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亿级的风口到底有多大,还能吹多久,有没有崩盘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消费性贷款规模为10.44万亿元,2013年为12.98万亿元,2014年则达到15.38万亿元,2015年达18.96万亿元,约占中国整体信贷规模的18%。 在过去的5年中,消费贷款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按照最保守的假设,未来至2020年,若以年均10%的增速增长,消费贷款总规模会达到30.53万亿元。 假设房贷维持2015年占比75%不变,则房贷贷款规模将从2015年的14.22万亿元增长至27.48万亿元,而其他消费贷款规模则将从4.74万亿元增长至7.63万亿元,增量达2.89万亿元。 这近3万亿元的增量市场将是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传统信用卡机构争相抢占的巨大蛋糕。我们再保守假设25%的市场会由互联网金融公司分得,那么则会有近7500亿元的增量市场被上述选手收入囊中。 台湾、韩国消费金融崩盘警示 第一个警示来自韩国信用卡风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政府力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为内需驱动调整型经济。在该政策的影响下,韩国政府从1999年开始大力推动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消费(此状况与国内当下相似)。 经过三年,韩国成为亚洲最大的信用卡市场,发卡总量突破1亿张,15岁以上人口人均拥有4张信用卡,信用卡债务总额膨胀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发卡机构同质化竞争,竞相提供无息分期付款服务,降低申请者信用审核门槛,甚至到了无门槛的程度。据调查,韩国有27.4%的无家可归者拥有各种信用卡。 在如此病态的增长中,信用卡的确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2001年韩国消费内需占总需求的75%,比1998年的20%提高了55个百分点。但好景不长,2001年开始,韩国信用卡逾期率大幅上升,从2001年的3.8%上升到了2003年1月末的11.1%。最终,信用卡市场崩溃,韩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集团下的LG信用卡公司资金链断裂,接受了16家银行45亿元的救援及母集团的3.2亿美元注资才避免破产。包括LG、三星、友利银行在内的韩国8家主要信用卡公司,总共亏损34.6亿美元。据估算,韩国信用卡的呆账高达54.8亿美元,有382万人被列入信用不良者名单。 第二个警示是中国台湾的双卡风暴。台湾的消费金融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增长。从1987年到2006年,台湾信用卡流通卡数量每年以27.85%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8月,流通卡数量最高曾经达到4566万张:按台湾2300万人口计,人均持卡1.7张;按有持卡资格的1100万人计,人均持卡3.6张;按900多万持卡人计,则人均持卡4.4张。 信用卡授信金额也在迅速膨胀。从1998年到2005年,循环信用余额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73%,其中最高峰的2005年11月曾经达到4953亿元新台币。然而,2005年开始,台湾爆发卡债危机,不良比率从2005年年末开始上升,由2.22%上升至2006年5月最高峰的4.98%。 2006年,台湾45家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信用卡收入为772亿元新台币,冲销坏账金额达1163亿元新台币,这意味着当年信用卡收入不足以对风险进行补偿。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到达一定阶段后——一般是信用卡占比经济规模10%以上,持卡人士人均持有4张信用卡,同业竞争恶劣导致门槛放松等——会有很大概率出现信用卡危机。重则大小信用卡机构洗牌清盘,剩下背景雄厚的信用卡公司;轻则全行业亏损,小型公司出局。 由此参照中国大陆,2015年消费信贷规模为18.96万亿,约占GDP(67.67万亿)的28%,人均持卡0.4张。北京、上海信用卡人均拥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70张和1.33张,离危险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但如果出现国家性大力推动消费金融发展、中小银行放开信用卡业务、人群准入放宽、同业竞争恶劣等情况,中国消费金融崩盘的风险将有可能提前到来。 哪些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在抢占市场 1.掌握亿量级用户消费场景的公司 如淘宝/天猫、京东、携程、去哪儿和唯品会等。