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我要跟老板谈!不加班,我要跟老板谈!十三薪,我要跟老板谈!" "惟庸人无誉无咎",惟平庸的广告无誉无咎。反对者认为这则广告简单粗暴,赞同者则读出了企业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味道。有誉有咎,Boss直聘有BAT的投资是真的,找工作可以"跟老板谈"也是真的。重要的是,求职者要先弄明白为什么要"跟老板谈"、凭什么"跟老板谈",更重要的是怎么谈和谈什么。"跟老板谈",选对平台 "跟老板谈"并不是Boss直聘的首创,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相当普遍了。 秦孝公下令招贤,卫鞅遂去魏入秦,终于在景监的推荐下争取到了"跟老板谈"的机会。秦孝公问以治国之道,"卫鞅历举羲、农、堯、舜为对,语未及终,孝公已睡去矣"。在景监的努力下,卫鞅好不容易有了第二次"和老板谈"的机会,"鞅备陈夏禹画土定赋,及汤、武顺天应人之事",老板很生气,"乃麾之使退"。 景监不理解卫鞅为什么不和老板好好谈,卫鞅则道出了自己的谈判策略:"吾向者未察君意,恐其志高,而吾之言卑,故且探之。今得之矣,若使我更得见君,不忧不入。"景监再次举荐:"臣客卫鞅,自言有帝、王、伯三术。向者述帝王之事,君以为迂远难用,今更有‘伯术欲献,愿君省须臾之暇,请毕其词。"卫鞅得以第三次有机会"跟老板谈"。这次,卫鞅不再兜圈子,直接谈"伯术",秦孝公终于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秦孝公被吊足了胃口,卫鞅却突然请退,原因是"愿君熟思三日,主意已决,然后臣敢尽言"。 三天后,老板派车来接卫鞅,"孝公赐坐请教,其意甚切"。卫鞅将治国之策和盘托出,"一连三日三夜,孝公全无倦色"。卫鞅没谈职务,老板拜他为左庶长;没谈薪水,老板赐他黄金五百镒;没谈权力,老板主动对群臣说:"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施行,有违抗者,与逆旨同!" 卫鞅以试探老板开始,弄清老板底牌后再吊起老板胃口,确认老板不是一时冲动后再言无不尽,"跟老板谈"的三步曲背后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之后再谈如何实现老板的理想,其目的是通过打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卫鞅的伯道思想背道而驰的孟子也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跟老板谈,价值观为本,然后是个人能力,找工作、不加班、十三薪则是水到渠成的事。"跟老板谈",得到机会 "跟老板谈"只是开始,还要把谈的东西落到实处才行。 庞涓告别恩师鬼谷子,一径入魏国,在相国王错的引荐下得到了"跟老板谈"的机会。 庞涓开门见山说:"臣学于鬼谷先生之门,用兵之道,颇得其精!" 惠王问道:"吾国东有齐,西有秦,南有楚,北有韩、赵、燕,皆势均力敌,而赵人夺我中山,此仇未报。先生何以策之!" 庞涓胸有成竹地说:"大王不用微臣则已,如用微臣为将,管教战必胜,攻必取,可以兼并天下,何忧六国哉?" 惠王还是不放心:"先生大言,得无难践乎?" 庞涓艺高人胆大,敢立军令状:"臣自揣所长,实可操六国于掌中,若委任不效,甘当伏罪!" 惠王十分高兴,拜庞涓为元帅,兼军师之职。庞涓练兵训武,先侵卫、宋诸小国,屡屡得胜,宋、鲁、卫、郑诸君,相约联翩来朝。 虽然庞涓初出茅庐,毕竟有鬼谷子背书,但魏王还是坚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普通人物欲得到重用,就更要用事实说话了。 毛遂是战国末期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平原君受赵孝成王之命出使楚国,准备随行带二十名门客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 毛遂终于有机会"跟老板谈",不是谈找工作、不加班、十三薪,而是请求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见老板平原君怀疑他的能力,毛遂说:"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毛遂自荐使自己得到了一次"脱颖而出"的机会:当平原君和楚王的谈判陷入僵局时,毛遂主动走到两人面前,一番言辞激烈的厉害关系相陈,楚国答应歃血定盟,合纵事成,毛遂声名鹊起。 "跟老板谈",无论有没有名气,毕竟勇气可嘉,只要言之确凿,大多数老板还是愿意给一次赛马机会的。"跟老板谈",不被误解 有人担心,"跟老板谈"是不是"隔着锅台上炕"呢?你是老板招来的,HR何去何从?不加班、十三薪都和老板谈好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怎么办? 