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临淄足球博物馆藏蹴鞠文物浅析蹴鞠运动的发展演变


  文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是重要的有形文化遗产…。蹴鞠文物为我们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蹴鞠图像,这些图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忠实地反映了古代蹴鞠文化的面貌,成为我们研究古代蹴鞠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有序、繁荣发达的有力佐证[2]。据认为,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的临淄,在汉代得到充分发展,繁荣于唐宋,落寂于明清。临淄足球博物馆收藏的蹴鞠文物种类繁多,从材质上来说主要有画像石、陶瓷、绘画、古籍,另有相当数量的铜镜、牙雕、木雕、漆器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古籍文献充分证实了中国古代蹴鞠运动的发展演变。
  一、蹴鞠在两汉时期的发展
  两汉时期,蹴鞠几乎是全民性的竞技活动。蹴鞠活动主体广泛,形式多样,深入民间,并初步形成了规范性的比赛规则。军事训练和官苑娱乐是汉代蹴鞠的两种主要形式。汉代的兵役制和徭役制结合在一起,各类兵卒的训练形式多种多样,从现有文献看,蹴鞠是较常见的一种。刘向《别录》日:"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土知有材也。"刘歆《七略》日:"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士,至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蹋鞠。"西汉名将霍去病曾六次出击匈奴,"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3]。服虔注日:"穿地作鞠室也",即挖地修筑蹴鞠场地进行训练。由于蹴鞠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后来逐渐从军事训练项目演变为一种宫苑娱乐活动。《西京杂记》记述说:"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日:‘朕好之,可择似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棋以献,帝大悦,赐青羔裘紫丝履服以朝觐焉。"由此可见,汉代宫苑中的蹴鞠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竞技活动,而是带有更大的娱乐性。而在民间,蹴鞠亦成为一种娱乐游戏。桓宽在其《盐铁论》中说:"文学日:‘贵人之家,蹋鞠斗鸡。贤良日:‘富贵奢侈,窮巷蹋鞠。"民间蹴鞠的主要功能在于游戏,其活动主体也就广泛得多,无论男女老少均可进行。
  馆藏的画像石文物拓片即是汉代全民蹴鞠的有力证明。
  《乐舞蹴鞠》画像石(图一),长88、宽56厘米,表现的是一人三鞠长袖舞蹈蹴鞠。根据双脚的动作及鞠的舞动方向可以判断,既有用脚掌向下踏鞠的动作,也有用脚尖、膝盖向上弹踢鞠的动作。画像石外为半圆环饰幔纹,内为菱形装饰纹。主画面分两格。上格表现伴舞,右为两乐女抚琴、吹竽,琴女左边一女舒展长袖,翩翩起舞,身后一组伴舞者紧随登场。下格为梳高发髻的女子.足踢三鞠,鞠不离足,足不离鞠,技艺娴熟,同时挥舞着长袖飘带,舞姿潇洒。一男子随后,另有三男子吹竽、抚琴、跪拜。根据以上内容,可判断该画像石图像为室内的百戏蹴鞠图。
  《乐舞·蹴鞠》画像石(图二),长106、宽88厘米,表现的是两人两鞠的室内大鼓蹴鞠。图像上可辨认出大鼓有清晰的支撑物,有舞蹈伴奏、观众及身着正装的墓主人。该画像石也属于室内百戏的大鼓蹴鞠图。
