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第三性萨特与波伏瓦三自己的那一半两个外省教师我们


  萨特就要服完兵役了。他接到一封信,上面说,他去日本讲学的申请没有被批准。他被安排在勒阿弗尔公立学校教哲学,而且马上就要去,因为原来那位教师得了精神分裂症。萨特深感失望,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职位。如果去不了日本,他本希望能留在巴黎,不过勒阿弗尔离巴黎不算太远。
  而波伏瓦被安排的教职却在马赛,远离巴黎,有500多哩地。她感到十分惊恐,有一种被流放的痛苦感受。
  萨特体会到波伏瓦的心情,提出一个建议:"我们结婚吧!这样我们就可以要求分在同一个城市,你不用去马赛了。"这是一个诱人的计划,波伏瓦沉吟着。
  "你不要犹豫,从长远观点看,结婚也不会影响我们各自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关系还跟以前一样,"萨特进一步劝说。
  波伏瓦没有马上答应,她还要好好想一想。这种前景很出乎她的意外。在这之前,他俩从未想到结婚。他们骨子里都是无政府主义者,蔑视资产阶级那一套社会制度和习俗,反对社会对个人私生活的任何干涉。在他们看来,不结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此外,萨特不愿结婚,还在于他讨厌成年男性,也不希望自己进入他们的行列,而结婚就意味着去做自己讨厌做的人。
  只有一种可能让他们考虑到结婚:想要孩子。但他们都没有这个愿望。萨特本人从小就没有父亲,他也不想成为父亲。他认为加上这一层关系纯粹是一种负担。
  波伏瓦以前在想到嫁给表兄雅克时,曾想过要孩子,自那以来她完全抛弃了这种想法。她同父母的关系淡漠,也没有什么家庭观念。她现在同萨特的关系已经相当幸福完满,不需要用孩子作纽带来维系彼此的感情。
  特别重要的是,她对文学有强烈的追求,她要成为一个作家,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活动的自由,而有了孩子这一切可能成为泡影。15岁时,扎扎对她说:"生孩子和写书一样重要。"这话让她震惊。她从未有过类似的体会。在她看来,文学通过想象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生孩子似乎只是盲目地增加人口。
  尽管萨特一再劝说波伏瓦结婚,说为了一个原则而折磨自己简直是愚蠢的,波伏瓦还是拒绝了他的建议。她知道萨特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自己,但她不愿自己的爱人作出那么大的牺牲。
  "可怜的人!没能出国的事给你的打击已经够沉重的了,在外省教书,这无疑于雪上加霜。现在再加入已婚男子的行列,你所放弃的东西就更多了,这会更加刺伤你的心。虽然你不会因此而恨我,但我又怎么忍心让你一再作出牺牲呢?不,那样我会后悔的!"波伏瓦这样在心中默默对萨特诉说。
  波伏瓦最终决定去马赛。这也是保持自身独立性的一种表现。想开了,那儿也不错。马赛是一个美丽的大城市,而且坐火车回巴黎也快。于是她不再担心这件事,一心一意利用还有的时间同萨特在一起。她同萨特一起去了勒阿弗尔,这是一个海港城市。萨特对它的印象不错。
  萨特在学校和同事的关系一般,就像在巴黎高师对待他不熟悉的同学那样。他们彼此客客气气,但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兴趣。只有一两位教师对萨特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好感。一位是教体育的,一位教希腊文,都长得很帅。
  萨特自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喜欢个子高大、英俊潇洒的男子。萨特同他们一起练习拳击。他们之间没有深层的思想交流,只是谈些有趣的故事、笑话,特别是关于性方面的。波伏瓦来时,他们常常带着女朋友同萨特、波伏瓦一起登山旅行,很是快活。
  萨特与学生的关系要密切得多。他从不在学生面前行使权威,对他们很宽松。其实他比他们也只大几岁,在生活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他喜欢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而不计较他们的成绩是否最优。他还常常同他们一起练习拳击。其中有的学生后来成为他终生的好朋友,如一个叫雅克·博斯特的学生。
  平时萨特待学生亲切和蔼,但也有发神经的时候。一次他突然停下来不说话,环顾整个教室,大声喊道:"你们没有一个是真正有头脑的,没有一个!"全班学生都吓得战战兢兢,不明白这位一向和气的先生为什么会爆发出如此大的雷霆。
网站目录投稿:痴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