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昆明市博物馆藏明代云南青花瓷器纹饰赏析


  昆明市博物馆藏明代云南青花瓷器,主要为云南建水窑、玉溪窑、禄丰窑、大理窑、永胜窑等云南当地民窑生产的青花瓷,个性鲜明,独具一格。云南青花瓷器主要施青釉,属青釉青花,这是云南青花与景德镇白釉青花的最大区别。云南青花瓷器根植于民间的肥沃土壤,显示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情趣;它们有别于官窑青花瓷器的雍容华贵,显得更加清丽脱俗,独具艺术魅力;它们用笔流畅自如,画风粗犷自然,装饰纹样丰富多彩,新颖别致,在青花瓷器发展史上可谓别具一格,一枝独秀,是研究地方民俗文化、民间陶瓷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云南青花瓷器的起源
  云南青花瓷器的起源,得益于云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元明时期屯田戍边政策的广泛推行。青花瓷器的烧造需要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质基础,云南各地高山峻岭,河流纵横,有茂密的燃料资源分布。云南青花钴料分布较广,提炼方便,具备运用钴料为呈色剂的资源优势,从地理和资源上具备烧造瓷器的自然条件和物资基础。元明时期规模空前的屯田戍边政策,使大量的屯边军民迁入云南,景德镇制瓷技艺也随之传人和发展,推动了云南青花瓷器的成功烧造。元朝建云南行中书省,大兴民屯,整修水利,订立租赋,免除徭役,使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在元代中期有了新的发展。明初为了加强云南边疆稳定,建立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卫所屯田制度,平定云南的数十万明朝驻军以军事屯垦的方式留守云南。在实施军屯的同时,明朝政府还在云南境内全力推进民屯制度,先后从江南迁移地主富户、旺族大姓等远赴云南,屯边垦殖。大量屯边军民的涌入,促进了云南与中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融合。随着各类人才技术的传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业蓬勃发展。云南地方青花瓷也随着景德镇制瓷匠人的大量涌入而蓬勃发展。云南省华宁县慈云寺清咸丰年间所立的《重修慈云寺功德碑》,明确记录了江西制瓷匠人迁入云南的史实:"华盖山下,大明洪武年间,有车姓者,由江西景德镇办厂于此。为生活计,继汪氏、张氏、彭氏,以及刘、柯、诸姓、杨诸姓,因亲及友,接踵萃处焉。"这些汉族移民传播了景德镇先进的烧瓷技艺,为云南青花瓷的烧造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一至图三)。云南青花瓷器的发展充分吸收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髓,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体现了云南境内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并迅速在云南广泛传播,反映了云南区域性陶瓷文化的传承、变化和发展过程。
  二、云南青花瓷器的主要窑口
  云南目前发现和发掘的窑址,具有代表性的窑口主要有玉溪窑、建水窑、禄丰窑、大理窑、永胜窑等。从烧制时间来看,建水窑烧制青花历史较早,为元代云南青花创烧早期的窑址。建水窑以建水洪家窑遗址为代表,是云南最大规模的瓷窑,这里依山傍水,群峰滴翠,林木茂密,有着瓷业生产所需的丰富条件。1982年文物普查时,在碗窑村北后山南坡一千平方米范围内发现有十多条古代龙窑遗址,均为依山傍水,利用山势坡度而建。窑床附近堆积有许多元、明、清时期的古代瓷片。瓷土质地纯净,呈灰白色,少部分黑灰色;青花原料之钴土系采自本县笔架山,青花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以铁、锰等为调色剂,故青花色泽深黑,并有晕散现象。器物以盘、瓶为主。建水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装饰上也独具新意,图案多样,内容丰富,布局严谨,注重写实,具有粗犷润泽的美感。