  《乐舞蹴鞠出行》画像石(图三),长69.7、宽69.4厘米,刻有两人在做单手倒立的动作,两人的腿前伸致使身体重心前倾,在前倾瞬间用头来顶鞠球。《健鼓蹴鞠》画像石(图四)中,大鼓两侧有两人在做双手倒立,两腿伸展开,保持重心的同时用头顶蹴鞠。二者也属于大鼓蹴鞠,但若更详细地划分,则应为在室内腾空倒立的特别技能蹴鞠[4]。
  《马上封侯》画像石(图五),长136、宽39.5厘米。图像内容可分为四层。第二层是野外蹴鞠及习武的画面,第四层有树木及马等动物,取马上封侯、喜上眉梢之意。第一层及第三层分别是呈坐姿及站姿的人物在交谈的画面。四层图像都没有看到幕布和伴奏乐队的刻画。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层画像上左侧人物手中所持并非鼓槌而是长袖,所以该画像为野外徒手击鼓的蹴鞠图。
  《蹴鞠·击剑》画像石(图六),长177、宽35厘米,表现的是两人四鞠且手拿鼓槌的大鼓蹴鞠。蹴鞠场所无音乐伴奏,而且左侧可见野鸡样的鸟和植物。野生动植物出现在画面是为强调野外蹴鞠内容。因画面上方无舞台幕布,可以肯定不是百戏内容,而是追求自身娱乐的蹴鞠。
  蹴鞠的资料在汉代画像石中常常见到。汉代人们认为死后的生活和生前应是一样的,所以在祠堂、石阙及墓室中刻画了许多死者生前的生活情景,希望其在另一个世界还能照样享受生活。由此可知,蹴鞠在汉代已成为民间普遍性的娱乐活动[5]。 二、蹴鞠在唐宋时期的繁荣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物质生活富裕,加上统治阶级对体育的喜爱和倡导,蹴鞠运动在这一时期得以繁荣发展。彩绘蹴鞠纹铜镜是蹴鞠运动在宋代发展至顶峰的一大标志。
  馆藏彩绘蹴鞠纹铜镜(图七),直径13.5、长23.5厘米。圆形带柄,镜柄扁平,缠有藤条,纹饰为描金漆画,画面内容展现出身着宋代服饰的六男子蹴鞠的场景,中间一人正在进行技巧性的白打(指不用球门,主要强调技巧,踢高、踢花样的蹴鞠。根据上场人数和是否分班比赛,白打分为多种场户),人物生动,惟妙惟肖。周围假山林立,牡丹花开。铜镜工艺极为精美,仅局部有老化。铜镜的画面与《宋太祖蹴鞠图》极为类似。宋太祖赵匡胤酷爱蹴鞠,有宋词为证:"巧匠园缝异样花。身轻体健实堪夸。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诱王孙礼义加。宜富贵,逞奢华。一团和气遍天涯。宋祖昔日皆曾习,占断风流第一家。"
  馆藏三彩蹴鞠胡人瓷俑(图八),高31、宽13厘米。俑的形态是一位贵族胡人老者,高鼻深目,须发浓密,头戴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圆顶风帽,着高领系扣马甲,左手托鞠,歪头斜视,似乎在回味着刚才精彩的比赛。这件三彩蹴鞠胡人瓷俑的发现,说明宋元时期蹴鞠活动仍然盛行于社会上层,且为蹴鞠在西域的传播盛行提供了有力证据。
  宋代的整个社会阶层,上至皇帝宫室,下到城市百姓,都对蹴鞠乐此不疲,馆藏的绿釉蹴鞠陶俑便是有力的佐证。绿釉蹴鞠陶俑(图九)出土于博山北宋木柴窑遗址,底座直径5、高11.5厘米。绿釉通体莹润剔透。陶俑呈盘坐状,双臂自然垂落在腿上,身着具有宋代典型特征的圆领窄袖袍,为年轻男子样貌,头顶宋代发髻及软巾,右肩顶鞠,面目自然清晰,表情享受,似乎刚刚进行完一人场户(即单人独踢表演,是表演个人技艺的表演),正坐下来休息片刻,样貌神态十分生动。
  这一时期的蹴鞠更加平民化和商业化,成为一种普及性很强的社会娱乐活动,自皇帝朝臣至平民百姓,无论是朝廷宴乐还是民间消闲,到处可见蹴鞠的身影。民间和全国性组织齐云社(也叫圆社)的出现,促进了蹴鞠运动日趋规范化,并且引进了商业机制,出现了更专业化的蹴鞠研究专著。其中,馆藏的《蹴鞠图谱》和《蹴鞠谱》尤为重要。
  《蹴鞠图谱》由元代的汪云程所写,馆藏《蹴鞠图谱》(图十)属于清早期木刻板,长26.8、宽16.8厘米。它最初编在《说郛》中,现被编入清代刊刻的《说郛》第一百零一卷中。内容约五千字,主要包括《球门社规》《球门物色》《球门人数》《健色名》《踢搭名色》《成套解数》《官场下作》《输赢筹数》《锦语》等,记述蹴鞠的方法较为全面。《蹴鞠图谱》中的文字表述简练,如"每人两踢,名打二;曳外大踢,名白打;一人单使脚,名挑踢;一人杂踢,名厮弄,亦惟校尉能之"。
