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融入城市的文化演艺场所


  摘要 通过对上海浅水湾文化演艺中心案例进行介绍及分析,探讨现代文化活动场所,特别是观演场所与城市商业空间进行融合的可能性,以及实施操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文化演艺中心 观演场所 城市商业空间 融合
  城市文化活动场所很多,有展览类,也有观演类。展览类功能现以多种形式与城市生活进行融合,而观演类功能通常还是让人联想到高雅的音乐厅、设备先进的专业剧场等。但随着文化娱乐生活的日益丰富,演艺活动的形式更加层出不穷,从规模到表演内容,从观演方式到建筑设计也都随之变化,而这类演艺场所也不再局限于一个独立单体,而是开始与商业、培训、办公等综合体结合在一起。
  上海苏州河边浅水湾办公商业综合体中的文化中心正是这样一个融入城市的文化演艺场所,不同于通常的演艺建筑正襟危坐,"潮流"和"年轻"是它的定位,其规模并不大,却是整个项目的核心。
  1环境的引发与功能的植入
  项目基地位于一个典型的上海中心老城区,北侧是蜿蜒穿过市区的苏州河以及河边市区段最大的绿地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西侧是城市的主干道江宁路,在用地的南边界处开始起坡,跨越苏州河。沿苏州河往东1km是上海小有名气的M50创意园区,正是这一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功能定位:开发商联合旗下的影视文化公司,决定将文化中心作为个性化及标志性元素加入到综合体中,希望文化产业与商业能互相融合,并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同时也希望由此使整个项目更加符合城市区域的定位。
  2核心功能的确定
  文化中心首先被确定下来的便是将音乐作为核心元素,成为其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在影视公司的建议下,设置两个演艺场所,主要参考Live House的模式。关于Live House在国内相对较少提到,其最早起源于日本,后又迅速风行欧美地区。Live House是介于演艺场所和音乐酒吧之间,一般都配有顶级的音乐器材和音响设备,非常适合近距离欣赏各种现场音乐,同时也提供饮料等。和常规的演艺场所不同,这里观众席常不设座位,整场演出可能都是站着观看。由于观众和表演者距离非常近,因此其演出气氛往往远胜于大型体育馆。这种模式较为熟知的是日本东京的Shibuya O-EAST,2003年12月经过改造后,在东京的商业中心涩谷地区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个崭新的音乐中心拥有分别能够容纳1400人、1100人、200人的3个演出厅,主要演出内容为各种大小演唱会,为从事流行音乐的知名歌手和乐队、独立系乐队提供全方位的演出服务,同时也承接国际会议、公司活动等业务。
  3其他的功能组成
  与音乐相关的功能,除大、小演艺厅外,还考虑设置大量的歌舞排练用房,使排、演功能相辅相成。另外考虑到功能覆盖面的延伸,以及与周边住区的关系,增加了适应面更广的音乐制作、动漫培训以及更亲民的儿童文化培训等,使整个文化中心的功能可以围绕现场演艺和文化培训两条主线展开,以期达到在人才培训、演出经纪、音乐制作、国际文化交流等多领域拓展,形成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功能合理的音乐文化产业链。
  4融合与演绎
  由于文化演艺中心是结合综合体而设置,所以在建筑方案设计中,除了要充分考虑文化演艺中心本身的特点外,还需要充分考虑综合体内其他功能的合理性与效率最大化,以及综合体本身的定位及空间特点,因此设计的核心就是文化中心与商业的融合。如何融合,我们的策略是分解与渗透。首先文化演艺中心的几大功能被分解为大剧场、小剧场、音乐排练用房、文化培训用房四大部分,之后根据各类功能的特点以及所在综合体本身的条件进行布置与安排。
  大剧场需要较大的空间与层高,而其本身也是人多声杂。在项目用地紧张且地面可建地块进深较浅的情况下,大剧场的主体设置在了地下一层的西北转角,高度上通高至一层,保证了演出的高度要求。同时在一层沿街设置专门的门厅,由大台阶引导至地下层的演出空间,满足人流聚散的要求。同时,大剧场的一层还设有少量楼座席,与门厅直接相连。
  小剧场则设置在二层,空间通高至三层,与贯通一至三层的半室外商业街融为一体。观众可由一层大剧场门厅外的大台阶或自动扶梯方便到达。
  音乐排练用房考虑到其对日照要求不敏感,而且可能形成一定的噪声源,被设置在了地下一层,与大剧场相邻。这样的布置有利于与大剧场的排、演互动,同时地下空间也得以充分利用,以缓解地面建筑的面积压力。
  其他的文化培训用房被集中设置在大剧场旁的地上五层裙房里,门厅设置在二层,可由大台阶或自动扶梯到达,同时还设置垂直电梯联系一至五层。由于此部分主要考虑灵活租用,所以交通核尽量靠近两个端头设置,为可能的功能预留充分的余地。
  此外,利用大剧场的屋顶,结合二层半室外商业街的开放空间,还考虑设置露天剧场,尽可能使音乐的演艺功能融入整个商业脉络。
  5餐饮功能的渗透
  对于大剧场来说,其本身的模式就有别于正式观演场所。这是一个观演空间与酒吧的结合体,虽然酒吧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在观演中提供饮料和简餐一方面更合乎整个场所的氛围与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演艺运营增加了额外的资金支持。小剧场同样也提供类似的餐饮服务。
  五层裙房屋顶也开辟出来用作露天酒吧。小环境的营造以及面对苏州河的优越景观朝向,也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休闲场所,而且对开发商来说,没有额外增加任何面积。
  6结语
  虽然上述案例规模和影响都不大,却提示我们思考一种趋势,即随着消费热点和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与商业结合的案例也逐渐呈现。正如当下不少商业综合体内设置博物馆、展览区等,文化功能已经与其他商业功能不分彼此,并充分共享着人流。但是观演功能由于其时间的间歇性,其经营时间与商业功能会略有错时,因此观演建筑与商业的结合会有一定难度。那么观演建筑是否有可能与城市生活进行融合,如果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融合需要考虑哪些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法及运营策略?或许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观演建筑与城市商业的结合是可以互利的,也就是说在合理定位的情况下,两者的结合是可能的。这种互利一方面在于人流的共享,虽然时间上并不完全同步,但也有一定交集;其次,在功能上也可以互利,除餐饮外,其他与观演相关的延伸零售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尤其突出表现在那些带有明显个性化特点的演出上。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者共同形成的品牌效益将给彼此都带来非常有益的无形资产。
  那么如何融合更为有效呢?随着观演建筑的定位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模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融合型的观演建筑可以选择更大众、轻松的模式,少一些规矩,多一些活力,可能更有利于降低身段,从而与城市商业结合。在确定了观演模式后,根据功能对其所需要的空间进行研究,合理布局功能与空间,这些便是建筑师轻车熟路的工作了。
  与此同时,商业模式也是需要考虑的。伴随多样的组成功能,其呈现的空间也应该更开放、更城市化,使其有更大的包容度。与观演功能结合的商业建筑设计可以利用功能来布局公共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串连起多种功能,使之成为一个综合建筑内的微缩城区,人们在其间的穿梭、辗转变得自然且方便,但同时其又能相对独立使用。
  如果项目周边还有其他可以利用的城市功能或景观区域,尽可能地与这些因素结合,也将对整个项目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与周边环境融合,增加有地域特点的活动,以及各种功能之间形成小的组团都将使得运营线得到更长、更广的延伸,这也将对整个文化与商业综合体的存活起到关键作用。
网站目录投稿: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