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么?冬至节气是极为重要的食补季节,其饮食要注意养阴潜阳,温补阳气,增加高热量的食品以增强御寒能力,要遵循增加热量、少食咸、多食苦、辨证施补等基本要领。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至时节,可要好好地为自己的身体进补。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饮食调养也应遵守这一原则。 冬至,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食补、药补都能发挥出更好的进补效果。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肌体的需要。 因此,冬至要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寒冷也影响人的泌尿系统,促使排尿增加,较多的钠、钾、钙等无机盐随尿排出,因此要补充相应的食物。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朋友在冬至要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以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如今,为了增强体质和保持身体健康,不少人开始注重进补。冬至吃什么?有人认为"晚补不如早补",以致闹出了"小孩长胡须"的后果。实际上,冬至进补是有年龄限制的,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过晚则可能错失良机。一般而言,40岁是人体健康状况生发的时候,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所以这时候进补不仅适宜而且必要。对老年人来说,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品。总之,老年人的饮食应"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节日往往和食文化密切相关。冬至吃什么?从上述传说可见,从某个角度看,冬至是和吃有关的节日。确实,经过数千年发展,冬至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尚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冬至吃馄饨,西北一带冬至要吃饺子,江浙一带则冬至吃汤圆和麻撇。而各种吃法又有很多讲究,如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日:"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泉州人冬至要吃"冬节丸",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K"。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惊叹。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冬至馄饨夏至面",北方很多地区冬至要吃馄饨或者水饺。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饺儿"谐音"胶耳"。 苏州人冬至吃馄饨的习俗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备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子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 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冬至吃馄饨的风俗在南宋十分流行。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至今,我们看到的馄饨名称各地有异,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有些地区在冬至日有蒸冬的习俗。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蒸悖悖,传说蒸冬是为了析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 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团圆。悖悖和蒸窝头是团圆子的演变。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什么?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冬至都要吃圆子。清代的地方志记录了这一风俗。康熙年间《诏安县志》载:"冬至,人家作米团而食,谓之‘添岁’。门扉、器物各以一丸粘其上,谓之‘饲耗" 乾隆年间《重修台湾县志》:"冬至,家作米丸,谓之‘添岁’,即古所谓‘亚岁’也。门扉器物,各粘一丸,谓之‘炯耗’。" 道光年间《罗源县志》称:"冬至先一夕,捣米粉如玉屑泥,少长团聚搓为丸,次早荐之祖先,粘于门槛,取其圆以达阳气。" 光绪年间的《福清县志》记载:"以粉米作丸,取团圆之义,又粘门楹间,取其圆以达阳气。" 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汤圆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 泉州人吃汤圆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功效,民间至今冬至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样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到祖祠集中,按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除了饭食的进补外,还要吃水果来补。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和皮肤干燥,且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适宜吃的水果如梨、猕猴桃、甘蔗、抽子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冬至时节的养生食谱。 