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经理的实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能力,而链式拆分法是一种明确思路的方法。 一
个高水准的产品经理总是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产品线,明确知道当前最该做什么,并且抓到问题的核心所在。"链式拆分法"是一种帮助大家明确产品思路,更重要的是让产品经理理解自己真正定位的方法。下面以叫车软件为例,结合实际分析一下。 第一步:整理业务环节/模块 第一步是弄清整个业务的流程,把重要环节梳理出来。 首先我们要找到一个业务的起点。对叫车软件而言,无非就是乘客叫车、司机接客。要关联起乘客和司机,最基本的是一条乘客线和一条司机线。 有了起点,接下来就是模拟业务流程:用户需要用车,发出了一个从A地点到B地点的用车请求,这时需要把这个用车请求发送给司机,告诉他们来"活儿"了。可是,发送用车请求好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发送给哪些司机呢,附近1公里的,还是2公里的?如果附近2公里都没有司机怎么办呢,发送到5公里之内的?发送给太多不在附近的司机,会不会对司机形成骚扰? 此外,发送队列是怎样的,如何控制先后顺序?附近快要完成现有订单的司机要不要发?如果附近有司机,挑单不愿接单怎么办,加价还是强制接单?现在好像流行拼车,那怎么把多个用户的路线匹配起来给司机发单呢? 仔细一想,派单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再加上派单系统。 现在订单派发给司机,司机接单了,用导航接到用户,再用导航将乘客送到目的地,乘客需要付款,问题又来了:用什么方式支付?用别人的支付方式还要交手续费,有没有省钱的方式呢?如何计费,白天晚上是不同价格?不同车型价格也不同?过收费站怎么算?甚至财务还要求不同的钱分别入到不同的几个账目上。看来还需要一个结算体系。 那么,有了乘客端、派单系统、司机端、结算体系就够了?只要做到了这些事情,就每天会有大量用户使用?显然不是,还需要运营,让更多的用户来使用,让不了解的用户体验服务。所以要经常搞一些活动,发放优惠券,调整计费标准,而且还需要对订单、司机、乘客有一个好的管理,这就需要一个运营支持系统。 近期专车市场打得火热,企业纷纷大量发放用车优惠券、给司机补贴,造成了个别司机刷单的现象。假设一笔叫车订单的结算金额是50元,平台分成20%,那么司机可以得到40元。但平台为了鼓励司机给予30元的补贴,那么司机此单收入就是70元。如果司机自己给自己下单,在支付完50元车费给平台后,司机就可以得到70元,净赚20元。另一方面,平台为了刺激用户下单,还会给用户发放优惠券,司机自己给自己下单时假设使用了一张20元的优惠券,那么50元的订单就只需支付30元,司机给平台30元车费,就得到了70元。为了尽量杜绝刷单行为,风控系统就很重要了。 目前来看,整个体系需要以下这些业务环节和模块: 第二步:各环节/模块拆解 高阶产品经理需要思考每一个模块的作用,制定出他们的产品主线和任务。 乘客端:用户的叫车工具,其核心在于保证用户使用体验,最大程度降低用户使用难度,最高效地帮用户叫车,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灵活运用各种运营活动,刺激用户下单。 派单系统:叫车软件的本质是通过派单的方式把用户和司机联系起来,而充分利用每一个运力资源是派单的核心所在。派单算法是运力利用的关键,叫车成功率则是其重要指标。 司机端:司机的接单工具,核心在于确保司机使用顺畅而有效。同时作为平台连接司机的唯一的载体,通知、沟通、引导也是其重要部分。 结算体系:结算体系的问题主要是业务流程繁琐,各个支付通道都有自己的流程规矩,需要专人去熟悉追踪。另外,与财务的对接也需要产品经理对财务的结构有基本的了解。 风控系统:包括两件大事,即找出作弊的人,以及制定规则让他们无法作弊。 运营支撑系统:满足运营的需求即可。产品难度一般不大,但通常分配的资源很少,在有限资源和运营无限的需求之间做平衡是关键。 第三步:根据业务目标抓住关键点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而一个产品经理的实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选择能力。产品有很多模块,一个高阶产品经理/总监不可能做到每一块都狠抓,所以一定要找到关键点。同理,每个模块拆分下去都是无底洞,一定要抓住最重要的需求。那么衡量重要与不重要的参照物是什么呢?是业务。在不同阶段,业务目标也有不同。 初期,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完整的流程,由乘客端和司机端去推广运行、验证模式。在市场都还没有接触过这类产品的时候,让用户/司机能够无门槛地使用。所以乘客端和司机端的体验是关键。 中期,用户市场已经接受了这个产品,但是司机人数还未跟上,所以派单算法就是重点。用算法和预测实现100%地利用运力,比如给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司机派目的地附近的订单,优先给车辆密集区的司机派发前往车辆稀少地区的订单,等等。同时,到了中期,财务正规化要更加注意,结算系统也会成为一个重点。 现在,进入火拼期,在高额的优惠、补贴刺激下,任何体验都不那么重要了,完全变成了运营驱动,运营支撑系统浮出水面。在高补贴、高优惠下也将催生出更多的刷单,风控将是史无前例地重要。据说,某代驾业务刚上线的那几天被人刷掉上千万元,这也是为什么某新加入补贴大战的公司愿意以40万月薪招一个风控产品经理。 未来,即稳定期,当一切对手都被打败,不再需要通过补贴、优惠来打击对手时,面对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算法、效率又将成为业务提升的重点。 第四步:添加功能 这种生命周期级别的例子或许离大家太远。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一个拼车功能需要做什么。 乘客端要开一个拼车的入口,其重点在于拼车是一套新的交互流程,要与之前的业务兼容,同时,作为一个新概念,让用户理解拼车是什么也颇为重要;派单系统的重点在于匹配不同乘客的行程路线;司机端的重点是司机接多位乘客的流程以及结算引导;结算系统是多一套拼车计算公式;风控方面采用的是和平台差不多的通用规则,无需特别处理;运营支撑方面是多了一种订单类型,要注意不同乘客的拼车订单的关联。 拼车这个事情最关键的点是什么?是派单系统!拼车的关键是"顺路"的匹配。其他几项不过是花点时间就能解决,而路线匹配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像Uber做得就不够好,拼车行程花费的时间几乎是不拼车的2倍,属于是"强行"拼车。 如果要做好拼车这个业务,算法是利器。但是如果用疯狂补贴的方式,比如拼车无论去哪里都9.9元,就无所谓算法了。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打法,用高额补贴的方式让用户接受拼车这个事情,同时恶补算法,让用户慢慢接受。 和所有的方法论一样,链式拆分法只是一个整理思路的分析方法,决定真正实力的还在于第三步的关键点抉择和最终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