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Ankeny 创业者应该是最没有安全感的那种人——他们总想证明一些东西的确定性。 Angela Mader还能感到自己在害怕。恐惧感悄无声息,如影随形,蠢蠢欲动。每次开会,这种感觉都牵制着Mader,让她只想闭上眼睛、堵住耳朵。旁人报告任何重要工作她都听不进去,因为她的脑海中只想着一些最可怕的事情。在此得澄清一点:Mader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创业菜鸟,更没有仅凭直觉就孤注一掷、押上全副身家。早在2008年她就克服了人生第一重难关。当时,她创立的健康与健身初创公司fitlosophy进军全球十个国家市场,与亚马逊、塔吉特和沃尔格林药房这些业内巨头达成零售合作协议。 Mader不是创业新兵,面对恐惧的挑战她已经能够生存下来,但过往的战绩不是关键。"我总是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心里也隐藏着这种恐惧感,这导致我总是抱持批判的态度,不轻信任何事。"Mader说,"我要关心的不只是自己的未来,我还有家人靠我支付开销,我对客户还有责任。我会有一种‘天啊,这事应该行不通吧!的恐惧感,那是非常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常见。 没有哪位创业者需要他人提醒这个事实——恐惧感会影响自己。如果你无所畏惧,干脆现在就把工作辞了,世界十大特种部队之一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应该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既然人人都有恐惧的时候,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什么会让你感到恐惧?全球创业观察组织(GEM)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美国,约有三成创业者坦言自己害怕失败(有同感的欧洲和亚洲创业者占比甚至更高)。还有一些未能统计的恐惧类型,包括害怕尴尬、怕犯错、怕刚刚求助的融资方不信任自己,诸如此类。创业者当然有理由保持警觉。美国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SBA)的报告数据显示,五年内约有半数新生代初创公司折戟沉沙。在美国创业者认为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恐惧事件之中,"成立公司"的排名高居第二,仅次于对退休储蓄的畏惧感。和创业相比,离婚、首次为人父母、迁居到新的城市生活都是小儿科。 我们可别忘了,雷阵雨虽然很常见,但通常谁也不会向这种天气低头——磅礴大雨开始袭来的时候,你依然会看到有人站在雨中,低头看着鞋子被雨水浸透。有些情况可能司空见惯,却不代表无法避免。美国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市口腔护理产品制造商Hello创始人兼CEO Craig Dubitsky说:"创业的确会让人担惊受怕,我们怕的事情很多。最让我感到恐惧的是没能让创业想法成为现实。你不想有丝毫后悔,没人喜欢吃后悔药。你必须愿意全部投入,如果不那么做,就不算创业者,创业这件事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向恐惧屈服最后会怎样?Dubitsky一针见血地概括了结果:麻痹。如果任由恐惧滋长,它会让创业者的雄心停摆——创新戛然而止,难以实现目标。恐惧会紧箍着你,它会轰然倒下,重重压在你的肩头,步步紧逼,直到阻止你才收手。恐惧有毁灭的力量,一旦进驻内心就不会离开。因为恐惧,创业永远胎死腹中,投资永远无法达成,决策无限期拖延。我们不了解恐惧,却可以确定,它是我们永远都不希望去了解的事。 但不妨把这些数字记在心里:每年还有约1亿家公司诞生。这意味着每一秒地球上就要增加3位要面对恐惧的创业者,每小时就有1.1万名这样的创业者出现。多么不可思议啊!这些人只是凡夫俗子,没有什么特异功能。他们只是找到了一种关键的控制心法。在企业的成长历程中,他们要无数次寻根溯源,诉诸这种简单的心法,并不断完善它。这个秘诀就是:让恐惧为我所用。 去年,Mader和一个刚成立几家公司的朋友聊了起来。那位朋友说:"在你遇到的人里面,创业者应该是最没有安全感的那种人。他们总想证明一些东西确定无疑。"Mader一时语塞,因为这些话正是她的真实感受。她的确没有安全感,可她又想不断求证。 "我自信能胜任某件事,这种信心能战胜我对做这件事的恐惧。我知道自己有能力想出对策。"Mader说,"要是对失败不怎么畏惧,就会鲁莽行事。要是太畏首畏尾,又会安于现状。可我知道,在经营企业时,如果完全受恐惧摆布,我将永远无法实现未来的蓝图,而我有远大的目标必须达成。