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上,科技巨头每一次新的战略布局,都会引起市场剧烈反应,相应的"概念"又会满天飞。近期,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忙什么? 智能汽车 近两年,智能汽车绝对是汽车行业最热的关键词之一。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纷纷把制造智能汽车提上日程。 此前,有关苹果要造电动车的消息满天飞。据悉,苹果已经有数百人的团队为其工作,秘密开发设计电动车产品,这也是此前苹果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电动车市场远远大于手机市场,特斯拉年产汽车仅5万辆,股票市值就能超过200亿美元。以苹果的财力和设计能力,设计出几款超越特斯拉的电动车的可能性很大。 最近,又有消息指出,苹果研发的电动车将为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智能汽车。 早在去年,谷歌已经成功制造了一辆完整独立的无人驾驶汽车,不过谷歌这一项目仍处于测试当中。 据悉,由于激光扫描系统等零部件的成本十分高昂,自动驾驶汽车批量生产或是上路,仍有很长的时间。 此外,移动出行服务商Uber也成立了一个研发部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在中国,继百度、阿里巴巴涉足互联网汽车之后,腾讯和富士康宣布将联手打造智能汽车。 有分析人士认为,智能汽车正成为互联网巨头眼中的下一个"风口"。 在腾讯与富士康在郑州签署协议的同时,乐视控股与北京汽车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北京汽车将为"乐视超级汽车"提供硬件层面的支持,乐视则将为北京汽车提供"互联网智能汽车"的智能系统、EUI操作系统、车联网系统。据了解,北京汽车和乐视合作的首款产品将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正式亮相。 百度CEO李彦宏IT领袖峰会上透露,百度将在年内推出无人汽车,并且也会与第三方汽车厂商合作。 此外,3月12日,上汽集团(600104.SH)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签署协议,双方将各出资约5亿元,成立互联网汽车研发合资公司。从阿里巴巴得到证实消息,"首款互联网汽车产品有望2016年上市。" 事实上,腾讯此前已经在汽车领域有所布局,通过入股四维图新、推出腾讯路宝盒子、战略投资易车网等方式,储备了进入互联网汽车市场的战略资源。 一位不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互联网巨头在智能汽车方面的布局,显示汽车行业已成为当下全球创新的重要一环。在政策扶持和汽车技术突破的推动下,无人驾驶产业化步伐将迎来提速机遇,并催生硬件终端、传感器、运营服务在内的车联网市场空间,潜在规模达千亿元级别。 移动支付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期间,轰轰烈烈的"红包大战"背后,是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抢夺移动支付入口。 事实上,全球移动支付领域正在有一场冷战变成热战,苹果有Apple Pay、谷歌有"谷歌钱包"‘三星也有自己的Samsung Pay,最后看看微软,则什么也没有。不过,微软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已开始准备自己的智能支付解决方案,并有可能在数月内推出。 另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微软目前已经向美国50个州的监管部门提交了关于Microsoft Payments Inc.(微软支付公司)执照的申请,其中爱达荷州已经批准。这意味着,微软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自己的移动支付方案。 早前,移动支付的公司 Softcard 是唯一一个可以支持微软支付公司,但是不久之前,这家公司便被谷歌所收购,致使微软设备暂时无法使用移动支付的功能。 对此,外界预计微软Windows Phone 10将支持近场支付(NFC),凭借"微软支付"在移动端与苹果Apple Pay开展争夺。 另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微软目前已经向美国50个州的监管部门提交了关于Microsoft Payments Inc.(微软支付公司)执照的申请,其中爱达荷州已经批准。这意味着,微软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自己的移动支付方案。 早前,移动支付的公司 Softcard 是唯一一个可以支持微软支付公司,但是不久之前,这家公司便被谷歌所收购,致使微软设备暂时无法使用移动支付的功能。 对此,外界预计微软Windows Phone 10将支持近场支付(NFC),凭借"微软支付"在移动端与苹果Apple Pay开展争夺。 不过有迹象显示,在移动支付战略上,微软思路并不明确。比如今年一月份,微软宣布和全世界最大的移动支付服务商PayPal合作,宣布支持其相关硬件技术。 显而易见的是,在移动支付领域,PayPal最早发力,目前其支付业务已经覆盖了全世界许多国家,市场份额遥遥领先。PayPal已经成为谷歌钱包和苹果支付追赶的领先对手。 未来,如果微软推出移动支付工具,则其将成为PayPal的正面竞争对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季,苹果支付正式对外发布之后,微软创始人盖茨高度评价苹果支付,称其为"了不起的创意 ",盖茨也表示,未来所有的智能手机都会具备移动支付功能。 盖茨的一个技术预言,实际上也敲打了微软公司——不能在移动支付市场缺席。 有观点认为,苹果进入移动支付市场,凭借其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了消费者对于NFC非接触式支付的认可,给整个移动支付行业带来了利好,另外移动支付也成为了许多热门移动聊天客户端的标配功能。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微软没有移动支付产品,将进一步让Windows在移动生态中边缘化。有权威统计显示,Windows Phone8在移动操作系统份额不足3%,接近消失。 