冬至吃什么-食狗肉 传说当年刘邦被匈奴单子围困于平城,无粮可供充饥。冬至这一天,刘邦手下大将樊哙弄到一条狗杀了送给刘邦吃。刘邦为了不忘被匈奴围困之仇和大将樊哙的功绩,回到长安后,每年冬至必食狗肉。民间效仿便有冬至食狗肉的习俗。至今日,此习俗仍在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及两广一带流行。 狗肉性温,可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在冬天最寒冷的冬至这一天食狗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热量,达到既御寒又进补的目的。 冬至吃什么-冬至馄饨 "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在冬至日有吃馄饨的习俗。 冬至食馄饨的习俗大约盛行于宋元时代。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说:"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描绘杭州人过冬至节时说:"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饷先则以馄饨,有‘冬至馄饨年博t《’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常以冬至为历元,此时被看作是天体运行之开端,在此之前,古人认为宇宙是处在一种浑沌的状态,即"天地浑沌如鸡子"。《燕京岁时记》解释馄饨成为冬至食品时说:"大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食之。"由此可以看出,冬至这一天吃馄饨,是为纪念天地之变化,宇宙运行。 冬至吃什么-红豆粥 冬至日吃红豆粥之俗,一千六百多年前已有,据说是为了预防瘟疫。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共工氏有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 冬至吃什么-冬至粥 冬至日朝鲜族民间传统饮食是每家都要吃小豆黏米面丸子粥,称"冬至粥"。因丸子大小像小鸟蛋,故亦称"赛尔心粥",即"小鸟蛋粥"。民间认为冬至若不喝冬至粥,则容易生病和衰老。有的人家在黏米丸子里放一枚小硬币,吃到者被认为有福气。 冬至吃什么-羊肉饺子 在河南、苏北、山东等地,有"冬至吃水饺,不再冻耳朵"的民间谚语。这些地区的人们在冬至日有吃羊肉水饺的习俗。 东汉时,有个叫张仲景的医生医术十分高超,对许多疾病都能做到药到病除。有一年,他的家乡天气十分寒冷,许多人的耳朵都生了冻疮,求医者络绎不绝。张仲景吩咐弟弟在院中搭起个棚子,在棚中盘一大锅,把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一并放在锅中熬煮,再把用面皮和羊肉包成的"娇耳"(即水饺)放到锅中煮熟。每个生疮者可领一碗药汤和两个"娇耳"。张仲景将之称为"祛寒娇耳汤"。病人吃了祛寒娇耳汤之后,只觉得浑身渐渐暖和起来,两耳也发热,冻疮很快就好了。 因张仲景施舍"祛寒娇耳汤"的日子恰好是冬至,而他又在冬至日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水饺。冬至吃羊肉水饺可驱寒进补,此习俗在豫、鲁、苏、皖等地一直流行。 冬至吃什么-圆仔汤 台湾人在冬至日有吃"圆仔汤"的习俗。在冬至日前夜,家家户户要做红、白两种米圆,称之为"冬节圆"。大约在吃过晚饭后,全家老少围在一张大桌子旁搓圆仔。冬至清晨,家家以煮熟的圆仔汤三碗或五碗供奉厅堂、井头、灶头等,并备牲醴祀神。一方面敬神,一方面向祖宗报告冬天的来临,然后全家吃圆仔汤,意味幸福团圆和添岁。 冬至吃什么-冬至羊肉汤 【用料】羊肉600克,葱段、生姜片、香菜末、花椒、胡椒粉、大茵香、精盐、香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大块;锅中加水适量,烧开后,放人羊肉块,撇去浮沫,加人葱段、生姜片、花椒、大茵香,而后改用小火煮I小时左右,待羊肉六成熟时捞出;将羊肉块切成丝,把锅中油烧至七成热时,加入葱花、生姜丝蝙香,再加人羊肉丝蝙炒至油被吸收时为止;把原汤灌人锅内,放人精盐,再煮片刻即可。喝汤时加人胡椒粉、葱花、香菜末、香油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补肾温中、益肾固精。 冬至吃什么-鲫鱼豆芽汤 [用料]鲫鱼1条(约200克),黄豆芽200克,葱花、味精、精盐、豆油各适量。 【做法】将鱼宰杀,除去鳞、鳃和内脏,清洗干净;黄豆芽洗净,备用;将豆油加入锅中烧热,放人葱花蝙炒,加人黄豆芽,炒出香味时加人锅中调味,倒入汤碗,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清热解毒。 冬至吃什么-炒双菇 【用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香油各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人油,下双菇蝙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蝙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装盘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对高血脂患者尤为适宜。 冬至吃什么-香油拌菠菜 【用料]菠菜500克,食盐、香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悼熟,捞出入盘;加人适量食盐,淋上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冬至吃什么-沙锅杂碎 [用法]羊肉(熟50克),羊心50克,羊肺5克。羊肚50克,羊肥肠(大肠)50克,香菜15克,大葱15克,芝麻酱50克,姜3克,八角2克,盐4克,辣椒油2克,胡椒粉1克,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羊心、羊肺、羊肚、羊肥肠五种,放人开水锅中,烫透,捞出,沥干水;羊肉、羊肺、羊心分别切成片;羊肚切成宽长条;羊肥肠切成象眼块;芝麻酱加盐、水搅开,加胡椒面、辣椒油、香菜末、鹅毛葱,调配成佐料。沙锅置火上,加人高汤、羊肉、羊心、羊肺、羊肚、羊肥肠和料片,再加葱段、姜片、大料、精盐,微火炯好,即成。 【功效】气血双补,补肾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