不管怎样,对于恐惧,我心存感激,它是我前行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惧应该能激励每个人。 在谈到害怕什么以前,让我们先来说一说恐惧这种状态。恐惧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假如你身上沾满了蜂蜜,一个人躲进树林,一头熊开始靠近你,你会真正体会到"我快没命了"的恐惧感。作为创业者,你的公司在大把烧钱,最大的客户又迟迟不能拿定主意下单,你会是什么感受? Dan Gardner是《贩卖恐惧:脱轨的风险判断》(Risk: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Fear)一书的作者,他说:"人会害怕,当你体验到这种情绪时,那就是恐惧,错不了。此外还有一种‘恐惧,它更多是在表达一种焦虑、担心或关切,可能表现为有意识的情绪,也可能是你无意识的体验。假如我考虑去经商,我会亲自去分析,在认识到有许多风险之后,可能我会情绪崩溃,可能会说我觉得恐惧。但那不是一头狮子扑过来时那种感觉。" 先是狗熊,后是狮子,而常人并不会真的面对这些猛兽。(除非你在为食肉的野兽服务,给它们梳理毛发,那得祝你好运了!)你的感觉更复杂——那是一系列情绪的综合体,你会不停地胡思乱想。这种感受有什么好处?老实说,它不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但应该能提醒你有些东西很重要:你可能觉得灾难即将到来,但可能不会真有那种灾难。只是因为你的大脑过早设想了很多,总觉得这件事也会出错,那件事也会不顺,或者还有其他什么问题。那会让你焦虑,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变化,是你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感觉。 Steve Blank是硅谷初创公司E.piphany的创始人。他的公司经历了一系列融资,而且首次IPO上市便一举募集了6600万美元。"我觉得(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Andy Grove所著最负盛名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一书的书名真的是一语中的,他说得太对了。"(Blank有什么可害怕的?他回答说:"每天清早醒来,知道我公司的资金消耗速度是多少,银行里还剩下多少钱,到哪天甚至几点几分就会破产。"还有其他很多要担心的,比如消费者是否会不想购买他的产品,公司最出色的员工离职怎么办,等等。) Blank之所以会喜欢"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个书名,是因为它并没有低估人们的各种担忧。但要是创业者盲目乐观呢?可能这种心态才会让公司陷入麻烦。Blank总是看好那些能预见到不妙状况的创始人,他们已经为那种可能做好了充分准备。那些创业者已经在其他压力较大的经历中证明了自己受得住考验,比如在军队服役、在破碎的家庭成长,或者之前维持过处境艰难的初创公司。Blank说:"很多初创公司创始人经过历练,知道如何应对混乱、不确定性和恐惧。他们了解,要生存下去,就得屏蔽所有不相干的事。" 要是创业者没有上述经历呢?不妨假设自己是一家初创公司的元老级员工,也就是说,要做到事必躬亲,面对各类日常事务的挑战,或者报名参加黑客马拉松、创业周末活动,参加企业家精神培训班。用Blank的话来说,总之就是"做任何可以真实模拟创业压力的事"。然后,当你在自己的公司担任要职时,你就要做大多数经验丰富的创始者应该做的:未雨绸缪。Blank解释说:"你要不断地为可能出错的情况做好计划,不仅要有A计划,还要有备用的B、C、D计划。我总是在考虑多种未来的前进方向。‘怎么动用资金?怎么融资?怎么赢得客户?如果你做不到一天到晚从多个层面对各种元素进行考虑,你的公司就会有麻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话虽然这么说,但现实是否当真如此呢?偏执狂可能不会信任任何人,可能害怕离开自己的岗位,他们甚至会像Delivery.com这类送外卖的网站一样,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而疯狂工作。所以,并非所有偏执狂都能活下来。在对抗恐惧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给你的敌人取个名字(比如"焦虑!"),也不是制定出一个(或是三个、四个)应对计划那么简单。事实上,那些"幸存者"们还掌握了另外一项技能,那才是重中之重,更是博弈中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作决策。只有知道如何作决定的偏执狂才能生存。 作为创业者,当你内心害怕的时候很容易固步自封,坚持根据已知的情况行事,未来作任何决策也会因此一成不变。