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师在产学研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从教师的视角出发研究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文献较少。本文基于动机理论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并从教师自身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自我决定理论 高校教师 一、教师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打破各自围墙,以获取共同或互补资源为创新目标建立了产学研。随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明确将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突破口,因而产学研合作也就必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学研合作即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一种紧密而稳定的协同发展机制。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批高水平专家和教授,不足在于科研经费较少,并且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企业的优势在于资金相对雄厚,容易开展应用型研究,不足在于缺乏专业性强的科研人员。因此,产学研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弱化自身劣势,增强自身优势从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研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及成果转化能力。 产学研合作既是一个大的科研、生产平台,也是一个高校教师人才培养大舞台。高校拥有着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的实施主体和知识创新主体,在产学研合作中以创新技术为企业科技升级和产品开发提供服务,是企业的创新源和动力源。但是,教师对产学研合作的动机、态度及行动表现出了丰富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以教师作为对象来研究产学研比以大学作为整体来研究更具有复杂性,并且以往的研究中多基于企业的视角,其次为大学的视角,很少把教师作为对象来研究。因此,从教师这个微观层面探索产学研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二、自我决定动机理论 动机是心理学中的基础议题,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内在要求与行为外在诱因相协调,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过程。目前,心理学家Ryan和Deci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为众多动机理论的整合提供了基础。该理论建立在传统认知评价理论和有机整合的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动机是"外部规范过程"与"内部个人自主性与自我决定的心理需求"之间相互交互的结果,当人们认为行动会带来期望的结果时就会行动。 1.三种动机的类型 内部动机:人们基于对某活动本身的兴趣所驱动产生自发的行为,并不期望该行为能带来任何利益。外部动机:人们基于某行为能带来利益的行为驱力。无动机:人们没有任何意愿的激发,出于高度分散、疏离的状态。 2.六种调节的类型 理解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之间的关系,首先得理解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自主性动机是指个人对自身行为具有自我选择权和自我决断权;控制性动机是指个人出于外在的压力和控制而采取的某项行动。 第一,无调节:无调节指完全无目的、无意向、无自我控制的状态。 第二,外在调节:外在调节是个人为得到某种期望结果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完全受到外在事物的控制。 第三,内摄调节:指个人并没有把某种价值观或规则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完全吸收。 第四,认同调节:个人认识到某种行为对自己的重要性,并且认可将它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接受。 第五,整合调节:个人不仅认同外部价值的重要性,并且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吸收,甚至和内在价值观有相重合的地方从而达到和谐的状态。 第六,内部调节:内部调节状态则是一种完全自发的行为,个体不需要做任何自我控制方面的努力。 无动机完全不具有自主性特征和控制性特征,属于无调节状态;相反,内部动机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动机特征并完全不具备控制性特征,属于内部调节状态。而外部动机介于无动机和内部动机之间,同时具备了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的特征,按照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或自主性的强弱程度分别依次为以上所述的: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 3.三种基本心理需求 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具有动态转变的特点,也可以认为外部动机可以转化内部动机,即将外部价值观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价值观,这需要三个重要因素。 第一,自主的需要:当环境能够让个人体验到自主性或在某个活动上的自我决定程度较高时,他体验到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 第二,胜任力的需要: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该活动。 第三,归属的需要:个人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并能够体验到一种归属感。 三、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基于自我决定理论 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在自我决定理论的三个动机中,即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教师参与产学合作主要受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1.外部动机 (1)获取物质报酬。在产学研的合作中,教师与企业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获取相应的物质报酬。教师想获得的物质报酬包括项目经费、企业利润分成、其他额外奖金。但是,政府科研经费增速放缓甚至减少并且申请程序复杂,使得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向社会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因而经济回报是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重要动因。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师都需要科研经费等资金回报。 (2)科学荣誉。教师不仅希望在教学方面得到学生的认可,在与企业的合作当中也希望能够高质量的完成项目,为长期合作打下基础的同时在该领域获得一定声望。还可能会通过高质量的完成合作项目获得专利,从而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 (3)为学生提供实践或就业机会。学生在高校中学习理论知识很少有机会能结合实际问题加以应用,产学研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在产学研合作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教师的很多项目需要博士、硕士或本科生的参与,他们在参与产学研项目的同时,培养了其对科研的热情,提高了自身的科研实践能力,甚至能够为企业直接输送优秀的毕业生,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2.内部动机 (1)满足内在兴趣。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动机较强,对于自身所在的学科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科研成果能得到转化。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发现,克服技术难题为高校教师带来的满足感是他们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首要动因。 (2)促进自身变革。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可以打破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建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推动高校变革,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四、促进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1.提高产学研合作的认识 在大学逐渐进行创新创业的转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完成原有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起新出现的社会服务任务,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面对新任务带来的角色转型,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产学研并且提高合作意识。树立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一样重要,科研与产业 相结合的观念,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功能。只有意识到产学研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自主性和积极性。 2.结合市场需求,提高科研胜任力 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务实的合作观念,寻求合作时应从长远考虑,把握市场需求,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力。 参考文献 [1]Deci, E. L., & Ryan, R. M.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 - 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11: 227 -268 [2]D"Este, Pablo,&Perkmann;, Markus. Why do academics engage with industry?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1,36:316-339 [3]隋立祖,周敏,寇宗来."逐利"与"求名": 产学研合作中的目标差异和利润分成[J].世界经济文汇,2011(1) [4]赵维良,孙俊龄.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及制约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