  云南玉溪窑为云南青花瓷器生产的第二大产地。人们对玉溪窑的关注始于1960年,当时云南省博物馆的葛季芳先生在玉溪瓦窑村发现了古窑遗址。同年12月,葛季芳先生在玉溪瓦窑村附近发现"平窑"、"上窑"和"古窑"三处古代瓷窑遗址。窑址出土标本的风格特点与云南某些墓葬出土的青花瓷器非常接近,同时这些青花瓷器与景德镇元明时期生产的青花瓷的风格非常神似。玉溪古代生产陶瓷的窑场分布较多,比如玉溪红塔区瓦窑村、玉溪华宁碗窑村等。据葛季芳先生研究,玉溪窑出土的瓷器胎质较为疏松,釉色呈灰青色,玉溪窑瓷片上的钴蓝成分与当地钴矿成分较为接近,显然使用的是当地生产的钴料。
  云南禄丰窑主要有两处窑址:白龙井窑和罗川窑。两个窑址中发现的青花瓷器,具有明显的云南地方特色,与玉溪窑、建水窑所出青花火葬罐的胎釉、青花成色大同小异。出土瓷片以青花瓷为主,其次为仿钧窑变釉、青釉印花瓷等,器形有碗、盘、钵等,胎色以青灰为主,装饰图案多样。从瓷片看当属元明时期古瓷窑。禄丰白龙井窑的产品,已经明显使用化妆土。禄丰窑元末即已开始烧制青花瓷,烧制的器物以青花碗和折沿宽边的低足盘居多。1973年,禄丰黑井出土数量较多的青花火葬罐,胎土质粗,呈灰白色,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调浓黑,绘画粗放,富于地方特点。
  大理窑位于大理市风仪镇,发现龙窑一座,从窑址地表采集的瓷片看,主要有青釉和青花瓷器,胎质疏松,可见明显的修胎痕迹。釉有开片和气泡。此外,在大理许多县出土的火葬墓都有云南青花瓷器发现,表明了大理烧造青花瓷器的可能性。大理窑的青花烧造工艺和禄丰窑、建水窑相比,显得稍为逊色,胎厚呈灰色,釉青灰泛黄,青花偏黑灰色。
  三、云南青花瓷器的胎
  釉特征及工艺特点
  明代云南青花瓷器分属于云南不同地域的窑口,说明了云南青花起源的多元性。尽管它们地域各异,但是同处于元末明初的时代背景,各窑口所用云南本地胎釉原料以及烧造工艺大同小异,赋予了云南青花许多相似之处。虽然云南各个窑口的青花瓷器在胎釉、造型、纹饰、烧造工艺上各有千秋,稍有差异,但与景德镇青花相比,云南本地主要窑口生产的青花瓷器都具有云南青花典型的地方特色:胎釉特色个性鲜明,一目了然。造型与纹饰与景德镇有相似之处,绘画风格采用传统的一笔点画笔法,用笔流畅自如,画风粗犷自然,又显得更为古朴和抽象,青花呈色深沉。总的来说,云南青花瓷胎质、釉色、装烧工艺有如下基本共性特点:
  胎质上,云南青花瓷使用云南当地的瓷土,与景德镇青花瓷比较,胎体含砂量大,结构疏松,再加上胎土淘洗不精,含铁量高,所以云南青花瓷胎体厚重,胎质粗糙,胎色多为灰黄色、灰青色、灰黑色和灰白色。
  釉色上,云南青花瓷主要施青釉,属青釉青花。青釉青花也是云南青花区别于景德镇白釉青花的最大特点,这与云南当地生产的釉料品质有极大的关系。云南本土生产的青釉是加入草木灰和石灰水的混合釉,因而呈现出青灰色,同时还伴有青绿、青黄等色调。釉中含铁量高,釉色不够清亮,烧成后缩釉比例大,多砂眼和气泡。釉和胎体结合不紧密,爆釉和釉面脱落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受钴料淘洗技术的限制,钴料中含铁、锰的比例较高,因此烧成的青花呈色蓝黑、青灰或灰白。
  装烧工艺上,云南青花瓷与景德镇相比略显粗糙。多使用垫台、垫圈、垫饼、支钉烧造,其中支钉痕迹明显,瓷器内底多有支钉痕(图四、图五),支钉数量常见5 6个,少数瓷罐上有垫圈痕。圈足一般多为平切,工艺较为粗糙。
  四、清丽脱俗的云南
  青花瓷器纹饰
