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历史长达65年,累计完成工程量超过10多万项,项目遍布全国32个省市区,足迹留遍中国120多座城市,远涉重洋业务拓展到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200米以上超高层地标建筑超过70栋…… 拥有这组辉煌数字的,就是享誉全球的中国著名建设集团——上海建工。多年来,承建的工程涵盖房屋建筑、土木工程、特种工程、园林绿化、水系治理、生态环保、海绵城市、城市更新等业务领域,构筑着中国的新形象,为打造可阅读的建筑、可漫步的街区、可休憩的花园、有温度城市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建工旗下"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市建设投资、建材工业"等5大事业群协同联动发展,2017年新签合同额2580.82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20.83 亿元。经营规模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公布的"2017年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中位列第9位,在《财富》"2017年中国500强"中位列第54位。上海建工股票被列入"上证"180指数和"MSCI"指数,资本市场影响力不断上升。 "上海建工"品牌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建筑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被世界品牌实验室授予"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当前,在上海加快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背景下,上海建工日前导入以"自主创新、品质卓越、管理精细、品牌引领、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品质建设模型,打造卓越的建筑服务商品牌又站上了新的高度。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上海建工正在全力提升品牌"亮度",以"专业、专心、专注、专家"的精神,进一步丰富上海建工的品牌形象和内涵,不负新时代,践行新作为,迈向新征程。 專业:107项鲁班奖见证品牌之基 超级工程,这是上海建工在中国的新创作。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的高度再一次由上海建工来定义。147万平方米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全球最大的单体建筑由上海建工缔造。上海迪士尼乐园30多个单体建筑,上海建工将"梦幻世界"化为现实,是上海迪士尼建设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全长44.4公里的昆山中环,上海建工助力城市升级换代。60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上海建工让"小蛮腰"秀出惊世的建筑之美,核心筒垂直度偏差二万五千分之一,再次刷新世界超高层精度之最。17万平方米的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旅检大楼,上海建工仅用一年时间就在满是黄沙和野草的人工岛上创造了新奇迹。一系列超级工程,是上海建工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新诗篇。 上海建工坚决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国布局、服务全国、海外发展"的要求,积极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从上海到西安、从北京到成都、从沈阳到广州,北京国家大剧院、沈阳茂业中心、大连国贸中心、天津陆家嘴金融广场、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苏州东方之门、宁波中心、杭州来福士广场、南昌绿地中央广场、西安凯宾斯基酒店、成都龙之梦、昆明恒隆广场等成为城市商业新地标。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从2007年的98亿元到2017年的1081亿元,11年增长10倍。环顾世界,俄罗斯波罗的海明珠、巴基斯坦巴中友谊中心、特多国家艺术中心、特多儿童医院、厄立特里亚金矿、加蓬体育场、赞比亚体育场、柬埔寨洞里萨河大桥、柬埔寨6号公路等,更是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标志性建筑。2011至2017年,国际业务累计完成营业额535亿元。 截至2017年,上海建工共荣获鲁班奖10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74项、省部级工程质量奖1000余项,是建筑行业获奖总数最多的地方企业。2016年上海建工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上海建工积极参与创建各类示范工程、观摩工程和样板工地等。三年来,累计获34项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14项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24个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14项"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三星认证,其中上海中心大厦工程获颁有着绿色建筑"奥斯卡"之称的LEED-CS铂金级认证,成为全国范围内400米以上的第一栋铂金级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累计获205个上海市绿色施工样板工程、41项上海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2个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市级观摩工程数量占比上海范围内近70%,获得政府部门和同行业的高度评价。 专注: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彰显品牌之力 科技创新,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强大驱动力,是铸就优秀企业品牌的动力源头。65年来,上海建工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2013 年4 月,上海建工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基础上,成立工程研究总院,以"中央研究院"模式开创性地建立了两级科创体系。一级研发机构重点着眼于工程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二级研发机构重点着眼于工程专项技术研究。两级研发机构互为补充、整体协调、各有侧重、融合发展。 卞家骏说,上海建工虽然是一家地方企业,然而在科技创新领域,一向是高站位、高起点,"中央研究院"这种创新模式,不但要抢占全国行业技术最前沿,更是敢于攀登世界工程科技之巅。 围绕"全国领先、世界前列"的总体目标,上海建工坚持"三个聚焦":焦重大工程建设、聚焦绿色建筑和数字化建造、聚焦世界建筑施工技术前沿,在超高层建筑建造、地基处理和深基坑设计施工、大跨度钢结构安装、大型桥梁设计施工、隧道及地下非开挖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研发与泵送、历史保护建筑改造与修缮、核电风电专项工程施工、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土壤修复和湿地建设、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更新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近年来,上海建工主持了国家973 计划课题《多重作用耦合下结构性能衰变与全寿命设计》、"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排水灌渠数字化诊断、清淤设备及修复材料产业化》、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安全运维体系》等160 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课题,累计获政府科研资助超2 亿元。2015至2017年年均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营业收入3%以上。"十三五"迄今累计主持国家科研项目1 项、课题7 项,再创历史新高。集团主持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建造虚拟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开启我国土木建筑业数字化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新时代;主持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千米级超高层建造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及输送泵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是我国首个达千米级的国家级超高层科研项目;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监控技术研究》项目,将首次实现施工风险监控与数字化技术全方位的融合,全面提升我国工程施工安全管控能力。 