这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对初创公司十分不利,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可以浪费。因此,你要更"崇尚行动"——这是Blank喜欢用的一种说法。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走极端,但它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你应该更喜欢采取行动,而不是毫无作为。作决定时,千万不要没完没了地研究来研究去,更别说什么"让我们回过头重新来过",因为你不可能真正重新开始。再说了,什么叫回过头再来过?你到底能回到哪里去?你的员工不喜欢听到这种说法。别说这种糊涂话。 "你很快就会发觉,要是不崇尚行动,你最终会深陷恐惧,无所作为。这不只是会让你死路一条,也会害死你身边的人。"Blank说,"坏消息随时随地会出现,比如新的竞争对手崭露头角,风投改了主意不给你投资,等等。你必须要弄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因为你根本没有时间去虚度光阴。" 那么,该从哪里着手呢?在这方面,Blank引用了一些专业术语——可撤销决策和不可撤销决策。把当前遇到的问题拆分开,然后各个击破,试着逐一解决它们。假如你决定调整价格或者市场营销方向,事后发现决策有误,那还来不来得及纠正过来?可以,那就是可撤销决策。碰到这种性质的决策,关键在于要及时作出决定。那么,如果是决定是否长期租用某个办公地点,或者是否接受一笔风投,你能在拍板以后反悔吗?当然不能,它们是不可撤销决策,属于少数情况。对于这类决策,你可以多花一点时间仔细判断。 关键在于:敢于作出决策,并且能预计到这些决策会带来什么影响。决策的步骤越多,就越能全面地预见到决策作出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越有把握进行接下来的步骤。经验是逐步累积起来的,所以千万不要怕征求他人的建议。口腔护理产品制造商Hello公司创始人Dubitsky说道:"你会希望与那些真正脚踏实地的人为伍,他们能帮你解决问题,还有部分原因是他们和你并不完全相像。这样才真的有帮助。你要吸引优秀人才组成董事会,吸引得力的投资人,还要结交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家做良师益友。" 这些说法听起来再浅显不过,而且也是很好的愿望。它意味着战胜恐惧其实并没有秘密可言,世界上每小时诞生的那1.1万名创业者和常人没什么不同,他们并不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对恐惧有了特殊的免疫力。既然恐惧是常见心理,那么人们战而胜之也不鲜见,因为战胜恐惧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论证,让我们假设出现了最坏的结果:你创业失败,你害怕的情形成为现实,企业关门,员工失业,可能有媒体发表让你尴尬的报道。有人流泪,有人愤怒,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我以前就说过你创业不可能成功嘛。"虽然木已成舟,但接着该怎么做? 没什么好怕的了。经历了恐惧,你挺了过来,今后你再也没有顾虑。你可以放手一搏,寻求东山再起。 这正是Jim Snediker的心路历程。他的上一家公司——闪购资讯网站Left of Trend 在2012年年中倒闭了。"我过去压根没有想过‘关门大吉。直到我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意识到,在既没有资金又没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很难做电商。"回顾这段经历,Snediker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只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但不想重操旧业,也不想在以前从事过的行业领域里重新创业。那时,恐惧感和积极性催我奋进,推动我不断尝试新事物。"Snediker的努力没有白费:公司结业几周内,他和人共同成立了男装公司Stock Mfg. Co.,现在他担任公司CEO。Snediker由衷地感激恐惧感:"它重新点燃了我心中渴望创业的那把火。" 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最坏的结果永远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糟。除非你被狗熊吓破胆了,结局才可能会和你想的一样惨。译 |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