  云南青花瓷器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中原景德镇陶瓷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彰显出云南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关系。与景德镇青花瓷器相比,云南青花瓷器纹饰图案显得更为粗犷和豪放,自由不羁,独树一帜。同时,千姿百态的纹饰图案中也有独具云南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纹饰,显示了云南地域的个性特征。
  云南青花瓷器善于从现实出发,创造优美的意境,与民众心心相印。丰富多彩的纹饰题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用象征、寓意、谐音、比拟等表现手法,表达普通民众共同的情感和期盼。云南青花瓷器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促成了装饰题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青花纹饰丰富多彩,有花卉纹、花鸟纹、动物纹、人物纹、几何纹等。有的纹饰简洁明快,朴素自然,主题突出;有的纹饰繁复,疏密有致,装饰性强;有的纹饰主次分明,繁简相宜,相得益彰。这些自由豪放的纹饰图案装饰充分体现了云南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具有浓郁的云南民间特色,反映了民众期望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1.婀娜多姿的花卉纹
  云南青花瓷器常见缠枝花卉纹和折枝花卉纹。各种花卉纹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其中以牡丹纹、菊纹、莲纹、梅纹等花卉纹居多。
  云南青花瓷器装饰中,牡丹纹是最为典型的装饰纹样(图六)。牡丹纹自唐代以来,颇受世人喜爱。牡丹是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牡丹纹常见缠枝牡丹纹、折枝牡丹纹或牡丹花朵纹等,图案精致,雍容华贵,寓意吉庆,装饰效果极强。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其冰清玉洁,也被视为佛教的圣花,加之"莲"与"廉"谐音,自古莲花被推崇为圣洁至尊的象征。莲纹装饰常见缠枝莲、折枝莲及变形莲瓣纹等图案,寓意高雅纯洁。人们喜爱菊,则不仅因其色彩绚烂,更因其傲霜斗雪、独立寒秋的不屈气节和飘逸脱俗、放达清高的高尚境界。菊纹常见缠枝菊纹(图七)、折枝菊纹及菊瓣纹等。松竹梅纹被誉为"岁寒三友"(图八),是中国古代文人达士追求的精神境界,坚毅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寄物抒情,表达人们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寓意高风亮节和忠贞的友谊。松竹梅纹常见于开光内分别构图,一组三图组合或多图组合构成岁寒三友的吉祥寓意。
  馆藏明代青花花卉纹玉壶舂瓶(图九),瓶口沿为青花斜线纹和青花点彩相间装饰,从瓶口至圈足共绘有五层青花装饰纹样。上颈部饰青花蕉叶纹,下颈部装饰青花开光如意云纹,其下以青花四瓣菱形花纹隔断过渡,腹部主题纹饰以网格纹隔断为三块长方形开光,开光内装饰折枝菊纹、折枝牡丹纹等纹饰。近底部装饰变形莲瓣纹。各层纹饰之间用颜色稍浅的双弦纹间隔。青花绘画风格精细工整,纹饰繁复不乱,疏密得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明青花花卉纹盖罐(图十),自肩至底部饰青花缠枝花卉纹、开光折枝花卉纹、变形莲瓣纹等三层纹饰。配圆形盖,宝珠钮,盖面堆塑两道水波纹,并饰青花缠枝花卉纹和海水纹等青花纹饰。构图舒朗,主题突出。
  2生机盎然的花乌纹
