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用起实践论的思维实践与认识模型认


  伟人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念书时,常对同学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
  后来毛主席确实做了很多奇事,交了很多奇友,成了奇人,还写出了一套奇书——《毛选》。
  在《毛选》这套奇书的众多文章中,毛主席多次对《实践论》这篇文章表示比较满意。
  《实践论》这文章给出了如何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然后如何用规律性指导人们去实践的思考路径;我还从中还看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种思维框架;文章更是科学地辩证了争吵几千年的知与行关系。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思维
  这几天我把《实践论》这篇文章足足看了五遍,一方面我觉得好文章一定要反复拜读;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要写这篇文章的分析,而在信息过剩的时代,自己写的文章千万别变成信息垃圾来干扰大家(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全心全意为我的读者服务)。
  但我一直想不到以什么方式来写?
  有一个傍晚我去超市买菜,因为冬天,我一般会买多一点囤在家里,当我不断拿蔬菜放进推车时,一位老奶奶看到走过来悄悄跟我说:"买这么多蔬菜,我看再过几分钟,这蔬菜就要重新换标签降价了,我觉得你先买其他东西,然后再回来看看。"我就好奇地问老奶奶怎么知道,她就说看着有些蔬菜变皱,结合现在的时间点和以前的经验,应该会快要降价促销了。
  我谢了老奶奶后半信半疑地去买其他东西,记得我买完鱼回来,果然看到管理蔬菜区的阿姨正在重新贴价格标签,仔细一看,价格真的变便宜了,当时我真觉得非常震惊。
  老奶奶通过蔬菜的样子、时间点和以往的实践经验,以此可以推断出蔬菜快要降价促销这个规律,其实这就是《实践论》里讲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路径来发现规律的。
  没有经常去买菜的实践,你就发现不了足够多的信息,也就发现不了内在的逻辑。而我去得少,得到的很多是片面信息,自然就发现不了蔬菜降价的规律。
  这让我了解到,生活中其实处处都离不开《实践论》里说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践行,再小的事也能发现规律。
  我曾跟大家分享过,我看书会分四个层次去看:
  ①看这本书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是决定一个人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
  ②看这本书高质量的知识点——知识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关键。
  ③看这本书蕴含的思维——思维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有多远的关键。
  ④看这本书表达的三观——三观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有多久有多高的关键。
  而对于《实践论》这篇文章,在思维层面对我的启发最大。毛主席在《实践论》里也说过:"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
  那我从这篇文章收获到什么样的思维呢?
  就是在文章结尾处总结的一句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我把这句话抽象概况为一个思维模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也就是说,要想认识一事物的本质、要想判断某件事物的对错,是要通过实践去发现真理,又要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而且每一次循环都会进入更高一级。如果实践与认识不搭,那就不是真理,不能正确的为你作指导。
  根据《实践论》前面的内容介绍,这个思维模型有四层含义:
  ①认识如果不来自于真正的实践,那就是纸上谈兵,甚至得到的认知很多是错误的。
  ②认识如果没有经过严谨的思考推理,那就是教条主义。
  ③认识如果没有放到实践中去论证和发展,那就是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
  ④认识如果没有根据变化和发展进入更高一级,那么你的认识就会过时。
  说了很多理论,我拿一个例子来讲!