  <蹴鞠谱》(图十一)成书于明朝中后期,是由明朝人汇集了《事林广记·戊集》《蹴鞠图谱》《戏毯场科范》等文献史料编辑而成。《蹴鞠谱》被编入《玄览堂丛书》第三辑中。书名由郑振铎根据现存首页的诗"蹴鞠初兴黄帝为"而定。其中《蹴鞠谱》约三万字,详细描绘了宋代十二片皮缝制的鞠:"十二香皮,裁成圆锦。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嵌缝深窝。"书中记述了蹴鞠的各种踢法,内容包括带球门的蹴鞠和白打场户等的比赛方法,并对各种动作的要领以及练习方法也作了介绍。此书记述圆社的社会地位和礼仪较多。在礼仪方面,下场踢球"鞋袜衣冠齐楚,性格温柔,容仪温雅","自家不犯社家规","场中运动礼莫失"。在拜师学艺方面,"得明师开发","听师教"。书中提到了鞠的品牌有四十个,并且部分内容涉及到蹴鞠的社会交游、健身和娱乐等方面的意义,如"圆社休愁不识人,他乡朋友自盈门。一团和气逢人喜,六片香皮到处亲","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本来遵演神仙法,此妙千金不易传"[6]。
  三、蹴鞠在明清时期的衰落
  蹴鞠发展到明清之时,开始走向娱乐化。明代蹴鞠女艺人的蹴鞠表演多供纨绔子弟娱乐,蹴鞠的高雅性、民俗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蹴鞠逐步走向衰落。满文化对汉文化的冲击同样对蹴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女子缠足的陋习使蹴鞠活动基本绝迹。清朝中期以后,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下,蹴鞠逐渐走向沉寂。这一时期,竞技蹴鞠日渐式微,以娱乐为题材的蹴鞠活动较为普遍,成为女子儿童的游戏活动。馆藏的明清蹴鞠文物题材多指向儿童,说明蹴鞠的活动主体范围缩小,社会普及性降低。
  馆藏明代蹴鞠纹瓷罐盖(图十二),口径17、高8.5厘米。胎质坚硬,白釉。图中有两名孩童蹴鞠,鞠位于场地中央,右侧一儿童欢呼雀跃,左侧的儿童双臂做挥舞状,双手拿有红色彩巾,似在庆贺比赛胜出后的喜悦。这件文物曾在2006年被带到德国汉堡参加了世界杯开幕期间举办的魅力足球展。
  粉彩童子蹴鞠茶缸(圖十三),分为盖和缸体两部分。盖口径10、高5.5厘米;缸口径10.5厘米,底足径7、高6.5厘米。庭院中有两童子,身着彩衣,梳总角发髻,左侧孩童挥舞双臂,将鞠高高踢向空中,右侧孩童仰头紧紧盯着落下的鞠,伸出左腿做接球状,画面活泼生动,十分可爱。
  四、结语
  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历史特色。从传说中的黄帝蹴鞠起,经过漫长的发展,兴于战国齐地,盛于秦汉唐宋,衰微于明清。在两千多年的时光里经历了游戏 军事训练 竞技 游戏的发展演变。作为古代一项竞技娱乐项目,其产生、发展、演变都有一定的历史环境,上述不同时期的文物为我们提供了一窥其历史踪迹的宝贵材料。
  [1]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 990年,第4页。
  [2]陈子《从蹴鞠文物看蹴鞠运动的发展演变》,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 4年。
  [3](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 959年版,第51 9页。
  [4]刘朴《对汉画像石中蹴鞠活动的研究》,《体育科学》2009年第11期。
  [5]仝晰纲、王淑琴《汉代蹴鞠论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入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王淑琴:《蹴鞠与中国古代社会》,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网站目录投稿: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