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习惯成自然。"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则说:"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每个人都有很多"习惯",早上到办公室后,你是习惯先和同事聊聊前一晚的热播剧,还是立即打开电脑查看前一天的邮件?又或者直接写出当天待办事项的备忘录?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每天大部分的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 数百年来,人们对习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过去20年,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才真正了解了习惯的运作机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改变习惯的方法。美国习惯学院创始人詹姆斯·克利尔在其新书《掌控习惯》中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行为系统,帮助人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迈向好习惯的关键四步 所谓习惯,就是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仍然继续在做的行为。这是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形成后,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我们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有意识地培养其他新习惯,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虽然每个"小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就会对健康、效率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查尔斯·都希格曾提出过习惯的回路模型,认为我们大脑中的习惯回路过程由三步组成:第一步,存在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惯常行为;第三步,奖赏,让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习惯便诞生了。 查尔斯·都希格指出,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了"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我们就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 詹姆斯·克利尔进一步延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必须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建立起一套强大的行为系统:提示——渴求——反应——奖励。提示让人注意到奖励的存在,渴求是想要得到奖励,而回应则是为了获得奖励。这个"四步模式"是每个习惯的核心支柱,大脑每次都以同样的顺序运行这些步骤。 ●提示 比如:你的手机发出了嗡嗡声,提示你有一条短信息。提示触发大脑启动某种行为举止。这是预测回报的零碎信息。我们的史前祖先会特别留意那些表明重要奖励(如食物、水和异性)的线索或提示。今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寻求次要回报的线索,比如金钱和名誉、权力和地位、赞扬和认可、爱情和友谊,或者个人满足感。这是我们所做一切的深层动机。 ●渴求 听到短信提示后,你想要知道消息的内容,这就是渴求,是每个习惯背后的动力。没有某种程度的动机或欲望,也就沒了采取行动的理由。我们渴求的不是习惯本身,而是它带来的状态变化。就像吸烟者渴求的不是香烟,而是吸烟带来的解脱感。每一种渴求都与改变内在状态的强烈愿望有关联。 渴求因人而异。对于赌徒来说,老虎机特有的声音可能是引发强烈欲望的强力触发器,而对于不赌博的人来说,赌场里此起彼伏的铃声只是噪声。 ●反应 你抓起电话,打开那条未读消息开始阅读,这就是反应。反应是人的实际习惯,分为思想和行动两种。反应发生与否取决于动力的大小,以及所要采取的行动的难易程度。如果一个特定的行动需要付出超预期的体力或脑力,那么人们通常就不会去做。反应也取决于能力,只有当人有能力实行某个行为的时候,习惯才会出现——如果你想扣篮,可又够不着篮筐,那就算了吧,今后可以不用再想这件事了。 ●奖励(回报) 了解了短信息的内容,满足了想要读那条消息的愿望,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获得奖励是每个习惯的最终目标,其首要目的是满足渴求,其次教会我们哪些行为值得记住并应用于未来。