其实Boss直聘的"跟老板谈"有前提:去大公司,只有你是举足轻重的人才,才能"跟老板谈";在一个扁平化的组织里,甚至没有HR,更何况老板就是HR第一责任人,"跟老板谈"也不是什么特殊待遇;找工作、不加班、十三薪……没问题,但你至少要先给出个理由吧!"跟老板谈"不是让你肆无忌惮谈条件,而是企业释放出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的善意。卫鞅之于秦孝公,价值观相投、有可行的方案,老板马上用你;庞涓之于魏王、毛遂之于平原君,无论有没有背景,勇气可嘉,老板试试用你。工作以后,还要继续"和老板谈",让老板用好你。什么人要继续"和老板谈",Boss直聘广告上没说,也无需说,相信没有人钻牛角尖去认为BAT那样的大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事无巨细就去"跟老板谈"。 廉颇没继续"跟老板谈",老板不理解他坚守不出的智慧,于是听信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换下廉颇指挥长平之战,廉颇工作没了,公司事业也受到重创;后来,廉颇仍然没"跟老板谈",老板关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时,赵使谎报军情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颇终于失去了为国报效的最后机会。如果廉颇主动"跟老板谈",赵王不误会廉颇,赵国的历史或许会被改写。 "跟老板谈",悲智和敬 悲智和敬,即以悲心利他,以智慧处事,以和乐生活,以恭敬待人。能"跟老板谈"的人,大多如孟子一样亦师亦臣,对老板更要悲、智、和、敬。 "悲"是大悲,就是无上的怜悯心,愿救拔众生痛苦、愿助众生得菩提之心,这是"跟老板谈"的初心。"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在孟子看来,找工作不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但温饱问题还得靠工作来解决。理想的工作一定是为了事业,为了施展报复,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智",原指佛的般若实智,在"跟老板谈"时就外化为技巧、方法。孟子"跟老板谈"时,总是用诱导的方法,实现教化的目的。即使齐宣王说"寡人好货""寡人好色",孟子也不是以"直臣"的方式劝谏,而是先赞美"好货""好色",只要把"好货""好色"之心推而广之,让百姓物质充裕、家庭幸福就好了。这就是孟子的高明之处。 "以悲心利他,以智慧处事"的结果一定是"以和乐生活"。孟子"跟老板谈"的话题十分深刻,但直指要害却不伤和气。谈到尽情处,直让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场面仍然和谐。 对人恭敬,就是庄然自己。"跟老板谈",态度很重要。《三国演义》中的祢衡击鼓骂曹,充分表现了祢衡的高傲性格,不屈威武,但这样"跟老板谈"的效果一定不好。反观孟子周游列国,处处被奉为座上宾。其仁政思想不被采纳,却处处润物细无声。"跟老板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任正非说:"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因有什么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习惯,表述开放、沟通与交流。你们进行的普遍客户关系,投标前的预案讨论、交付后的复盘、饭厅的交头接耳……我都认为在交流,在吸收外界的能量,在优化自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咖啡厅也只是一个交流场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不要狭隘地理解形式。" "跟老板谈"何尝不是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东汉末年的《隆中对》,诸葛亮"跟老板谈",刘备愿意听,听到孔明愿意说,这是听的最高境界;孔明愿意说,说到老板愿意听,这是说的最高境界。刘备创造机会让孔明"跟老板谈",首先是对孔明的激励,其次是让孔明为我所用,再次是双方心的交流,最后才是信息的交流,找工作、不加班、十三薪等只是副产品。 人力资源理论认为,沟通最大的功能是激励,以下依次是控制、情感表达、信息交换。好老板热衷于创造机会让关键人物"跟老板谈";聪明的求职者会抓住时机"跟老板谈";好员工会掌握方法"跟老板谈";企业顾问也会悲智和敬地"跟老板谈"……不谈工作,不谈不加班,不谈十三薪……只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