  云南青花瓷器上,花鸟纹也是较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喜上眉梢"是中国民间最为喜闻乐见的吉祥喜庆图案。喜鹊伫立梅花枝头,"梅"与"眉"同音,寓意喜上眉梢。据《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色皆以为喜兆,故谓喜鹊报喜。"凤纹常与缠枝牡丹纹、缠枝莲纹、云纹相配(图十一),线条流畅,动感强烈。风为群鸟之长,雄为凤,雌为凰,雄雌同飞,相和而鸣。风被视为神鸟,凤鸣之音是和平美好的征兆。凤纹多装饰于罐的肩部。馆藏明青花缠枝牡丹凤纹罐(图十二),器形规整,釉色黯淡,青色灰中泛蓝。颈饰青花弦纹,肩部饰三只展翅高飞的长尾凤鸟在云海中翱翔,为比较典型的凤穿祥云图案。画面中的三只凤凰昂首展翅,神采奕奕,羽翼舒展,身形纤细灵巧,长尾飘逸灵动。凤鸟在飘扬的云海中遨游飞翔,无拘无束,线条流畅自如,寓意吉祥富贵。肩与腹部以细长卷草纹作隔,腹部绘青花缠枝牡丹纹,胫部饰变形莲瓣纹。绘画技法流畅自如,构图疏密有致。
  馆藏明代青花花鸟纹盖罐(图十三),自口沿至底部分别绘制五层青花纹饰。颈饰青花回纹,肩部主题纹饰为花鸟纹,双鸟两两相随,停栖在茂密枝头,花丛锦簇,有菊花、梅花、葡萄、松树、柳树等多种花卉树木,景色宜人,生机盎然。肩腹相接处饰青花海水纹作隔,腹部饰青花缠枝牡丹纹,花叶肥硕,胫部饰青花变形莲瓣纹。荷叶罐盖,蛇钮,钮外饰缠枝牡丹纹和蕉叶纹两层纹饰,各层之间以青花弦纹分隔。构图繁复有序,纹饰细致饱满。
  3.趣味横生的动物纹
  云南青花动物纹瓷器,常见有狮子滚绣球纹、鱼纹。狮子滚绣球纹常见双狮两两相对,大的称太狮,小的称少狮。太狮、少狮取其谐音为太师、少师,暗喻位极人臣、官运亨通。狮子绣球相间排列,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纹饰寓意吉祥喜庆。馆藏明青花狮子滚绣球缠枝牡丹纹盖罐(图十四),肩部裝饰青花狮子滚绣球主题纹饰,狮纹造型生动活泼,毛发后飘,回首扬蹄,尾巴上翘,动感十足,狮纹与绣球、飘带搭配组合,圆形绣球上飘带绵长飞舞于二狮之间,画面动静相宜,装饰效果飘逸灵动,浓郁喜庆的民间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洋溢着吉祥如意的节庆氛围。
  鱼纹主题明确,装饰性强,给人以赏心悦目、悠闲安逸的感受。"鱼"、"余"同音,具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寓意。鱼纹形式多样,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鱼藻纹为云南青花瓷器装饰的代表性图案,多绘于青花火葬罐的肩部、青花玉壶舂瓶的腹部以及盘碗内底。
  馆藏明代青花折枝牡丹鱼藻纹盖罐(图十五),釉色青灰,青花色调深沉。罐盖饰宝珠钮,盖面饰青花菊瓣纹和莲瓣纹两层纹饰。罐身用弦纹分隔为三层青花纹饰,上层肩部饰青花鱼藻纹,三条游鱼首尾相接,舒适悠闲,在繁密的水草中自由游弋。鱼纹造型生动形象,写实性较强,刻画细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水藻纹呈枝条状向四周飘扬摇曳,水草枝条粗细相间,整体画面自然朴实,虚实相间,主题突出。游鱼和水草灵动自然,互为衬托。中层腹部饰青花折枝牡丹纹,花瓣饱满,枝叶茂盛。下层胫部饰青花变形莲瓣纹,青花线条流畅,简笔勾勒。整件器物器形敦实沉稳,古朴大方,纹饰布局严谨合理,层次分明,绘画手法简练生动,重点突出,实笔点画,勾填渲染,展示出画工娴熟精湛的绘画技法。
  4独具韵味的人物纹
