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际视角下美日同盟关系的演变及趋势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建立的军事同盟,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美日同盟并未瓦解,在经过危机阶段后得到了调整,9·11事件后得到了强化。究其原因,是美日双方在亚太地区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其他地区存在着共同战略利益。展望未来,合作与竞争是美日同盟重要的两个方面,美日同盟仍会继续存在,美日同盟的力量不可忽略。
  【关键词】美日同盟;军事防卫;强化;冷战
  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美国为了抗衡苏联,与日本建立的军事联盟。美日同盟关系对我国的国家利益会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回顾美日同盟的建立与演化,展望美日同盟的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美日同盟关系的建立
  美日同盟的建立是国家寻求安全最大化的结果。现代主义理论认为现代国家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最大化,在国际体系中有自助和联盟两种类型的实现方式。
  二战日本投降后,盟军司令部发布命令:行政、司法及立法权在内,日本帝国政府之一切权利,均置于本官权利之下。美军援助的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失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美国决定对日本进行扶植和武装,成为反共,牵制中苏的工具。在美国的努力下,1951年9月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指出美国在日本驻军以保护日本安全,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日同盟的建立,但这种同盟关系是非平等的、非对称的,美国处于主导地位,日本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
  1952年,日本承认驻日美军的地位及特权,日本向美军提供基地,分担美军的驻扎军费,支付相应的防卫经费,确立美日同盟的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基本框架。1960年,美日双方签订新《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条约取消了在旧条约中驻日美军镇压日本骚乱和不经美国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提供军事基地的规定,新安保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日本的主权,美日双方处于更加平等的地位。
  1960年至1970年,美国介入越南战争,一方面要求日本配合美国的军事活动,另一方面要求加强双方的军事交流,1967年成立安全小组,定期讨论军事活动。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在亚洲地区进行收缩战略,加强了日本在亚洲的防卫责任。1976年美日双方成立了防务合作委员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远东地区或者日本"有事"時,美日双方应如何采取军事行动。1981年,美日发表《共同声明》,在共同声明中首次明确的写入美日同盟关系,首次共同使用美日同盟的表述。
  二、美日同盟关系的演化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日同盟最初建立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美日同盟产生了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冷战后的美日同盟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90-1995危机阶段
  危机阶段美日同盟关系不稳定,面临着要不要继续美日同盟的选择。冷战结束后,美日政治关系松懈,各国都把本国利益放在战略首位,被同盟关系压制的矛盾日益表现出来,主要为经济矛盾。
  20世界80年代,日本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87年美日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超过美国,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财政赤字达到了1602亿美元,并成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国认为这种经济上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日本对美贸易中的长期顺差。在政治上,日本要求建立美、日、欧三极主导形成的世界新秩序,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角色。
  双方虽经过谈判,经济摩擦有所缓和,但后期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国内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对美顺差再次上升,美国要求确定关于日对美顺差的数额标准,以改变美国不利地位,日本以违背市场经济为由拒绝该标准,只同意建立参考性的数值标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美日经济矛盾加剧将使同盟关系破裂,美日同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双方面临要不要继续同盟的选择。
  (二)1995—2001调整阶段
  美日同盟面临解散危机时,美日双方对美日同盟进行了重新评估。亚洲地区仍存在着地区冲突,比如朝美核危机的爆发,日本仍需要美国的保护,再加上中国威胁论的出现使美国、日本意识到美日同盟在冷战结束后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经济在90年代中期在"新经济"推动下得到了发展,日本因为泡沫经济陷入低迷,降低了美国对日本强大的担心,因此经济方面的缓和为美日同盟的重新调整创造了条件。1995年美国发布东亚战略报告指出同日本同盟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美国在亚洲的安全政策,不允许贸易摩擦破坏美日同盟,标志着美日同盟在冷战后进入到了调整阶段。
  (三)9·11事件后强化阶段
  9·11恐怖事件后,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案来配合美国的反恐,借反恐来强化美日同盟。日本2001年的通过特别法案突破了自卫队对美援助区域在周边地区的限制,扩大了自卫队的活动组织范围。2003-2004日本向伊拉克派自卫军,在实践上表明日本防卫向"联合干预"的转变。
  三、美日同盟关系持续并强化的原因
  冷战后,美国同盟并未瓦解,在9·11事件后得到强化。从美国方面来说,原因有三个:第一、利用美日同盟为美国的霸权服务,在多极化的国际竞争格局下,美国的相对优势越来越弱,日本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加,因此需要拉拢日本增加美国的相对实力;第二、美国需要借助日本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第三、中国崛起的威胁。从日本方面来说,强化美日同盟同样有三个原因:第一、日本是个经济大国,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发言权不够,日本希望借助美国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第二、日本是岛国,大多数产品依赖进口,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到日本的这条海上航线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需要借美军保障这条生命线的畅通;第三、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
  四、美日同盟关系的前景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笔者认为美日同盟将长期存在,合作与竞争是美日同盟关系的两个主旋律。
  第一:美国同盟将长期存在。国家利益决定了外交战略,美国需要借日本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战略利益决定了美国不会放弃美日同盟。同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二战、慰安妇、海岛主权等问题,日本一时很难完全融入亚洲,需要借助美国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稳定,合作关系将继续存在。
  第二:军事行动的减少。美日同盟建立之初是军事同盟,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亚太地区环境的相对安定,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世界主体,美日军事行动将减少,军事博弈的重要性下降。
  第三:美日双方的经济竞争加剧。军事博弈的比重下降的同时是经济博弈比重的上升。从历史可以看出,美日同盟中的经济竞争是一直存在的,同样的,美日同盟将继续面对双方的经济竞争,美日双方经济争夺的重点也将从双方市场扩展到亚太其他地区甚至全世界。
  作者简介:易琴(1993—),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研究生学历,现在南昌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国际法。
  【参考文献】
  [1]田春耕. 日美同盟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
  [2]卞远. 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曾蕊蕊. 美日同盟关系的调整变化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24-128.
  [4]方巍巍."9.11"事件后美日同盟的变化[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1:139-140.
  [5]韩敏,李曼. 试析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J]. 考试周刊,2010,42:232-233.
网站目录投稿:白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