它们无一例外地把控了上亿量级用户的消费场景交易,如果决定开展自己的消费金融业务,只需要增加白条支付功能即可。 它们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可计算为零的获客成本;用户基数大,能低成本地迅速上十亿级贷款余额规模;独特历史数据源,样本大,可用机器模型做风控,风控成本低;可控制交易支付环节,抵御信用卡等竞争对手;集团资金,信用足,资金成本低;业务本身可以不盈利,可促进主营业务增长;金融产品空间大,未来也许也能发虚拟信用卡。 2.大用户量的支付公司 第一梯队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第二梯队是百度钱包以及未来的华为支付、小米支付等手机支付。 它们都为覆盖千万级别以上用户量的支付应用,贷款规模容易上量,有独特的用户数据源可机器建模风控,还有集团低成本资金支持以及发虚拟信用卡的想象空间。但是大用户量的支付公司控制不了交易环节,需要与其他支付公司或者信用卡直接竞争,其获客成本也会相应增加,需要主动去激活用户使用其金融产品。 在这类公司里面,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所有消费金融公司都必须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如果未来政策放开信用卡业务,微信及支付宝会迅速成为发卡量过亿的最大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将在分期业务及现金贷业务领域直接占据最大的竞争优势。 3.特定场景的分期电商 最显著的代表为分期乐、趣分期等,以分期服务切入特定的人群或场景,核心点在于是否有足够大的客群迅速支持其做大贷款规模,以及未来能否控制交易场景,抵御其他竞争对手。 以切入学校的这几家公司为例,它们可以避免信用卡竞争。原因有三:政策限制银行信用卡对学生发放;学生无收入及信用数据,银行信用卡模型无法直接应用;可以争抢成为最大的学生电商。 但这类电商做大后还会面临盈利问题。其风控及催收体系偏线下,风控成本比纯线上机器模型高不少;同类竞争对手之间存在价格竞争,坏账较高,供应链管控及资金成本较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其不盈利,最后能存活的必然是同类竞争后整体效率较高者,甚至是行业内合并后形成的寡头。 4.B2B2C模式的分期公司 这类公司的共同特点是需要招揽渠道商家,通过商家向终端消费者推广其分期服务。这里面的创业公司十分之多,竞争也最激烈。 线下3C产品分期,如捷信、买单侠等。其难点在于线下商户体系的发展与风控,以及后台筛选用户以及定价的风控实力,缺一不可。 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类分期,比如旅游分期里面的呼哧旅行、首付游,教育分期的蜡笔分期、学好贷,医疗领域的美分期,综合多品类如米么金服。目前为止,还没有单一服务类分期公司能跑起量。相比3C标准品,在教育/医疗/旅游领域,每家商家提供的服务都是非标准化的,需要针对不同商家不同服务逐一开发定制分期方案,开拓商家的速度较慢,服务型商家还有卷款跑路的风险,市场不如3C普及和高频,行业毛利高低也会影响分期业务的开展。 住房分期,如斑马、房司令等。租房分期市场只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3C分期可以覆盖全国,市场相对小不少。此外一、二线城市的租房中介高度集中,租房中介对最终选用哪家分期公司有着极大的话语权。渠道商户对分期公司的议价权比起3C分期高很多,大部分的利润甚至要被租房中介拿走。因而在住房分期领域,除了要面对同行的竞争外,迅速地绑定大型中介公司的合作关系也显得尤其重要。 装修分期,相比其他分期公司单均价基本在1万元以内,装修分期的均单价会在10万元左右,本质上更偏向大额信贷而不是一般消费信贷。 纯线上自获客的贷款业务,比如手机贷模式(小额现金贷),萨摩耶金服所做的信用卡代偿。这类公司,除了用户规模大、贷款规模能迅速做大外,必须是自身各个环节实力都极其强大的团队才能在最后生存下来。 通过掌控人群核心信息/现金流做金融服务的公司,有微知(人事外包服务商)和工付宝(建筑工人工资发放服务商),但两家还在早期阶段。除了能以较低的成本精准接触到客户的普遍优势外,能掌握工资现金流的企业会有最大的竞争优势去开展消费金融服务,因为它们能直接划扣人群的第一还款来源,保证还款。 农业相关分期,如农分期和什马金融。前者模式较重,重视自身对农户的直接风控体系;后者比较轻,重视对经销商的间接风控体系。 消费金融的四个主要评判条件 综合以上分析,消费金融类创业公司有四个要点。首先是足够大的细分领域,因为从长远看,大部分消费金融市场都是薄利市场,如果资产规模无法做到百亿级别,是很难出来足够大的企业的。 其次是能构建自身壁垒,抵御消费金融巨头及互联网巨头的入侵。 再次是能掌握独特的场景,或者独特的风控元素,相对于其他消费金融公司能有本质上的风控区别,能针对该场景或人群做出最精细的风险定价。 最后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假设中国也发生了类似韩国的信用卡风暴,这家公司能否抵御类似的系统性还款能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