名字、书名等没有逻辑联系的词语放在一起,以此为关键性素材,进行话语创作,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收到了"创新"调动生机、"改变"收获奇迹的效果。
网站目录投稿: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