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人的本质、价值、需要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马克思人学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处理好任何自然的关系以及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理论;丰富内涵;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人的问题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问题。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现实的前提中探索从而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过程。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可对人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大学时期的马克思对康德和费希特的人学思想进行研究,并发生了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转变。之后,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思想来进行了研究,对个人自由的基础和自由的条件进行论述。由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逐步转向"自我意识"哲学。在受到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后,马克思开始系统化的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开始了对人的現实的本质的探索,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也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逐渐成熟。马克思晚年时期,对落后的东方国家的人的解放和民族解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运用唯物辩证法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指出要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克服片面性的约束,建立人的真正自由,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人学思想体系。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丰富内涵
  马克思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四个方面,系统地开展了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其一,人的本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础问题就是人的本质问题,它构成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旧唯物主义认为的"人"是生物的、自然的人,唯心主义则认为认识思想的、理性的人。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张从现实的、具象的角度去理解人,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并且,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从两个方面来看的:第一,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的本质在于劳动;第二,人与人的区别,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才形成了人的本质。如果人不在社会关系之中,或者人不具备了社会属性,就不再具备人的本质了。
  其二,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在人的合理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而合理的实践不仅应是合乎规律性的活动,也应是一种合乎目的性的活动。实践活动的目的构成,不仅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还包含了客体之余主体的价值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价值是在对象化的老种种进行创造的,人类会创造出自然界没有创造出来的机车、铁路、电报等,这些人类创造出来的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正是在对象化的活动中,社会实践的发展充实和升华着人的价值。
  其三,人的需要。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人的本性所在是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因为人是具体的人,人的需要必然也是多样的。正是与实践相联系的多样性需要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多样性发展,其基础也就是现实的人。即,人的现实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所以,人类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或时间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的,但是作为受到自然发展限制的存在物,人的需求也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正是在活动与需要的辩证统一中才有了历史,才有了发展。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唯一能动源泉在于人本身,在人身上存在着人类进步的力量源泉。
  其四,人的发展。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首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克服劳动的固定化、片面化,使之成为真正的自由劳动。也就是说,当每个人不再受制于社会分工,都能根据实际需要、自身爱好和特长而进行自主劳动时,人就逐步得到了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社会关系的扩大。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不仅需要克服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对人的限制,同时要扩大人们的普遍交往,使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交往和联系中丰富和发展自己。最后,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马克思在讨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时,提及到人的各方面的发展,但更主要的就是通过对社会关系对人的限制和社会分工的强制来分析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不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旧式分工,人的全面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谈。
  三、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问题更加突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人学理论,不仅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还为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1.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我们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在关注现实的人的同时,还要研究现实的人、现实地研究人。而"现实地研究人"就是强调要关注人们的实际生存环境,解决人们生活的实际问题和现实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时坚持以人为本、从人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出发,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作为我们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要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广大人们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人在个性、精神、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独立获得最充分和最自由的发展" i,通过发展,不断满足个体需要,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正确思路
  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在对人的需要的问题探讨时,指出人的需要的对象性和人的价值的突出特征就是通过人的实际需要和实践活动去理解人、看待人,通过人的需要和人的实践来理解对象对人的意义,用人文和价值的眼光看待对象。也就是说,要出处理好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不能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无节制的索取,一味地"占有"和"消费"自然。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定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ii因此,在建立我国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伦理观和生态价值观,反对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行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3.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渊源已久。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坚持吧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三全"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对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思想注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深刻内涵。只有紧扣人才的全面教育,坚持育人与立德的深层结合,营造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氛围,方能推动我国教育工作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i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ii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网站目录投稿:巧烟