  云南青花瓷器人物纹较罕见,多为青花之佳品,常见有高士图或仕女图。人物纹常见于罐的肩部、腹部的主题纹饰,玉壶春瓶的腹部、碗内底心部位等也有出现。多采用开光装饰突出人物形象,一目了然。人物与景致互为映衬,景中有人,人在景中,相輔相成,构图严谨,装饰性强。笔法粗犷飘逸,别有韵味。仕女图多展现闺阁淑女的生活场景,琴棋书画、游园踏青等题材较为常见。高士图多表现古代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或临溪垂钓,或松下独饮,或山间行吟等,充分表达了文人雅士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意境深远。人物纹饰中也有反映民间生产劳动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内容,以馆藏明青花人物纹玉壶舂瓶(图十六)为例,其主题纹饰为玉壶舂瓶腹部开光内青花双人图,人物形象十分独特,不同于仕女图的典雅高贵和高士图的清高脱俗,人物形象亲切自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民族特征。开光内人物眉清目秀,头梳双髻,身着交领长衫,长衣宽袖,衣带飘逸,衣长及膝,膝以下双足裸露。肩背网格纹背篓,背篓内盛放枝条状物。人物同向相随,一前一后,呈行走状。人物刻画细腻,神形兼备,绘画技法娴熟细致,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自如。
  馆藏明代青花人物纹盖罐(图十七),整器自上而下由弦纹分隔为五层青花纹饰,肩部主题纹样为青花人物纹,以仕女为中心构图,并辅以柳树、松树、兰草、奇石等辅助纹样,构图严谨,简洁明快。亭亭玉立的仕女婀娜多姿,顾盼生辉,徜徉于静谧清雅的庭院中,怡然自得。人物神形兼备,生动传神,精彩地呈现了仕女游园的闲情逸致。罐身肩与腹相交处装饰一圈窄细的青花卷草纹,腹部饰青花凤穿牡丹纹,胫部饰青花变形仰莲纹。罐盖饰宝珠钮,盖面饰青花卷草纹和变形仰莲瓣纹。整器构图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笔法粗犷飘逸,画面充满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极具艺术韵味。
  云南青花瓷器纹饰丰富多彩,除了以上常见的青花纹饰外,其他纹样如八卦纹、卷云纹、山水纹、植物纹、涡纹(图十八)、几何纹、十二生肖纹等装饰纹样,题材多样,或寓意吉祥安泰,或祝颂平安长寿,表达了劳动人民祈望祥和平安、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馆藏明青花堆贴十二生肖纹盖罐(图十九),造型秀雅端庄,胎质坚致,器表施青釉,釉面肥厚,釉色青中泛黄。这件青花瓷器的装饰与众不同,除绘有青花纹饰外,在肩腹部和下腹部分别装饰印模所制的十二生肖纹,分为上下两组,每组分别堆贴六个不同的生肖图案,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流露出生肖图案生动活泼的自然情趣。生肖印模凸出罐身表面,立体感极强,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这种属于云南青花瓷器装饰的独特技法,具有云南本地民族特征及区域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除堆贴印模十二生肖纹饰外,罐身上下还绘制了其他青花纹样,其中罐身腹部装饰青花主题纹饰八卦纹,介于两组生肖堆贴图案之间,互为映衬,相辅相成。像这样佛教仙道纹饰的混合搭配装饰,体现了佛教及道教信仰在云南本土的交融共处,彰显了云南民众信仰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总而言之,明代云南青花瓷器的显著特点是淳朴、清新和洒脱,形成了格调奔放、雅俗共赏、清丽脱俗的艺术特色。云南本地青花线条活泼流畅,朴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纹饰奔放中有纤柔,通俗中蕴高雅,朴拙中显灵秀,平凡中含独特,表现了生动奇妙的艺术意境和自然朴实的生活情趣。云南本地青花瓷兼具生活化和大众化的特征,以特有的语言和装饰风格,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云南民间匠人的高超技艺,是当时社会生活发展的缩影。
网站目录投稿: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