科创成就硕果累累。上海建工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46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一等奖5项)、全国科技大会奖1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近500项,其中上海市科学技术奖400余、一等奖60余项。主持完成的"新型内置液压动力模块化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上海中心大厦等20 余座超高层中成功应用,获2015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广州塔工程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6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了多项建造新纪录。上海建工近年来主编和参编国家或行业标准39 部;获授权专利164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00 余项;软件著作权100 余项;获国家级工法28 项。 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上海建工技术中心评为优秀,并以94.5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134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第7名、土木建筑业第1名、上海市第1名,充分彰显了上海建工科技创新推动品牌建设的实力。 专心:核心客户群占比69%展现品牌之魂 上海建工以"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成为中国‘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为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三全"战略,通过优化和完善"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为客户提供从投资、建设到勘察、设计、建造、运维、更新等为一体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近年来,上海建工与40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核心客户群的新签合同额占比达到69%,与伙伴和谐共赢、推动可持续发展,成就了上海建工在行业内外良好的合作满意度和品牌美誉度。 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展现服务品牌新优势。上海建工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不同服务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尤其是能运用强大的工程咨询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前期策划、项目全过程管理等增值服务。近年来,旗下市政设计总院、建工设计总院、园林设计总院与集团内企业联动中标21个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仅2017年EPC合同额合计突破100亿元;房产投资、建材工业等板块分别为集团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新商业模式开创服务品牌新境界。上海建工先后成立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运作了建工建恒母基金和6家子基金,开启了"投资基金+PPP"模式,基金规模达到320亿元,可满足约1000亿规模的城市建设投资资金需求。上海建工承建了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期市政、眉山交通和社会事业、都江堰滨江新区基础设施、北大医疗康复医院肇庆分院、肇庆火车站综合体、常合高速、南京桥林新城医院、济宁凤凰台植物公园等一批PPP项目。2017年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合同规模达到167亿元,历年来投资合同总规模达到720亿元。2016年,上海建工创立了名为"营造商"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实现建筑领域采购业务全覆盖,入驻合格分供商近15000家,积极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创造附加值,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新业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新高度。上海建工还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全产业链和品牌优势,大力开拓设计咨询、城市更新、装配式建筑、园林绿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水利水电、土壤修复、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更新、融资租赁等新业务,其利润占比超过50%。尤其是在环保业务领域,形成了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产业舰队",2017年上海建工在建的生态保护修复业务合同造价超过250亿元,这不仅契合了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形成了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专家:人才超级梯队成就品牌之本 在上海建工65年的發展历史上,一代代上海建工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领导干部、劳动模范、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创新骨干和青年精英等。多年来人才"超级梯队"培育,沉淀出上海建工独有的执行力、诚信、工匠等"三大文化基因"。 上海建工拥有叶可明、林元培等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5位国家勘察设计大师、2位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1位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有58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8人获上海市领军人物称号。累计有48人获全国劳模称号、760多人获省市级劳模称号;拥有1个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拥有1个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上海技师工作室,拥有16位上海市首席技师。在近两年"上海工匠"选树命名活动中,上海建工有6人入选,领先同类企业,这里面不仅有毫米级的工程测量名匠、站在"中国之巅"上海中心大厦上的塔吊司机、"专家型"技术工人"盾构电气通",还有扬名海外的东方园林大师、扮美迪士尼的"装饰画匠"、解决城市"拉链路"难题的设计先行者。 "人才永远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也就是培育了品牌之本,"卞家骏说,上海建工注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将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作为鼓励创新的两个重要支点。 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近年来上海建工大力开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建立以"发展、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晋升机制,多通道的晋升路径让广大职工的奋斗目标更为明确,也为持续培养"崇尚科技创新、弘扬匠心精神、锤炼实干作风"的工程师队伍夯实基础;积极推进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在企业、中高层干部、关键骨干职工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双引擎"激励,为上海建工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在建立容错机制方面,上海建工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了包括科技、管理创新在内的创新容错制度,并写入《公司章程》。此外,上海建工根据要求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持续推进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培育"坚持创新、敢于担当、守法律己"的优秀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