  下面这张照片是网友对我的负面评价:
  把这位网友对我的判断,放到这个"实践认识"思维模型去分析:
  1.实践:他可能粗略地看到专栏封面的书籍照片,看到文章配图这些片面的信息,而没有去认真读一遍文章的内容,或者去认真收集更全面的信息。犯了上面我举的那个思维模型的第一层要求,没有真正地去实践,得到错误的认知。因为我写的是专栏文章而不是为了推销书,我给大家的电子shu是送而不是卖,是为了方便没有书的朋友配套拿来看。
  2.认识:于是认为我是在mai书的,而mai书等于卖daliwan,卖daliwan的东西不值得看,卖daliwan推荐的东西也不值得看。此时他的认识没有经过严谨的思考,这些逻辑根本就不成立,即使卖书你不看内容也不能随便贴标签。这是犯了上面提到的思维模型的第二条,推荐他看一篇《反对本本主义》。
  3.再实践:他没有再实践,不能验证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但他就以此的认识给人贴标签,这就是犯了这个思维模型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
  4.再认识:他的错误认知与理论没有得到纠正,生活中处处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类事物,不尊重知识产权(这种风气会阻碍中国的创新能力)。他的认识也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进入更高级,最终容易变为落后、保守的人。
  毛主席在《实践论》说的一段话很符合这种情况: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也不接触事情的本质,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一个普通人与一个厉害的人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有没有按这个思维模型去做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以片面、表面、带着有色眼镜、主观地去看待事物,判断选择。永远处在认识的感性阶段,然后集合成你的人生,这当然比不了什么事都以理性、客观、本质地去看待事物的人啦。
  如果读过《毛选》你就会发现,毛主席在很多文章就是以"矛盾法则"和"实践认识思维模型"去分析事物、看待事物。比如从《论持久战》里面的分析,别人看到的是一对矛盾,毛主席看到的是几对矛盾,而且这些矛盾在前期被验证过的。(1921年之后的近代史内容不能收录,在这不能展开来谈了)
  我之所以说这位网友看问题是片面的、表面的、主观的、甚至是错误的,不仅仅在于他对我的评价,更是在于他缺乏实践而看不到这种专栏出现背后的本质。比如:
  在春秋末期,因为世袭制导致很多奴隶主轻视教育,加上战乱纷飞,学生们整天不学无术,最后导致"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开始出现;而今天,因为知识获取的便捷性,以及教育知识的滞后性,很多大学生同样不学无术。所以同样导致"学在学校"、"教师知识垄断"被打破,推动另一种形式的私学兴起——知识付费。
  所以这种专栏形式的出现是必然的!
  还有原来平台不能解决"信息过剩vs对系统化、高质量知识的需求"这对矛盾,这种专栏的出现解决了这对矛盾。
  当我们看清这件事出现的本质时,我们才能更坦荡、更客观地去看待,如果处处带着有色眼光去否定必然出现的趋势,那就变成落后保守的一类人了。
  而要想了解得更全面,更本质,那就离不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以上是解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思维模型蕴含的四个方面含义,接下来,我进一步详细地讲讲这个思维必经的四个过程,也就是认识运动的四个过程。
  二、认识运动的四个过程
  认识的感性阶段: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事物的片面部分和事物的外部联系。
  认识的概念阶段: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
  认识的伦理阶段:然后循序继进,对整体事物的判断和推理,了解事物规律,上升到理论。
  认识的实践阶段:重点不在于用这理论解释世界,而在于用这理论去改造世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接下来,我还是以网友的评价作为例子,通过认识的四个过程去分析这位网友为何有这种心理的动机?以此提升到理论来为我们的实践做指导。
  1.认识的感性阶段:这个人还没搞清楚事情就在批评和否定我,是个网络喷子。
  2.认识的概念阶段:表面上是对我否定批评,实质上他是对各种推销行为现象都是反感的。觉得我是在"mai书",把我归类为这是一种营销行为,激起他产生一种典型的厌恶感受——"心理抗拒"。
  心理抗拒:指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控制、选择权被不合理剥夺,内心产生抗拒抵触的心理。
  比如看电视正到一个精彩的内容,突然转到广告,你此时会很抓狂;你正在打游戏或者和朋友聊天,妻子不断进来打扰你让你干这干那,此时你即使是爱妻子也会很烦。
  而各种营销很容易让人产生这种心理抗拒的感觉,那位网友的前一句是"本来想好好拜读一下大作",然后发现是为了"mai书"(自己臆想)这种营销行为,觉得自己被这种营销控制,产生抵触的心理,然后去否定对方。