大脑是一台奖励探测器。在人的一生中,感觉神经系统会不断监测哪些行为能满足人的欲望并带来快乐,帮助大脑区分有用和无用行为。 提示、渴求、反应、奖励形成反馈回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一刻不停地运行。这个"习惯循环"不断地扫描环境,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尝试不同的反应,并从结果中汲取经验教训。 习惯可以不知不觉地出现,却也能刻意培养。詹姆斯·克利尔设计了一个实用的框架,用来设计好习惯,消除坏习惯。让习惯显而易见 ●填写计分卡,记录并留意当前的习惯 用习惯计分卡列出自己的日常习惯,对照清单查对每个行为,问自己:"这是好习惯、坏习惯还是中性习惯?"如果是好习惯,就在旁边标注"+"。如果是坏习惯,就标注"-"。如果是中性习惯,标注"="。 创建习惯计分卡的目的不是改变行为,只是要提醒自己注意实际发生的事,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要急于做出判断或自我批评。不要因为存在缺点而责怪自己,也不要因为有所成就而自我褒奖。改掉不良习惯的第一步是对它们保持警觉。 行动转变的过程总是始于自觉。习惯计分卡会帮我们认清习惯并认识到触发它们的提示,从而使我们有可能以对自己有益的方式做出回应。 ●创建执行意图 很多人都想改变他们的习惯,但是因为缺乏一些明确的细节而不了了之。创建执行意图是一种策略,它可以将新习惯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整合。执行意图的公式是:我将于(时间)在(地点)(行为)。其好处在于:人们就何时、何处、具体做什么制订出具体计划后,就更有可能去贯彻执行。设定执行意图还有另一个好处——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给出具体化的实现路径。这很重要,有助于摒弃妨碍进步、分散注意力或让你偏离正轨的事情。 让时间和地点变得显而易见,以至于只要反复去做,积累到一定次数后,你就会具备在恰当的时间做该做的事的冲劲儿。正如作家贾森·茨威格所指出的那样:"很显然,若是缺乏刻意的努力,你永远都不会主动去健身。但是就像听见铃声就流口水的狗一样,条件反射在你身上的作用,就是让你在本该健身却尚未开始的时候感到坐立不安。" ●应用习惯叠加 习惯叠加是执行意图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培养新习惯,不如将它与当前的习惯进行整合。 习惯叠加公式是:"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例如:"脱下上班穿的鞋后,我会立即换上我的运动装(健身)。" 关键是把想要施行的行为和每天已经在做的事情关联起来。 习惯堆积通过将新行为叠加在旧行为之上,增加了坚持习惯的可能性。 ●设计环境,让好习惯的提示清晰明了 在人类所有的感官中,能力最强大的是视觉。大脑有一半的资源用于视觉。因此,视觉提示成为行为的最大催化剂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所看到的细微变化会导致行为上的重大转变。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创造鲜明的视觉提示,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我们想要的举动。 可以通过改造环境的方式突显自己想要的提示,比如:如果你正在学习弹吉他,想要增加练习吉他的次数,那就把你的吉他架摆放在客厅的中央。如果你想每天记录下当天的工作,那就在办公桌上放一沓便签纸。 这些小举动可以将情境与特定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关联起来。习惯会在这种可预测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当你身处一个专为工作而设计的空间时,集中注意力就会变得容易。当处理公事是工作台的唯一功能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就不会那么难。只要你一坐到办公桌前,注意力立刻就会自动集中起来。 当所有的事物都在各按其位、各具用途的稳定环境中时,习惯很容易形成。让习惯有吸引力 ●利用喜好的行为绑定需要的动作 喜好绑定应用的是心理学理论普雷马克原理。该原理以戴维·普雷马克教授的研究成果命名。意指"高频行为将会强化低频行为"。想一下我们小時候,奶奶总是这样和我们谈条件:"来,把这碗饭吃了我就允许你出去玩一会儿。"于是,即使我们不是真心想吃饭,但为了做特别想做的事,我们也会"屈服"。 将绑定喜好和习惯叠加策略结合起来,就可以创建出一套用来指导行为的规则,具体表述如下: 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我需要的习惯); 继(我需要的习惯)之后,我将(我想要的习惯)。 如果你特别想看搞笑视频,那你就要做一件高频行为: 1.在我掏出手机后,我要做十次立卧撑跳(需要)。 2.在我做了十次立卧撑跳之后,我就能看抖音最新视频了。 