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重构校园场所延续城市记忆


  2014年初,南京师范大学将目光投放到苏州相城,希望在此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新校区。相城区教育资源紧缺,南师大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其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方最美的校园"。无论是南师大校方还是设计方,都希望在新的校区上延续苏州的城市记忆,在格局上打破四四方方、严格对称的官式学校特征,在虚实间实现外实内虚这一传统特质的现代转换。
  校园布局与城市记忆
  校园选址于苏州高铁新城西南部,以富临路为界分为两个地块,东侧地块为小学及初中部,西侧地块为高中及幼儿园。基地西邻常熟塘,水资源丰富,现为大片空地,植被茂盛,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酣睡的状态。
  艺体馆布置于两个地块之间以方便共用,400m标准运动场毗邻而置,位于东侧地块的东南角,减少相城大道对校园的噪声干扰。东侧地块北部布置了中小学教学、实验共享区,中小学宿舍区,中小学食堂,三者呈品字形布局,使得之间距离最短,同时在三者之间布置可以共享的中央景观庭院。西侧地块,将高中部分布置于东侧,通过天桥方便共享使用东侧地块的部分功能;中部设置图书馆;西侧布置相对独立成区的幼儿园;三者通过贯穿底部的景观带串联在一起。不同建筑单元以相似性差异的方式汇聚出总体秩序,多重视点的不断转化旨在打破现代建筑对单一视点的推崇。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是重重分隔的层次感、内向性院落的丰富性与差异性、线性公共空间的串联等特征,通常是由地形、院落、建筑、植物以间隔重复的方式并置生成。苏州古城也被许多互相隔绝的单元分隔、阻碍,很少有一览无余的空旷感,就像迷宫一样,疏密合宜。
  学校内部廊子镂空,隔而不离,连续不断,与亭阁一起经营出一个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下沉式内院与教学楼和宿舍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庭院尺度亲切,高低错落,气韵生动,如同一个微缩的古典园林。廊桥连通两岸,院子相互勾连,不同尺度的小庭院在建筑间流转、变动,蔓延交织,重构传统城镇的尺度记忆。
  小学宿舍与古建筑的拼贴与并置,增加了视野维度和深远层次,有强烈的时间、空间和新鲜感。坐在台阶上远望,视野不断转化,落叶、秋意、铃声在记忆和现实中转换。
  在中小学地块内,通过教学楼和图书馆的入口部分形成以形象礼仪为主的校前广场,展示校园形象;公共实验楼、宿舍区共享走廊及餐厅围合形成以交流为核心的共享中央庭院;图书馆穿插在二者之间,与宿舍楼形成以生活为主的生活庭院,从左至右不同主题内容的院落被一条暗含的日常行为轴所贯穿,高效而生动,南侧围绕体育馆形成以运动为主题的体育空间。在幼儿园与高中地块,由于使用者年龄及使用方式的差距,营造出相对独立,但各自精彩的场所。
  多样化的体验,一方面给学生们创造了差异性的游戏角落,使他们在游戏中去发现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这些内向柔软的环境、倏忽而至的场所,放松而散漫,人的思绪也在自在的漫游状态中重返失落的家园。
  建筑造型与细节
  路易斯·康曾经说过:"一部建筑作品的诗意表现性恰恰在于揭示和隐藏一个作品关键部位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建筑的连接方式得到充分展现,看上去合情合理,空间就成了建筑。"生活本身就充满点点滴滴的细节,繁复、琐碎,建筑不该被过分简化,建筑有时真的是太过抽象了,以致于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毫不相关。
  在建筑造型和材料语言上,我们着重考虑现代教育建筑的气质和地域文化。将江南民居中的曲线屋顶提取抽象并加以重构,通过木构、瓦墙等元素点缀,共同构建独特的现代建筑形象,摒弃简单的欧几里得式秩序。
  不同大小、纯粹坚实的坡屋顶造型,陶土板立面单纯的震撼性和内部复杂功能层叠并置,聚集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场所。立面窗户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尺度,视野、通风、遮阳等因素分别在不同高度与之相呼应。南方温暖和煦的阳光使公共空间有浓淡深浅变化,房间与房间产生微妙的对话关系,使明确的内与外的关系变得难以名状。浓烈色彩的仿石墙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洞口,小心翼翼地维护墙面的完整性,与室内纤弱的光线混合交织在一起,若即若离。正如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写道:"我们随处可以看到闪烁不定的光洒落在黄昏暗淡的墙壁上,仿佛以冀保存其艰辛的余生。我们就是喜爱这种纤细的光线。在我们看来那墙壁上的余光或者微弱的光线,比什么装饰都美,我总是亲切地欣赏而百看不厌。"
  图书馆色彩温和,充满亲切感和安全感,光线从屋顶渗透,含蓄、细腻而富有生趣。连续的木质装饰材料的纯粹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围合感和整体性。木格栅过滤光线、虚化墙面,大体量实墙的实体感和洞口的空虚、表皮与内部的错位和分离,成为具有差异性的重要趣味点。整个建筑由变幻光线的中庭、自由开敞的阅读区组成,学生们漫游其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和有趣的事儿。
  通过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我们试图在城市为孩子争取更多的活动空间,把城市中的自然空间最大化,同时也是教室及公共交流空间的延伸。学校充分利用屋顶和地面,鼓励学生漫步、游玩、偶遇,试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打破建筑与自然的隔阂,让师生在现代都市中享受田园牧歌式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强调把适宜的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在实现融合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结合地方建筑中被动式太阳能、光电板、自然通风及日照可持续性节能设计,在可控预算和技术水准下,把学校的碳足迹减到最低。
  结语
  查尔斯·詹克斯说:"现代建筑已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死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柯布西耶认为现代建筑就是柏拉图形体在光影下的辉煌表演,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是用建立在数学与几何秩序之上的抽象理性的形式创造出震撼诗意的空间感。现代主义没有死亡,它仍然具有活力。现代建筑师追求建造的逻辑和材料本身属性的清晰表达,以简单经济的方式营造出丰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设计师理性的逻辑与感性的直觉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现代建筑应该能使理性化的方法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和心理领域。
  我们希望在这个校园里没有任何象征性的夸张符号,没有矛盾廉价的造型,只有一个宁静、温暖、有活力的世界,成熟而悠远。学校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怎样感知这个世界的场所结构,抑或营造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也许,长大以后,孩子们会回忆起校园内斑驳的走廊、紧张的视野、散漫的空间、不起眼的缝隙和色彩斑斓的墙面。
网站目录投稿: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