无人机卫星计划 日前,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宣布,使用太阳能驱动能够发射无线网络接入信号的飞行器Inter-net.org在英国测试成功,标志其无人机提供网络接入项目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这一启动于去年3月的无人机网络接入项目,目标为目前无法接入互联网的世界各地偏远地区的人们提供网络连接。 这一项目启动之初,很多人很难将利用太阳能驱动无人机向偏远地区人们提供互联网接入与Facebook的业务范围进行关联。毕竟,Facebook主要业务还是靠卖广告赚钱。而且,Facebook已经拥有14亿用户,虽然离其联通全球的目标还差距甚远。 但是,正如马克•扎克伯格所言,"飞行器将帮助连接全世界,因为它能给全世界10%没有网络基础设施的偏远地区的人们带去用得起的互联网。"而且,无人机、虚拟现实眼睛和人工智能只是第一步——Facebook已经在谋划自己未来潜在的市场空间。 据了解,Facebook并不是唯一一家瞄准了高空飞行互联网接入的企业。去年葡萄牙公司Quarkson宣布了自己的SkyOrbiter项目,计划用无人机给世界每个角落传输互联网,Google早就提出了用漂浮气球提供网络接入的ProjectLoon项目,而且已经成功发送气球从新西兰飘到澳大利亚——行程为2万公里,是一条绕地球一圈的漫长旅途。 其实来自天上的网络服务拥有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在无人机之前的项目全部都失败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至少有五个项目,包括铱星计划和Globalstar,这两者的目的是提供手机信号的全球覆盖。他们实际上已经建成,只不过入不敷出已经破产。 另一项目Teledesic,由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和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勒资助,这一项目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但还没发射一颗卫星就被束之高阁。 而且这些项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地面上的接收设备体积大,而且只有定制手机才能接收到信号。但目前价格便宜、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已意味着这不再是一个主要障碍。 而这场天空商业争夺战目前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种通过无人飞行器将互联网带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即所谓的"下一个加入互联网的10亿人",将是最后一块互联网战场。对此,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正在为商业无人机在美国的天空飞行铺平道路。 谷歌的Loon和Facebook的无人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用来帮助在美国农村提供宽带接入,那里的宽带接入并不稳定且十分昂贵。现在的平流层是开放的,这是一块还未开发的黄金地点,大的互联网公司认为其在未来几十年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以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或许用不了几年,无人机旅游都有可能实现。插上互联网这对隐形翅膀,谁也不知道无人机会飞到哪里。"对于"互联网+无人机"的发展未来,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文科专业的某无人机企业市场负责人周先生极为乐观,"除了人们现在能想到的无人机全球天空无线网络、无人机物流等等,还有很多的空间会持续涌现,等着看吧。" 可穿戴 英特尔CEO科再奇在2015 IDF上表示,英特尔目标"成为一切智能互联的技术与设备的最佳选择"。 英特尔今年1月在CES上发布了仅有纽扣大小的可穿戴模块产品Curie,计划2015年借此全面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科再奇在IDF现场演示了使用Curie芯片的智能手腕控制微型机器人,并表示Curie芯片支持端到端的开发平台,并已经与很多中国创客公司商讨合作创新。 作为两大顶尖科技巨头,谷歌和苹果似乎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为什么用户需要一款可穿戴设备?因为智能手机正在一点点蚕食我们的生活,只有可穿戴设备才能将我们从中解放出来。 两年前的TED演讲上,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播放了谷歌眼镜的视频之后,"刻意"的站在演讲台上低头默默的摆弄了几秒钟的手机,随后才"恢复常态",讲述起谷歌眼镜的产品研发初衷。 "我刚才弯腰低头摆弄手机的姿势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而这便是我们开启谷歌眼镜项目的本初目的。"布林说,"因为我们不断去揣测,在未来生活中,人们将会怎样进行社交互动?用户与信息是如何联系到一起?除了低头玩手机以外,我们能做的还有更多。" "手机成瘾症患者们除了面临社交孤立的问题外,可还曾想过,安静的站立在一边低头紧盯着手机屏幕的过程,简直是相当于我们宝贵的身体在和一块毫无感情、思想的玻璃互动。继续玩下去就会让我们更加难摆脱手机成瘾的症状。" 他补充说道,"智能手机带给人的感觉就像——你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低下头看它,而这将是一个危险的不良习惯。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一个‘烟民’,你当然对抽烟的危害了解的一清二楚,但估计你还是会选择继续点燃香烟,抽上一根,至少这看上去更酷……只有当我从手机中抽离开时,我才醒悟到原来自己已经被各种不重要的虚拟事物侵占了太久的时间。从此开始我明白,原来自己并不需要一天到晚的刷新手机消息,我只需要获取真正需要的那部分少量关键信息,就能避免这种恼人的问题。" 前几日,《连线》杂志的一篇关于Apple Watch开发史的文章是这样叙述这个现象的,"手机正在摧毁人们的生活。而苹果公司的每一个员工也都经历着被手机绑架的苦恼——时不时的低头查看手机、叮铃作响的通知消息将我们的生活变成‘嗡嗡的一团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