  3.认识的论理阶段:网友因为"本来想好好拜读一下大作",后来因为发现"没想到是mai书的",自己的默认意向得不到满足,觉得自己被营销而产生心理抗拒。但面对同一篇文章,假如这位网友以买书的行为看到这篇文章的解读,这与本来想看这篇文章却发现是mai书的态度,可能就不一样了。文章是一样的文章,但不同状态下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看法,"心理抗拒"这个概念还是无法完全解释,提升到理论还差一点。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一位牧师处在"吸烟"与"祈祷"并做的状态,有人看到后觉得这位信徒不够诚心,祈祷的时候怎么能吸烟呢?但牧师告诉他,我是在吸烟的时候都不忘了祈祷,那个人的态度立刻不一样了。
  这本质的区别在于你的默认参考物不一样,所以分析推导出理论是:
  默认选择的参考起始点,是影响我们判断事物的态度,以及做事的行为。
  那个人的默认选择了祈祷,祈祷是不能吸烟的;牧师的默认选择了是在吸烟,吸烟还祈祷是很有诚心的。那位网友的默认选择是看文章,后来以为这文章是为了做营销而写的,所以觉得没有必要看;如果他的默认选择是买书,那看到这文章可能觉得是一种福利。
  4.认识的实践阶段:把这条理论用到实践中去!
  ●我们很多人在朋友变有钱的时候会有种嫉妒的心理,但为什么全世界很多人比你有钱也没有那种嫉妒呢?那是因为我们的默认选择参考对象是自己的熟人,而不是全世界。参考的范围比较小,所以格局也跟着小,做不到胸怀天下。
  ●电饭锅刚刚出来的时候,在日本推广极为困难,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当时对电饭锅的默认选择对象是"省时",那些做饭的媳妇们害怕婆婆说自己懒,所以不想用。后来商家主打的广告变为做饭更好吃,改变人们默认选择的参考物,由"省时"变"更香",立刻大卖。
  这就是认识要经历的四个过程:感性阶段、概念阶段、伦理阶段、实践阶段。
  三、知(认识)与行(实践)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论》之前,人们对"知与行"的关系论调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朱熹等人认为的"知易行难",这也是大众口头经常说的一种。
  比如我们都知道对父母耐心和尊重比较好,但真正做到很难。父母为我们好唠叨多几句就很不耐烦,父母对新技术比较笨拙有时候我们就没耐心去讲解。
  第二种:孙中山认为的"行易知难"!
  孙中山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考察世界人类的进化,分三个时期:一是由野蛮到文明,属于不知而行的时期;二是由文明到更高级文明,属于行而后知时期;三是自然科学产生后,属于知而后行时期。像建立了长城这个行,而工程学这个知近代才有,我们的很多知不一定是真知,真知很难的。
  第三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举了两个例子:好好色,恶恶臭。
  意思是看到美色,这是"知",喜欢美色,这是"行";闻到臭味是"知",讨厌臭恶是"行"。比如我们人性看到美女第一反应就喜欢,闻到狗屎就讨厌。"看到"与"喜欢","闻到"与讨厌其实是同时产生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停顿的,所以知行是合一的。
  第四种:毛主席的"知行辩证统一"
  上面关于知与行的论调都是片面的,而毛主席在《实践论》能科学地论证: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
  《矛盾论》说到:"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知"与"行"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有时候认识跟不上实践,刚才说了几千年前就修筑起长城,但工程学最近才出现;有时候实践跟不上认识,如先发现伯努利原理才能更好地发明飞机。知离不开行,行能产生知;知与行是对立统一而不是合一,知与行有对立的一面,如果"合一"就消灭了斗争性,没有主次之分,容易变成机械化。
  毛主席在《实践论》探讨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很好的"知"与"行"的讨论,没有离开人的社会性、没有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看待,也更具科学性。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内容: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思维
  2、认识的四个过程
  3、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本文属于专栏内容,我是原创作者明海,每篇我会花费2到7天来撰写,希望在信息的洪流中能给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内容,感谢大家的支持!
网站目录投稿: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