培养一个真正不可抗拒的习惯并非易事,但是喜好绑定这个简单的策略是创建习惯的强化版本,可以让任何习惯都变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加入有同好的文化群体 我们倾向于培养被我们的文化推崇的习惯,因为我们强烈地渴望融入并属于这个"部落"。我们倾向于模仿三个社会群体的习惯:亲近的人(家人和朋友)、所在群体、有地位有威望的人。培养习惯最行之有效的事情之一就是加入和你有同好的文化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你想要的行为被视为正常,并且你也能得到来自他人的鼓励。 ●建立一种激励仪式 在实施低频行动之前,先做一件自己特别喜好的事。当我们将习惯与积极的感受相关联,习惯就有了吸引力。不妨在开始培养难度较大的习惯之前,先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创造一种激励仪式。让习惯简便易行 精力是宝贵的,而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之间做决定时,人们会倾向于需要最小工作量的那个。因此,要培养一种习惯,就要尽可能让其简便易行。 ●减小阻力,减少培养好习惯的步骤 占据我们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行为通常都简单易行,像玩手机、浏览购物网站和看电视这样的习惯占用了我们很多时间,因为它们几乎不用费力就能完成。我们习惯于避重就轻,只做容易的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习惯都妨碍着我们获得真正想要的东西——节食是健身的障碍,冥想是感觉平静的障碍。实际上,习惯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习惯带来的结果。障碍越大,习惯坚持起来越难,与自己想要的最终状态之间的阻力就越大。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习惯变得简单至极,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即使不喜欢它,也会坚持做。 ●创造有利于未来行为的环境 有许多方法可以让你预备好环境,以便随时启用。如果你想做一份健康的早餐,头天晚上先把厨具放在炉子上,把蔬菜洗净放在厨房台面上,并在前一天晚上摆好需要的盘子和器皿。早上醒来时,做早餐就会很容易。想锻炼身体,那就提前准备好健身装、运动鞋、运动包和水瓶。 ●把握好决定性时刻 一天由许多时刻组成,但真正决定一天行为的是一些习惯性选择。这些小选择累积起来,每一个都为你如何度过下一段时间设定了轨迹。比如:在你决定叫外卖或者在家自己做晚餐的那一刻,决定开车上班或骑自行车的那一刻,决定开始做家庭作业或拿起手机玩游戏的那一刻——这些选择就是生活之路上的岔路口。 过好日子还是坏日子,通常取决于你在决定性时刻是否做出了有益的和健康的选择。所以,尽可能地优化那些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小选择吧。 ●利用两分钟准则 几乎任何宏大的人生目标都可以转化为两分钟的行为。不信你看:想健康长寿——需要保持身材——需要锻炼——需要换上健身服——运动。缩短习惯所占用的时间,从掌握最小行为的前两分钟开始,然后向中间阶段推进,并重复这个过程,争取只需要两分钟,这会让习惯变得简单。在这个阶段做扎实后再继续进入下一个阶段。 ●使习惯自动化 在能够锁定未来行为的技术和物品上有所投入。锁定未来行为的终极途径是自动化我们的习惯。比如,一次性选择加入自动储蓄计划,这虽是一种单次行动,但可以让我们的未来习惯自动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越来越多的回报。使用技术使习惯自动化,是保证正确行为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让习惯令人愉悦 当体验令人愉悦时,我们才更有可能重复这种行为。人脑进化为优先考虑即时奖励而不是延迟奖励,所以行为转变的基本准则就是,重复有即时回报的行为,避免受即时惩罚的动作。要保持一个习惯需要有即时成就感,即使它体现在细微之处。 ●利用习惯追踪法,持续记录习惯倾向 令人类最满意的感觉之一就是进步的感觉。而习惯追踪法就是衡量你是否进步的简单方法,比如在日历上打勾。习惯追踪法可以清晰无误地证明你取得的进步,从而让你对自己培养习惯的进程感到满意。 ●绝不连续错过两次,要尽快补救 习惯脆弱易摧。在坚持习惯的过程中,绝不能错过两次。某些时候,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我们原有的习惯没法坚持,错过一次时,一定要试着尽快恢复固有的节奏。因为错过一次是意外,错过两次则是另一种新习惯的开始。赢家和输家的差别就体现在这里。 获得持久成果的秘诀是建立良好的小习惯,不断进步,永不停歇。假如你不停止工作,你公司的业务发展将蒸蒸日上;假如你不停止健身,你将拥有一副强健体魄;假如你不停止学习,你将汇聚起知识的宝库。小习惯不会简单相加,它们会复合。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微小的变化,显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